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想寫篇小說。
在趕完十多篇論文后,查資料這件事實在讓人深惡痛絕。小說不是論文,不用交給那些斤斤計較的老頭老太太審核,所以我決定不再查任何資料……這意味著一切全憑記憶或者編造,倘若存在什么錯誤紕漏,再正常不過了。我喜歡犯錯,現(xiàn)在犯錯又不會帶來什么懲罰,簡直就是占了便宜。
作者心態(tài)不端正,作品自然是充滿錯誤與編造。一篇充滿了錯誤與編造的,關(guān)于牛郎和織女的,小說。
這故事大概在小學(xué)課本里出現(xiàn)過,印象中牛郎在織女洗澡時偷走了她的衣服,是個不折不扣的猥瑣男:小學(xué)時我對愛情全無了解,對“猥瑣”一詞倒很有自己的定義。
而小學(xué)之后,我就再也沒有認(rèn)真思考過它,只在每年七夕時隱約想起鵲橋。似乎誰都聽說過牛郎和織女,似乎誰都熟悉他們之間的愛情,如今翻來覆去地講未免太過老套。可昨天在約會時遭遇冷場,我情急之下不知怎么就講起了它,效果似乎很不錯。陳恕鼓勵我打消顧慮,把這些寫下來。
一次非常失敗的約會。我們坐在離宿舍最近的那個操場,周圍全是情侶,還有些喜歡在跑道上一圈圈散步的人。空氣能見度極低,聞起來像是哪里著了火;抬頭的時候看不見星星。唯一讓人感覺好的地方是,陳恕正坐在我身邊,揉著眼睛,說自己一下午都在看課件復(fù)習(xí),現(xiàn)在簡直要瞎掉了。我不希望他瞎掉,又覺得他即使瞎掉了,我也還是會喜歡他……這種話說出去,大概并不能讓他感到欣慰。
世上最可恥的,莫過毫無原則的信任與毫無意義的順從。但那些話從陳恕嘴里說出來,就對我有著難以抗拒的影響力。所以,在他的鼓勵下,故事就要開始了。
這里有四個重要角色,牛,牛郎,織女,西王母。重要的情節(jié)有兩個,偷衣服和劃銀河:依我看來,前一個比較重要。
【2】
織女是西王母的第七個女兒。
應(yīng)當(dāng)是第七個,這讓人想起了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這兩個故事到底有什么區(qū)別?似乎只是多了頭牛。所以我們應(yīng)該先重點介紹下這頭牛,而把女主角先放到一邊。
這頭牛會說話,而且很聰明,就像西方童話里那只穿靴子的貓,能夠讓自己的主人通過投機取巧來獲得財富和美人。它出現(xiàn)在傳說里的意義和那只貓出現(xiàn)在童話里的意義是一樣的,表達了人們想不費吹灰之力僅憑正直善良就被上天嘉賞的美好愿望。
寫到這里,我意識到自己需要回答這樣一個重要問題:牛是怎么來的。
好像是父親死后兄弟分家,貪婪殘忍的大哥只給弟弟牛郎了一頭老牛和幾畝薄田。或者是憨厚老實的妻管嚴(yán)大哥,這樣的話就要有個貪婪計較的嫂子,而結(jié)局對牛郎來說還是一樣的。
或者說既沒有大哥又沒有大嫂。讓事情更簡單一些,父親死了,留給牛郎的只是一頭老牛和幾畝薄田……不需要討論那是個怎樣的父親,總而言之他不是很富裕,總而言之這里的牛郎運氣并不好。
這頭牛也可能是牛郎在集市上買來的。故事發(fā)生在平原地區(qū),某個普通的村落,家家戶戶都在種田。而它本來就是頭老牛,操勞了一輩子最后要被賣給別人吃掉。牛郎是個穿著粗布衣衫勤勞憨直的年輕人,路過時動了惻隱之心,就把它買回去,此時需要有很多村民出現(xiàn)作為群眾演員,對牛郎指指點點地看笑話。而這頭牛為了報答主人,指點他去偷了織女的衣服。
或者是一頭野牛,白天時呆在山洞里,晚上便出去亂跑和老虎打架。這樣的話它就不會是瘦骨嶙峋,不會年邁也不會有著濕潤溫和的大眼睛。它會健壯而暴躁,眼睛布滿了紅血絲,渾身長滿了黑色長毛……毛上還掛著些青藤。這時候,故事就需要發(fā)生在離熱帶雨林比較近的地方,總之不能是平原。而牛郎需要通過一場殊死搏斗來逮住它,要把它當(dāng)做獵物帶回去吃掉。而它為了求饒,不得不供出了織女洗澡的池塘。這時候,牛郎就要是個比野牛還要壯碩的年輕男子,茹毛飲血,風(fēng)餐露宿,古銅色皮膚,用獸皮纏在腰間。
