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天空不能沒有太陽一樣,年輕人不能沒有理想。一旦胸懷理想,人人都會成為“太陽”。
星星也許沒有太陽那樣光芒四射,沒有太陽那樣引人關注,那是他距離我們遙遠的緣故,但是星星一旦改變軌道,他也會成為太陽。
聽說駱馬湖畔的明珠——皂河鎮有一位年輕的村官,像一顆星星,雖然很小卻閃閃發光。
見到他真的讓我吃驚,高高的個子,瘦瘦的身材,略顯單薄,微笑起來面帶幾分稚氣,竟是一個乳毛未退的26歲的毛小伙子。再仔細端詳,一對大眼睛很神氣,展現出思維的敏銳,兩道劍眉反映出堅毅不拔的秉性,高高的鼻子前沖,仿佛告訴人們他是一個熱愛生活,對事業執著的人。他就是皂河鎮閆南村黨支部副書記劉楊,是閆南村脫貧致富的領路人,一個百萬身價的企業家。
一、他是村官,更是駱馬湖人
皂河鎮是宿遷三大古鎮之一,不僅歷史悠久,還因為是駱馬湖文化的發祥地,而遠近聞名。這是一座具有四百年歷史的“文化古鎮、水鄉古鎮”,全鎮總面積26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219平方公里。這里既有農民又有船民、漁民;這里既有種植業,又有養殖業和以造船為主的工業。這里經濟發達,物產豐富,民風樸實,是駱馬湖畔的一顆明珠。
皂河鎮是駱馬湖的驕傲,她坐落駱馬湖西畔,處于古黃河、大運河的交匯處,水運發達,人們思路靈活,商品意識強,敢于外出闖蕩,善于抓住機遇。歷史上因長期受到古黃河水的泛濫,連年水患,但是駱馬湖人沒有氣餒,沒有妥協,沒有低頭,而是拿出他們戰天斗地的大無畏勇氣,贏得了這片熱土。當年乾隆六下江南,五次住宿與此,看到當地官員關于水患的奏折,也只能象征性地題了“賜建安瀾”四字,地方官員如獲珍寶,建起來龍王廟,不過水害依然不斷。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建起皂河水閘,才從根本上制止了水患。倒是受駱馬湖的洗禮,駱馬湖人心胸更加寬廣,意志更加堅強,眼光更加敏銳。
還是大學時期帶著駱馬湖人氣質的劉楊,不僅滿懷求知的愿望,而且帶著改變家鄉夢想,認真學習,刻苦專研,團結同學,遵守紀律,表現突出,成為學習骨干,成為員,成為校團支部副書記、學生會主席。他一邊學習,一邊融入社會,做家教,擺地攤,表現出靈活的經營頭腦和敏銳的市場意識。大學四年,他就做了四年家教,每到周末,還專門招收中小學生進行各類培訓,當大學畢業離開校園時,他已經通過獨特的商業敏感性和辛勤勞動盈余近5萬元現金,這在同齡人中算得上佼佼者。
就在即將畢業的時候,學校組織了一次大學生到農村任職的宣傳活動,看到了很多熱血青年,大學畢業后,沒有追求物質享受,沒有留念大城市的優越的生活,沒有留在父母的身旁,而是到農村去,到最艱苦的地方,到廣闊的天地,實行人生價值,實現理想的追求。他們的做法給了劉楊啟發,讓他受到了教育。大學畢業前夕,家在南方的同學紛紛邀請他到南方工作。品學兼優的學生會主席被學校看好,老師極力推薦留在城市工作。父母也都為他找好了工作單位,就是劉楊自己在大三的時候也聯系好了單位??墒撬裱曰亟^父母的勸說,放棄城里的工作,毅然決定到生我養我的皂河鎮,盡管他的家庭早已離開皂河鎮,但是他認為他的根在駱馬湖,他還是駱馬湖人。
應該說劉楊來皂河鎮閆南村任職之前,曾經有過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應該說城里的生活是優越的,個人發展的空間也遠比農村寬闊,收入也會高于農村,受到熱血青年的影響,看到了家鄉組織部門的宣傳,他反復思考,這是人生的第一步,可不能走錯,這是改變他人生軌跡的決定,必須慎之又慎。一邊是生我養我的家鄉的期盼,一邊是優裕的物質生活的,一邊花前月下,一邊是風吹日曬;一邊是花紅酒綠,一邊是泥土飛揚;一邊是……
他有多少個不眠之夜,他需要傾述衷腸,他需要鼓起勇氣,需要指點迷津。是理想的力量,還是駱馬湖人的秉性,最終他做出了抉擇,到農村,到基層,到鄉親們最需要我的地方去!
