迨五四新文化運動起,學界亟需高等書籍,本館張元濟、高夢旦諸先生乃與蔡元培、梁啟超等學界前輩擘畫宏圖,組編諸科新著,以應時需。是為本館出版學術著作之始。
爾后數十年,幸賴海內外學人伐山開辟,林林總總,斐然可觀。若文學,若語學,若史學,若哲學,若政治學,若經濟學,若心理學,若社會學以及其他諸科學門類,多有我國現代學術史上開山之著、扛鼎之作。學術著作的出版使本館進一步服務于中國現代教育事業的培植和民族新文化的構筑,而分享中國學界的歷史光榮。
五十年代以后,本館出書雖以移譯世界名著、編纂中外辭書為先,而學術著作的出版亦未曾終止。近年來已先后有多種問世,今后擬更擴大規模,廣征佳作,以求有為于未來中國文化的建樹。
轉瞬百年。同人等因念本館素有輯印各種叢書的傳統,乃議無論舊著新書,凡足以反映某一時期學術思潮、某一流派學術觀點、某一學科新的建樹、某一問題新的方法以及其他足資長期參閱的作品,均擬陸續選匯為《商務印書館文庫》而存錄之,俾有益于文化積累而取便學林。顧茲事體大,難免力不從心,深望各界讀者、學界通人共襄助之。
正文學無涯也,而人之知有涯。積無量數之有涯者,以與彼無涯者相逐,而后此有涯者亦庶幾與之為無涯,此即學術界不能不有學術史之原理也。茍無學術史,則凡前人之知,無以為后學之憑借,以益求進步。而后學所窮力盡氣以求得之者,或即前人之所得焉,或即前人之前已得而復舍者焉。不惟此也,前人求知之法,亦無以資后學之考鑒,以益求精密。而后學所窮力盡氣以相求者,猶是前人粗簡之法焉,或轉即前人業已嬗蛻之法焉。故學術史甚重要。一切現象,無不隨時代而有遷流,有孳乳。而精神界之現象,遷流之速,孳乳之繁,尤不知若干倍蓰于自然界。而吾人所憑借以為知者,又不能有外于此遷流、孳乳之系統。故精神科學史尤重要。吾國夙重倫理學。而至今顧尚無倫理學史。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