不管怎么說,我不準(zhǔn)備把它寫成是牛魔王,這樣的話故事就未免太過復(fù)雜,寫起來也更麻煩。至于這頭牛為什么會說話又為什么會知道織女在哪里洗澡,顯然是不需要考慮的:既然在故事中的世界里有神仙存在,牛會說話這件事也沒多么不可思議。只是為了體現(xiàn)出這頭牛的特殊性,我們規(guī)定說,在這個世界的所有動物中只有它恰巧會言語。
這頭牛到底來自哪里。如果日后牛郎連織女的衣服都能偷到,可見是很有技巧。那么索性這頭牛也是他偷來的好了。
在我的故事里,牛郎是個擅長于偷的凡人。
【3】
偷和盜是有區(qū)別的。盜亦有道,偷沒有道。
在牛郎所處的那個年代,每個有理想的小男孩在噠噠噠騎著竹馬時,都懷著成為大盜的夢想。而每個沒有夢想的小男孩,都懷著……遇到大盜的夢想。為了便于理解,你可以把那時的大盜看做圣誕老人,據(jù)說遇到大盜的窮人可以許個愿讓他幫你實現(xiàn)。
據(jù)說,大盜頭目是個姓沈的先生。他生性過于善良,一心覺得天下財富分配不均,為貫徹大同社會的理想才扔下圣賢書,帶領(lǐng)兄弟劫富濟貧。這樣一來就能得到很好的聲譽,被大家稱為“俠盜”。而被他偷的人往往難以解釋自己錢財?shù)膩砺罚缓萌虤馔搪暡辉儆嬢^。
據(jù)說,沈先生保持著被官府抓過一百次的傳奇記錄,又一百次都被放了回來。因為每次被抓后,他的兄弟們都會換上夜行服,悄悄跑到京城的百姓家里塞錢,雇他們游行請愿,旗子服裝都免費提供,統(tǒng)一的樣式。官府抓也抓不完那些人,搞也搞不清楚情況,出于維穩(wěn)需要,就只好從輕處理。
據(jù)說,沈先生給天下的大盜定出了一套規(guī)則,被盜者只能是那些為富不仁或者為富不夠仁的達官顯貴,被盜去的財物也不能太過貴重以至于要報案,這樣一來,貧苦人士得了便宜,大盜自己也得到了內(nèi)心的滿足,所有人的生活都可以風(fēng)平浪靜和諧美滿地進行下去。
相比之下,偷就毫無規(guī)矩毫無程序,小偷再厲害也不過是神偷,“神”字是夸他的技術(shù)出神入化,和俠義正直之類的詞語全無關(guān)系。
像牛郎這樣最厲害最厲害最厲害的小偷,也不過是有個“天下第一偷”的名號而已。
偷誰,偷什么,偷多少,全憑心情。他可能一下子偷到很值錢的東西變無比富裕,比如幾百匹絲綢錦緞;然后一下子又偷到很費錢的東西,眨眼就變成窮光蛋,比如某只特別喜歡撓錦緞玩的進口波斯貓。
鄰居們自然早就知道牛郎喜歡偷東西,所以紛紛建了很高的圍墻,還在墻上種了仙人掌。可后來發(fā)現(xiàn)仙人掌都被偷走去做豬飼料了,圍墻上還是能看見牛郎的黑腳印……在我看來,這是出于一種好意。如果不留下什么線索,被偷的并不一定就能意識到自己是被偷了,可能以疑心自己把東西亂放到了別處,總惦記著要把它翻找出來,久而久之就會精神偏執(zhí);不然就是疑心自己的記憶出了什么差錯,提前得了老年癡呆,要花許多錢買仙藥來治病。
然而我也能夠理解,留下的黑腳印在被偷者看來,不僅不是好意,還是一種難以忍受的炫耀。
他們當(dāng)然報過案,可官府對此毫無辦法。小偷做到牛郎這種水平,已經(jīng)不用怕被抓住了,因為即使被銬住關(guān)在牢獄里,他也能為自己偷來鑰匙解開枷鎖,輕松地脫身。也就是說,他可以擺脫法律的制裁,強權(quán)的統(tǒng)治……而這是包括那些被偷者之內(nèi)的其他人都做不到的。
這就引發(fā)了一種可怕的情緒:嫉妒。
而有時候,人們在被黑色腳印提示后,依然想不起自己丟了什么東西。于是便假裝被牛郎偷去了很多東西,這個憑空丟了幾箱銀子,那個憑空丟了幾顆翡翠,一時之間誰都是深藏不露的財主,希望官府判牛郎賠償。如果真能獲賠當(dāng)然很好;即便賠償不了,也可以對外宣稱自己原先富裕過,而把被偷作為最后貧窮一生的主要原因。這樣的歸罪能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輕松些。這就顯示了另外兩種可怕的情緒:貪婪與虛榮。
