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樹
風中雨里,我和城市一起醒來。
醒來,先捋捋自已的頭發,然后霍然翻身坐起一掀被子,就從床上往下跳。
我的雙腳,總是很準確無誤地插進床榻下的皮鞋。洗漱一把,夾起皮包就出門。由于匆忙,經常把門關得很重。這就讓我每每下班后,看夠合租女孩兒的臉色。
合租女孩兒,是個高挑個子的外地姑娘。
奇怪的是,三年后我才弄清楚,她居然是我的校友。更巧的是,她打工的地方,就在我打工的同一大廈三樓。
于是,她呼我“八樓”,我尊她“三樓”。
同樣在各種中介所或者林林總總的租房小廣告前相遇的我們,一番小心謹慎地相互寒暄試探打聽后,逐同仇敵愾心照不宣地以較滿意的價格,合租下了這套位于市中心的二室一廳。
交鑰匙時,房租老板,一個胖乎乎的退休公仆,神秘地眨著眼睛,打著哈哈:“理解理解,年輕人嘛,合租好!省錢!我這套二室一廳,要是二小子租,不上五千大洋不算。合租嘛,嘿嘿!不輸就贏,不贏就輸”!
說實話,瞅著公仆和三樓冰雪二重天的模樣,我真想大聲武氣的沖天怒吼:“合租?省錢?媽媽的,開發商都該雙規。”……
風雨如晦!
我像一葉浮萍,在這座陌生的城市,一晃就是三年。
我的業績越做越好,職位越來越大,可我總存不起翻滾上漲的購房錢。什么“三十歲住進三室一廳”啦,什么“左手挽嬌妻,右手握方向盤”啦,統統望而生畏,灰飛煙滅。
因而,我的心火也越來越旺,看什么都不順眼。
瞅著打著串兒上漲的房價,就想著月黑風高夜,一襲黑衣黑褲蒙了頭,只露出二只精光四射的暴眼,蝙蝠俠般飛到某個花影搖曳的窗口,揪出某個腦滿腸肥的開發商,撲嗤一刀捅掉。
然后,還邊捅邊大笑著聒噪:“哈哈!我為普天下住不起高價房的百姓們,報仇血恨啦!”。多么可怕,不知不覺,在這座城市里,曾是名校才子的我,混成了一個牢騷滿腹的憤青。
而三樓,已由文員變成信息經理的三樓,天可憐見!雞崽沒變鳳凰,還是和我合租一室。
女孩兒心細,見我每每關門都像在與誰嘔氣,便好意的說:“八樓,你要注意養生呢。氣沖肝,蒙心田。建議買點橄欖吃吧,清熱除濕消火。”
到底是合租一室的“合友”,并且她也是好意,我只得順耳恭聽:“橄欖?我不知道啊?”
“要不,你現在是總啦,忙!我明天替你捎點吧。”,說這話時,我沒注意到三樓的眼波流漓,口氣溫柔得令人生疑:“一個人在外,得注意保養呢。啊?”
我點點頭,忙?確實忙!
我這個銷售總經理整天真是忙的,連自已也感到滑稽和無奈。
晚上十一點過,沐著月色清光,我回了我的東廳。剛放下皮包,就聽得西廳門一響,三樓拎著一袋子青青的玩意兒過來了:“呶,給!”
我接過,瞧瞧那一大袋子青青橢圓的橄欖:“這玩意兒,怪好看的,怎么吃啊?”
“我已用開水洗凈,用糖腌或就這樣嚼,都行。”,“多少錢?”我伸手掏腰包,三樓轉身嗔怪,堆起莫名的苦笑:“房子雖然買不起,可這點錢,我還有。”……
幾天的橄欖吃下來,別說,除了滿嘴的澀甜,自我感覺心緒和情緒,都尚寧了許多。
就連那清晨出廳時的關門聲,不知不覺也變得輕柔。
我忙中偷閑上網一查,嗬,原來橄欖如此妙用。橄欖,又名青果,因果實尚青綠色時即可供鮮食而得名。橄欖果富含鈣質和維生素C,于人有大益。
它是一種常綠喬木,原產中國。“桃三李四橄欖七”,橄欖需栽培7年才掛果。成熟期一般在每年10月左右。新橄欖樹開始結果很少,每棵僅生產幾千克,25年后顯著增加。
多者可達500多千克。橄欖樹每結一次果,次年一般要減產,休息期為一至兩年。故橄欖產量有大小年之分。
就這樣,吃橄欖吃順了口的我,每次下班稍早一點,便喜歡跑到街角。
因為,那兒有一個賣橄欖的小姑娘,提籃里的橄欖,多又便宜。
小姑娘清清秀秀,倩影單薄,總是撲閃著一對大眼睛,文文靜靜的么喝:“橄欖,上好的橄欖,大年產的橄欖,腌糖泡酒清吃,除熱去火排毒養顏哦!”,陸續就有人上去挑選購買。
買主一來,小姑娘便不再么喝,而且是不慌不忙地稱秤。
她的秤,就是自已的手巴掌,一巴掌二塊錢。
眾目睽睽之下,小小的巴掌,抓起買主選好的橄欖一捏:“一捧,二捧,三捧,好啦,六塊錢。”,最初我啞然失笑,繼而釋然:有這樣以巴掌論斤兩賣的么?
