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作者,最重要的是作品和知音。好的作品,需要有好的知音。并不是作品好,就一定大家都說好。就像一直到現(xiàn)在,我依然沒弄明白,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好在哪里?
我從來不避諱自己的愚魯,也從來不謙虛自己的驕傲。馬克思說,真理就像光一樣,它很難謙遜。最近我在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看了之后,不得不大罵我們的教材。這該死的教材讓我整整討厭了馬克思先生十多年,讓我一直在那個教條的環(huán)境中,以心為形役。
教材讓我誤解了馬克思,也誤解了恩格斯。馬克思絕對是一個憤青,他的文字不僅優(yōu)美,筆尖常帶情緒,幽默中透出深刻,其論文不知道比今天我們那些大學教授們的,高了多少個層次。馬克思的很多文章,基本上可以說是美文。如《評普魯士最近的書報檢查令》中的一段:“你們贊美大自然悅?cè)诵哪康那ё內(nèi)f化和無窮無盡的豐富寶藏,你們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羅蘭散發(fā)出同樣的芳香,但你們卻為什么要求世界上最豐富的東西——精神只能有一種存在形式呢?”論文中使用這樣的文字,足以見到馬克思有多么瑰麗的才情。如果他不是一個學者,他一定是一位偉大的詩人。馬克思給我們提供的,不僅僅是“馬克思主義”理論。
馬克思的文章,是一枚枚清香的口香糖,只是,長期以來,我總是在我們的各種教材中,反復咀嚼已經(jīng)被專家學者們咀得令人反胃的一點渣滓。并且告訴我: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好吧,也許我是偏激的,但很多大學生,他們所謂的馬克思印象,不過是幾本刻板的教材。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宣言中,有這樣一句:我們的學說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
到了我們的教材的時候,就已經(jīng)變成了徹底的教條主義。或者比教條主義更離譜,那就是教材主義。學生記住馬克思支離破碎的思想中,某些被專家們自以為是的段落,便能在考試的時候考一個高分。不知道我是不是悲觀,先別說中國有多少人真正看過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有多少大學生真正看過馬克思的一篇完整的文章,都暫且存疑。像我這樣,對哲學文藝學多少的點興趣的人,大學期間,也就看了《1844年的經(jīng)濟哲學手稿》,還是老師要求的。
中國化,是馬克思的榮耀,也是馬克思的悲哀。這告訴我一個早已被無數(shù)人說過的道理:中國化也是一把雙刃劍。雖然這是一句可能早已讓人耳朵起繭的話,但真理是經(jīng)得起重復的。
我是一個寫作的人,寫出東西來,我并不喜歡耗費很大的精力,才能使它發(fā)表,或者出版。所以我選擇網(wǎng)絡,甚至某全國著名文學刊物的編輯,讓我整理兩篇中篇給他們發(fā)表的時候,我都沒有整。因為反復的修改讓我無法忍受。我不想按照他們的思路去創(chuàng)作。也許他們是對的,但我并不認為我是錯的。我一旦按照他們的思路改了,那篇文章就是不再是我的。
一生有幾件事不能跟別人一起合作,或者共享:女人,內(nèi)褲,牙刷和寫小說。
這部叫《炒作》的書,不僅僅是在寫炒作,其中的故事,很大一部分是我個人的經(jīng)歷,少數(shù)一部分是朋友的經(jīng)歷,或者我從其他地方知道的。我把它們?nèi)看蛩椋嘣诹诉@部作品中。一部作品寫出系列幾部,洋洋灑灑,并不是我的寫作習慣。我不是一個喜歡看太長的小說的讀者,自然也不喜歡寫太長的小說。這部例外的作品,足夠的真誠,也足夠的精彩。雖然是幾部,但每一部并不重復,每一部的故事,每一段的經(jīng)歷,都是獨立的存在。
如果這部書換一個名字的話,也可以叫青春。激情,奮斗和努力,愛情,親情和成長,友情,意外和傷害,為人,處事和感悟,這本書里面都有。才華是通行證,作品是證書。我是一個寫作者,我?guī)е业淖髌罚瑢ふ宜淖x者。雖然并不是所有的尋找都能夠發(fā)現(xiàn)。
青春是一場殘酷的炒作,在充滿激情的戰(zhàn)斗中,我們可能滿載而歸,也可能遍體鱗傷。雖然所有的青春都會被抱怨,但沒有誰不喜歡它。這是青春的迷人和可恨之處。往往,在若干年以后,當時的所有曲折,所有痛哭,所有磨難,都會變成勛章,點綴人生的不平凡。
之前,我曾經(jīng)豪言,自己如果寫不了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小說,我就寫這個世界上最長的小說,信心滿滿,野心勃勃,開了一個巨大的頭,但是寫十多萬字以后,我就覺得到泛味。因為我不始終不喜歡那種,自己無法把控的故事。我只有沉下心來,開始寫這種,知道開頭,猜透結(jié)果,慢慢經(jīng)營整個過程的小說。或者有一天,它們可以成為優(yōu)秀小說中的一部分。
我馬不停蹄在奔三的路上,終究明白了堅持的意義,遠比選擇的意義更重要。選擇的路,爬著也要走完;開了頭的小說,哭著也會寫到結(jié)尾的那一天。所有的不屑和所有的贊揚,我都收下。所有的委屈和所有的嘲笑,有一天它們都會在我的人生長河中,變成佳話。
成就其實是獻給所有人的,努力留給自己。對我來說,馬克思給我的意義,并不是什么馬克思主義,也不是考試的時候,一道十分,或者二十分的試題。而在于他的堅持。馬克思是一個堅持到讓人淚流滿面的人,在窮困交加之中,在妻離子散之時,他還在寫作。對于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他的貢獻前無古人,但是對于個體,我更看中的是他的堅持賦予我的力量。每個人都會誤解和被誤解,一如很多年以后,千千萬萬的中國學生,還在繼續(xù)誤解馬克思。
只是,你誤解,還是理解,他就在哪里,風清云淡,寵辱不驚。對于很多人來說,值得或者不值得,不是靠別人來評價。我希望青春過后,摸著自己的心臟,能夠感覺到滾燙。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 版權(quán)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