綜上所述,他們所有人都盼望著牛郎被抓進去,牛郎生活在這所有人的恨意里。
既然對官府無望,這些被偷者便只能寄希望于自身,想要成立聯(lián)盟來處理牛郎的問題。
所謂自發(fā)型民辦組織的領(lǐng)袖,好歹也算是種“身份”,而古時候的人都患有身份收集癖(就像現(xiàn)代人喜歡在名片上綴滿各種稀奇古怪的名頭)。所以雖然采取了很先進的不記名全民投票方式,可是人人都投了自己,理應(yīng)選不出什么結(jié)果來——民主投票就是容易產(chǎn)生這種弊端。
幸運的是,他們忘記了對計票環(huán)節(jié)嚴(yán)厲監(jiān)督:畢竟這項工作太過枯燥,又需要一定的數(shù)學(xué)技能……所以最后當(dāng)選的,是負責(zé)計票的賬房先生。
在有了聯(lián)盟之后,事情確實開始走向規(guī)范化。大家能夠互通信息,建立檔案,搞清楚牛郎每天都偷了哪幾家,都偷了哪些東西,并試圖從中分析出規(guī)律。問題在于那些信息檔案并不一定準(zhǔn)確,前文里已經(jīng)說過,出于貪婪和虛榮,被偷了鍍銅手鐲的人往往宣稱那都是純金的,還會憑空編造出不可能被找到的失物。
基于不準(zhǔn)確的信息,自然也就分析不出什么規(guī)律,負責(zé)分析的賬房先生也不是傻子,拿了研究資金后依舊不肯賣力做廢工……何況我們都知道,偷這件事情原本就是沒有規(guī)律的。
而這個聊勝于無的聯(lián)盟做出的第一個決定,便是建立更高更高的圍墻。
在聯(lián)盟尚未成立的漫長歲月里,大家把自己的院子圍起來,互不相讓,都把圍墻建得很高,生怕低半寸就會增加幾成被盜的風(fēng)險。而聯(lián)盟成立后,充分發(fā)揮了集體主義的優(yōu)越性,提高效率、節(jié)省資金,這圍墻不再是家家戶戶都建,而是只把牛郎家圍起來。
家家戶戶出壯丁,在夜里行動,用上好的青石磚一層層地壘,磚縫間還糊上黏土,再涂上油,光滑锃亮難以攀附。這是在當(dāng)時的生產(chǎn)技術(shù)下,人們能建造的最結(jié)實可靠的圍墻。
【4】
牛郎確實不知道鄰居們私下里都在忙碌什么,也確實不知道自己正生活在眾人的恨意里。這并不能說明他非常遲鈍,只能說明他心地善良,并且容易原諒別人。
為了讓他少偷點兒自己的東西,除了修建圍墻外,人們還采取了兩種不同的方式。一種是見到他后尤其熱情地打招呼,希望能和他搞好關(guān)系。另一種是見到他后怒目而視,想表明自己并非什么好惹的。而時間一久,前者的眼睛總是笑得瞇起來,就越瞇越小;后者的眼睛又總是瞪得很大,很像是患了什么眼疾。后者覺得前者長了媚骨,竟然向邪惡勢力低頭;前者覺得后者拘泥死板,不懂通融而尋釁生事端。彼此終究難以理解,就憑借眼睛的大小分成了兩派,分道揚鑣,互為異端,老死不相往來。
牛郎沒看出他們的小心思,倒是看出了問題實質(zhì):這些人心里都有病,并且病癥體現(xiàn)到了人的表情上。他的應(yīng)對方式是隨身帶著自制望遠鏡,見到有人要過來后遠遠地先看一眼,然后迅速調(diào)整自己的表情,對笑著的人也微笑回應(yīng),對發(fā)怒者也做出生氣的神情。時間久了又沒發(fā)生什么災(zāi)難,他便慢慢放下心來,逐漸相信這些怪病不會傳染。
牛郎根據(jù)具體情況而改變自己的表情,這并不能說明他非常虛偽,只能說明他很明白生活。為了生活而及時改變自我,這是我們每個人都在做的事情,算不得虛偽。至少陳恕是這么對我的說的。
生活在恨意中而不自知,這其實是很多人的生活狀態(tài)。