再說,這樣隨意,不虧買主便虧自已,咋行呢?
哦,我明白了,小姑娘是好玩兒練攤呢。怎么沒大人陪著?再說,怎么看,她也是農村人啊。嗬嗬,農村人,農民工……
然而,幾次下來,居然發現人們都認可這種買賣方式。一位大娘悄悄的告訴我:“小伙子,這小姑娘心眼兒實。我到別處看過也算過,論巴掌賣,小姑娘吃虧呢。”
吃虧?這要吃多大的虧?一個小小的姑娘,哪來這么大的本錢?我訝然郁悶了。
回到屋,有機會把這事兒當作新聞講,公仆和三樓都笑我少見多怪。
我偶然瞟見三樓的眼里,邊笑邊噙滿了淚花:“你呀你呀,唉!瞧小姑娘吃虧,多給幾個錢不就行啦?哎,某總,你怎么不帶她上來玩兒呀?”
我奇怪地盯她一眼:“帶她上來玩兒?不怕和陌生人說話么?瓜田李下,我還顧忌著呢。”
入夜,我第一次聽見西門里輕柔的哼唱。
“不要問我從那里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么流浪/流浪遠方/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為了山間輕流的小溪/為了寬闊的草原/流浪遠方流浪/”……
余音繞粱,清幽明亮。
只是多了一種深切的哀怨,輕輕的飄浮在旋律里。不細心,真聽不出來的。
我從沒想到,三樓的歌兒竟唱得如此的好。盡管是隨意哼哼,可聽起來卻那樣的甜美,令人難忘。其實,我最喜歡的就是這首《橄欖樹》了。
哦!為什么流浪?流浪遠方?
遠方有我們青春的熱忱!遠方有我們繽紛的夢想!遠方有我們渴望的一切!
為了遠方,我們跨出校門,告別傷痛,背起希望的行囊,義無反顧的奔赴。用自已的孤寂與奮勇,撰寫傷感而憂郁的故事。在那些高樓大廈的豪華單間里,甘苦自嘗,冷暖自知!
這時,《橄欖樹》來啦。
于都市的百忙和冷漠之中,齊豫幽雅的演釋,釋放了多少人的孤獨和寂寥。在這個動蕩的歲月,《橄欖樹》成了一劑自我寬慰的涼藥。
一如此時的我,聽著三樓輕柔的哼唱,那感概嘆息與憂傷的淚花,撩開了白日矜持的面莎,不知不覺的就溢了出來。
橄欖好吃,也吃得快。
于是每過幾天,我就要到街角去購買,或者提前給小姑娘打個招呼。
小姑娘就會嫣然一笑,默認。不管多晚,我趕到街角,那個孤孤單單的身影,總是倚著商場燈火輝煌的窗玻璃站著,盼望著。
然后是愉快一笑,伸出小巴掌:“叔叔,給,一捧,二捧,三捧,六塊錢!”……
記得一個秋雨斕姍的暮色,撐著雨傘我匆忙趕到街角取橄欖。小姑娘正緊緊地靠著背后商場的窗玻璃,利用商場頂裝飾露出的方寸屋檐避雨呢。
小姑娘雙手抱住自已的胳膊肘兒,那只青麥竹編的提籃,乖巧的蹲在她腳下。她一面避雨,一面凝眸著街景,小嘴唇蠕動著,忘情地哼著什么。
此時,天色幽暗,商場華燈齊放,璀璨的燈光映出了小姑娘單薄的身影。燈火輝煌下,小姑娘的翠藍燈絨褲和碎花上衣,格外漂亮鮮美,引人注目。
特別她頭上二條用鮮紅橡皮筋扎的小發辨,在強烈的燈光反襯下,猶如高高向上聳立的二只翅膀,在自已彩色的天宇快樂飛翔……
白光閃閃,“OK!OK!”不斷。
二個老外正在拍照,不時舉起二根手指頭,夸張地晃悠。小姑娘居然見慣不驚,絲毫沒受到影響,一動不動地繼續著自已的夢想之旅。
看來,小姑娘這樣也不是第一次了。閃光燈下,她抿著嘴唇,美美的微笑著,望著街景。
我被這種純粹的美驚呆了,不敢打斷小姑娘幸福的瞬間。我便在離她幾步遠的側面悄無聲息的站住,于瀟瀟灑灑的秋雨中,聆聽她的歌唱。
“不要問我從那里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么流浪/流浪遠方/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為了山間輕流的小溪/為了寬闊的草原/流浪遠方流浪/”……
噢怎么?七八歲的小姑娘居然在哼唱《橄欖樹》?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