當代教育(上、下)
上
秋天到了,一顆即將枯爛的野葡萄在一次驟起的疾風下告別了藤蔓,苞里的水分經過了幾天的風干日曬已干癟欲竭,不巧,當夜的一場大雨徹底沖破了果皮,苞里的幾顆孿生種子就這樣隨流水分布在幾米之內,等待第二年春天生根發芽。
時間過的很快,幾顆種子一起熬過了殘酷的嚴寒,沒多久,它們相繼生根發芽了,又過了兩個多月,它們不謀而合的爬到了同一棵大樹,相見恨晚,自然是千言萬語、倍感親切……,種子乙對甲說:“老弟,我們雖是一母同胞,所在的環境、所受的遭遇和吮吸的營養都差不多,為什么你都爬這么高了,而我才剛剛纏住樹腳呢?”種子甲聽完也大惑不解,它說道:“老哥,我也有些納悶這個事兒,種子丙現在才半尺多高。”
當下,做父母的經常會抱怨,甚至對其他家庭的教育垂涎三尺,慚愧自己的教育太失敗、太不合理,那些家庭的孩子為何如此聽話?有時我們也會聽到一些對話,甲:“我家孩子自小就接受的正規教育,但現在看起來并沒有起到太大作用,依然搗蛋調皮、不聽規勸,看你家的孩子多乖,能說說你們的教育心得嗎?”乙:“咳,其實我們也沒怎么太管他,父母說的話孩子就是聽呢。”甲悻悻埋頭無奈起來….
結論:結合前兩個不同的敘事,雖是一人一物,其實道理是一樣的,就像那幾顆一母同胞的種子,同時落地、入土、越冬、發芽,經歷了同樣的遭遇、吸收著同樣的雨露陽光,但他們依然存在區別。我們將這個道理映射到教育問題上,答案就不解自見了,其實每個人的德行并不完全是后天培養出來的結果,大部分因素是與生俱來的天性,從出生就是這么一種。如果我們給若干個剛出生的孩子同樣的教育、同樣的生活、同樣的關愛以及同樣的鍛造,你一定會發現,他們對事物所表現的、所認知的仍然是不同的。先賢們幾千年都尋求不到一個萬能的教育方式,說明什么呢,說明每個生命出生時所帶來的天性是極其關鍵的,后天教育只能起到輔助作用。
各位家長及老師,萬萬不可再抱怨自己和孩子了,天性如此、順教并施吧。
下
夏天來了,種子甲已將藤蔓纏遍整棵大樹,它經常為能輕松環視整個天空而洋洋得意,可是由于枝條過于繁茂,奪去了大部分養分養料,以至于花果極為稀疏,但它卻毫不在乎,因為它自己很清楚,它的目標是發現更廣闊的天地。
而種子乙卻恰恰不同,它雖然低矮,完全沒有種子甲那般氣勢,但它卻覺得異常滿足,因為它的矮小,枝葉并不需要太多的給養,這反而讓它果實累累,特別是當停歇的鳥兒因疲困口渴啄食果肉時,它覺得很有成就感,它喜歡自己的存在可以為其他生命提供便利。
第二年,它們依舊開始了生長,種子甲拼命的向更高更遠的地方伸展,隨著生長范圍的擴大,它看到了更高更遠的世界。而種子乙卻堅持著自己的生命價值,它沒有更多的去壯大自己,而是把所有的精力用在了開花結果上,就這樣,它們一大一小各自為著追求生長著。
可是沒過多久,它們被一位農夫發現了,農夫看見它們一個太大,影響果實數量,另一個又太小,影響了光照的時間和面積。所以農夫決定培育它們,它把種子甲過長無用的藤條剪掉了,好讓它盡可能多結更多果實,又把種子乙的一些花苞摘去了,好讓它再長高些。
由于種子甲無法再也看不到更廣闊的天地,種子乙也不能結出更多的果實,雖然生命還在,但自這以后,由于農夫的掌控和壓制,它們變的葉稀花敗,最終枯死。
如今的教育,太多的家長和老師將孩子視若寵物,用一些世俗的標準、規矩禁錮他們的思想、遮蔽他們的追求,連最起碼的自由和興趣都要被限制,將他們的想象力和探知欲定為調皮搗蛋、甚至是不務正業。這些家長老師們為了世俗里所謂的“成才”,硬生生的扼困死孩子的心靈本質。一個有著體育天賦的孩子,硬是逼迫他學習工程學,一個癡迷音樂的孩子,硬是扭曲他的興趣,逼迫他成為一位數學教師,你看那些天真的孩子,帶著那厚如瓶底的眼鏡,那呆滯的眼神里充滿著茫然,唉…….。試問這些家長,這算不算謀殺呢,這樣的行為是不是犯罪呢,你真的愛他嗎,假如殺死一個生命是人性的殘忍,那么毀滅一個人的靈魂就是道德上的犯罪。
結論:孔子講“因材施教”并非空話,莊子的“順應自然,才可得到靈魂的解放”也并非妄語。葡萄的故事尤同當代的教育,每個人的追求不同,每個人的價值觀念不同,強迫他們違背自己的價值和追求活著,生命永遠是黯淡無光的。即使一位音樂才子將來成為了數學教授、名利雙收,你感覺他會快樂嗎,在生命垂危之時,他將是多么的遺憾呀……
如果你我做不到有把握讓自己的孩子幸福,那么請不要為了一時之快或出于喜歡創造出他們,否則就必須對孩子的人生負責。每個生命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著他特有的性格和向往,尊重他們的意思,如若真愛他們,就請為他一生排憂解難,萬萬不可硬套枷鎖。
如果你我做不到有把握讓自己的孩子幸福,那么請不要為了一時之快或出于喜歡創造出他們,否則就必須對孩子的人生負責。每個生命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著他特有的性格和向往,尊重他們的意思,如若真愛他們,就請為他一生排憂解難,萬萬不可硬套枷鎖。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