據(jù)我所知,陳恕就恨過很多人,但這些人并不知道自己正被憎恨。成年人最熟練的技巧:偽裝感情。即便是和最最討厭的人一起吃飯,陳恕都能保持著微笑去寒暄:不想給自己招惹麻煩,也不想給別人難堪。所有人都知道他討厭同組的劉姓博士,因為那人五官圓而人胖,不僅喜歡缺席組會,還總是把瑣碎的計算工作推給別人;所有人都不會把這件事明著講出來,合影的時候兩人也從不顧忌,會親親熱熱地站在一起,說點兒互相鼓勵的話。成年人最熟練的技巧:心照不宣地偽裝感情。
據(jù)我所知,實際上陳恕也被很多人恨著。即便他是個大家公認(rèn)的好人,他的好在于他不夠貪婪,而他的不夠貪婪又在于他太過挑剔。如果這樣能便于你們理解的話:他是處女座。而別人對他的恨又不僅僅由于他是處女座。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不僅需要偽裝感情,在某些時候,甚至要偽裝智商:和聰明人在一起時,蠢人總是要疑心自己會受鄙視,會被人利用——他們的擔(dān)心太有道理了。而陳恕之所以被人恨,就是因為他有時候并不愿意在這方面也偽裝自己。
在我和陳恕的那所大學(xué),所有人都生活在所有人的恨意里,所有人也都生活在所有人的愛意里。究竟是恨意還是愛意——我和陳恕在這一點上有著完全難以調(diào)和的分歧。
陳恕認(rèn)為這個世界上充滿恨意,但也沒什么糟糕的,因為懷著恨意,利用恨意,人們也能很好地活下去。
而我認(rèn)為世界上到處都是愛意,一切簡直太無趣太糟糕了。愛金錢,愛懶惰,愛不該愛的人,愛自己。弄巧成拙的,自私的,黏糊糊,濕噠噠,假惺惺的愛意。
【】
在年輕時,牛郎的每天都是這樣開始的:起床,做健身操,收拾工具,爬墻出去吃早餐。他的家原本就不大,圍墻又太高,走到院子里抬頭看,只能看見方方正正的一小片藍天,小得就像一枚藍色的風(fēng)箏。沒有風(fēng),基本沒有陽光,每天早上,牛郎看到的都是這樣的世界。
用來攀爬的工具有降落傘、龍爪勾、一小瓶酸液。
他從稀奇古怪的植物里提取出酸液,在青石磚上燒出間距相等的窟窿,再把龍爪勾拋到圍墻上固定住,背著降落傘開始攀爬,動作像猴子一樣靈敏,又長手長腳得像只蜘蛛在網(wǎng)上移動。
牛郎看不到村民們是怎樣搭建圍墻的,對此也并不關(guān)心。這圍墻可能是被人搭建的,也可能是自己長高的:鯀在治水時就用過名為息壤的泥土,能自己生長、永不耗減。
這并沒有什么本質(zhì)區(qū)別,對牛郎而言,搞清楚這樣的事實就足夠了:這圍墻總在一天天地變高,他那枚藍色風(fēng)箏總在一天天地變小。而可以預(yù)見的是這樣的未來:總有一天這圍墻會高到讓他再也無法把龍爪勾扔上去。
作為最聰明的小偷,他有很多種不同的選擇來破解這高墻之困,其中最方便的一種就是養(yǎng)鳥。因為這不僅解決了每天出門的問題,還可以把羽毛和鳥蛋拿去賣錢,形成一整個產(chǎn)業(yè)鏈,在帶動當(dāng)?shù)亟?jīng)濟轉(zhuǎn)型上很有裨益。
至于飼養(yǎng)什么類型的鳥類,他先是嘗試了鴿子,這些鳥兒總是在咕咕叫,讓人在夜里睡不安寧。而且它們都有喜歡送信的癖好,牛郎沒有什么信可以拿給它們送,自然也就被它們所嫌棄,得不到什么服從與尊重。
隨后被考慮到的是大雁。或許這種鳥類并不常見,但既然蘇武牧羊北海上時,以一個年邁老人的身份能在寒風(fēng)中逮到大雁讓它拖信,那我們年輕力壯的牛郎自然更沒有問題,能抓到足夠的大雁來馴養(yǎng)。這些鳥類足夠大足夠有力,可極為怕冷,在秋天就全都逃到南方去了。
最后拯救牛郎的任務(wù)就落到了喜鵲身上。
我們要注意到,那是在古代。古代人的思維里總有些頑固而純樸的迷信色彩,比如說相信在見到喜鵲之后是會有喜事發(fā)生的……牛郎選擇了這種具有吉祥寓意的鳥類,就讓鄰居們見到喜鵲的機會大大增加了,在壘起墻時也越發(fā)充滿干勁:他們一心覺得只要再努力一點,就能把牛郎困住,徹底解決掉這個大麻煩。他們就這樣日復(fù)一日,日復(fù)一日地堅持。
與此同時,牛郎在這群訓(xùn)練有素的喜鵲的幫助下,繼續(xù)日復(fù)一日,日復(fù)一日隨心所欲地偷東西,名氣也越來越響。漸漸地就有人尋上門來,找他代為偷竊某些東西。從丈夫與情人的書信,到家中老人的遺囑,從村口李二狗家的水缸,到宰相家里的玉璽。像牛郎這樣的神偷,其實對別人給出傭金的多少并不十分在意,但他喜歡接受挑戰(zhàn),喜歡解決挑戰(zhàn)后的那種成就感。把張三的東西偷給李四,再從李四那里幫張三把東西偷回來,牛郎不怕折騰,反而熱衷于毫無原則地自我折騰……這就是一個神偷的自我修養(yǎng)。
當(dāng)時有個喜歡玩權(quán)術(shù)的大臣,想要挾天子以令諸侯,花了大價錢請牛郎去偷皇后的頭發(fā)。他計劃得很好,皇后和皇上當(dāng)晚睡在一處,偷得了皇后的頭發(fā),自然也偷得了皇上的性命,算是個不小的警告。
一個頗為困難的任務(wù),至少對常人而言是如此。皇宮的圍墻都是用白玉石砌成,光可鑒人很難攀爬;宮里的路又修建得像迷宮,到處是假山和池塘,如果有其他什么刺客闖進去準(zhǔn)會被繞暈,不是踏入陷阱,就是直接撞見護衛(wèi)隊被當(dāng)場抓住,最好最好的也是悻悻地原路回去。
可這對牛郎而言毫無意義,他在那群喜鵲的幫助下,從天而降地來到了皇上的寢宮里。
皇上和皇后都躺在床上,已經(jīng)睡下了。皇后是這個國家最漂亮的女人,此時她漂亮的身體全裸著出現(xiàn)在牛郎面前,即使燈已經(jīng)滅了,那些細膩潔白的皮膚還是泛著一層冷光,觸手生溫。她的頭發(fā)長長地垂在床邊,烏黑光亮,像是流動的混著油與香料的墨汁。而此刻在牛郎眼里,皇后并不是個女人,或者說她最顯著的身份不是皇后也不是女人,而是一個長著頭發(fā)的人而已。此刻,她并不比她的頭發(fā)更重要,或者更公正地說:她正是因為它的頭發(fā),才能在牛郎眼里顯得有一點點重要。
皇后并不是故事的女主角,但她至少也是一位異性。而對待異性的方式,從某種程度上也能反映出一個人對待愛情的態(tài)度:牛郎不是那種隨時做好準(zhǔn)備與愛情相逢的人。至少在完成某項事業(yè)的時候,他的心就像磐石一樣冰冷而堅硬。
雇傭牛郎的人把話說得不夠嚴(yán)謹(jǐn),并沒交代清楚是永久性地偷還是暫時性地偷。而牛郎一向是個講求嚴(yán)謹(jǐn)?shù)娜耍运芯砍隽艘环N特殊的藥水,能保證永久性地破壞掉毛囊,讓被偷者的頭發(fā)再也長不回來。
雇傭牛郎的人知道牛郎是天下第一神偷,但并不知道牛郎過于喜歡挑戰(zhàn),過于熱愛一切最困難的事情。通常被冠以“天下第一”的人都有各種怪癖,還經(jīng)常會耍大牌鬧脾氣,所以為了穩(wěn)妥起見,在重大事情上本應(yīng)雇傭天下第二或第三……總而言之,這個老謀深算的權(quán)臣確實失策了,他沒有意識到自己根本沒辦法真正操控牛郎。
對于牛郎而言,“偷走皇后的頭發(fā)”這件事,遠沒有“偷走皇帝的頭發(fā)”來得困難,來得有意思,來得轟動朝野,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所以第二天皇帝皇后醒來的時候,便是兩個青亮亮的光頭相顧無言。
皇后嚇傻了,而皇帝只覺得這是上天的啟示,索性直接出了家。在這里我們不必追究他究竟是哪位皇帝,據(jù)我所知出家的皇帝還是挺多的。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xué)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 版權(quán)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