2010年劉楊從淮陰師范學院畢業,來到了皂河鎮,組織上的關懷像春風拂面,讓他感到意外,感到溫暖,感到親切。他有到家的感覺。是不是把困難想得太多了?那天黨委書記和區委組織部門來了很多人,他們講了很多話,他記不清了,可是黨委書記的三句話,像一股讓他感到格外溫暖。“你們是最優秀的大學生,你們來到艱苦的農村工作,黨組織就是你們家,我們都是你們的后臺。組織會把你們當作后備干部來培養,當作優秀人才來使用,當作自家孩子來關愛?!敝两衩肯氲竭@三句話,劉揚都會力量倍增,倍感溫暖,信心百倍。
二、駱馬湖的事業
組織上任命他為閆南村黨支部副書記。這是一個偏僻的地方,是條件艱苦的村落,是一處亟待開發的口口地。安排劉楊到這樣的地方,組織目的是不言而喻的。
到村任職的第一天,劉楊就開始了解村情,調查研究。他利用一切機會,采取了各種形式,通過兩個月的時間,他走訪了全村五百多農戶,在群眾家里,在田頭,在村口,在路邊與群眾交流溝通,對村情有了基本認識。閆南村位于皂河鎮西北角,占地15平方公里,可耕地4300畝,主要以稻麥種植業為主,有水面350畝。全村共有2324口人,五保戶21人,低保戶46人,殘疾46人,孤兒8人。
閆南村沒有集體經濟,沒有規模副業,沒有高效農業,更沒有工業,流通業,只有一家小規模的養雞場。全村近一半的勞動力外出打工,村里留守婦女多、兒童多、孤寡老人多。一些人小富即安,安于現狀。很多留守婦女常常三五成群不是聊天就是曬太陽。一些有致富愿望的村民,怕擔風險,苦于沒有門路。部分村民還停留在溫飽型,個別戶還處在貧困線上。面對孤寡老人求助的目光,面對兒童無人管教的狀況,他在心中立下了誓言:不改變這落后的面貌絕不罷休。
要改變閆南村的貧窮面貌,怎么能讓老百姓富裕起來,從什么地方入手?年輕的劉楊陷入了沉思,應該說他太年輕了,面對這樣的擔子,面對自己的誓言,面對分散的農戶,我該怎么辦?對他來說壓力和閱歷不相稱,責任與年齡不相稱。他苦悶惆悵,只有同情心是不夠的,只有誓言也是不夠,要拿出成績來,致富是要真金白銀放在百姓面前的。
兩手空空的劉揚面對一清二白的閆南村,一連幾天沒有招數,他徘徊在駱馬湖畔,看著浩瀚的湖面,靜謐駱馬湖,風景優美,湖光無限,山色無邊,他卻無心欣賞。駱馬湖是那么的繁忙,船來船往,百舸爭流。遠遠的船帆像朵朵白云,近處的運輸船像長長的水龍,忽然遠方傳來船工的號子,讓他熱血沸騰,心潮逐浪,駱馬湖你給我力量,給我智慧,給我勇氣吧。
是母親湖給他帶來靈感,是神湖給他帶來智慧,還是駱馬湖人與生俱來的品格?他想到了老師,想到了同學,想到了組織。對了,我們窮就窮在沒有工業,窮在沒有信息,窮在沒有商路。辦廠,自主創業。
他回到了鎮里,立即和學校老師聯系上,提出了創業的想法,得到了老師的肯定和支持。具有親和力的學生會主席,再次發揮了作用,他和南方的同學取得了聯系。他把想法向支書作了匯報,向鎮黨委書記作了匯報,得到他們的贊成和支持。幾天后,一位鎮江的同學來電,不僅表示支持,而且還提出了具體的建議:辦玩具廠,我給你訂單,包銷你的產品。
路子有了,項目有了,可是資金從哪來?技術從哪里來?廠房從哪里來?一連幾個哪里來,再次讓劉楊陷入了深思。
鎮黨委知道了,立即派組織委員殷南燕助理負責協調資金;村支書將原來村小廢棄的三間教室整修為簡易廠房。招工又成為一道難題,于是劉楊便不辭勞苦挨家逐戶動員??墒窃诹羰貗D女們的眼里,他還是一個毛小伙子。她們睜大了懷疑的眼睛,這個說,比我兒子還小,也能辦廠?那個說我孩子的年齡和他差不多,還正貪玩呢。還有的說,嘴上沒毛,說話不牢。大家都認為劉楊辦廠是白天做夢吧,你要是能辦廠,俺們那前任老書記不會辦?
盡管聽到風言風語,但劉楊沒有氣餒,相反更加激勵他的斗志,我一定把廠辦好,讓你們看看我的決心。
劉楊住在鎮里,可是每天都要起早貪黑走十公里路,才能到閆南村。苦口婆心,解釋動員,有時一天只吃一頓飯,餓了大蔥卷煎餅,渴了喝瓢磚井水。一天,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刮起了狂風,下起大雨,在泥濘的路上艱難地走著,天黑了,大雨下得睜不開眼,心急的劉揚在公路的拐彎處沖進了溝里,他一時失去了知覺。是閆南村的村民把他救起,扶上了公路。車子壞了,衣服破了,狼狽不堪的劉楊只好推著車,一步一步走了回來,到了鎮上已經是深夜了。渾身濕透了,寒風吹來,刺骨的冷,饑寒交迫的他到了房間再也沒有精神了,倒頭便睡。夜里發起了高燒,第二天全身疼痛的劉楊病倒在醫院。
劉楊的父母得知從城里趕來,母親看到那濕透的棉衣,那滿是泥巴的褲子,看到高燒的兒子,心痛的流淚了。此時的母親想到只比他小兩歲的妹妹,還時常向她撒嬌。她門旁鄰居的孩子和他同年,整天哼著小調,襯衣潔白,皮鞋錚亮,油頭粉面。衣服是媽媽洗,飯是媽媽做。不滿意了就進飯店。她不忍心兒子受苦。勸導:“孩子,我們回家吧。這個村官我們不做了?!泵鎸Υ饶傅目鄤?,劉楊何從不難受呢,看到母親哭泣,自己的眼角也掛起了淚水。此時的劉楊想到我的事業不能半途而廢,我的淚水不能流出眼角,而應該流向心里,堅強些。不然老百姓何時致富,不然我們村官在老百姓的面前是個什么形象?
劉楊的父親看到病中兒子何從不心疼,但是慈父向來都是嚴厲的。他對妻子說,劉楊不能回去,這不是駱馬湖人的習慣。駱馬湖人從來沒有因為湖水的泛濫而離開這個地方,從來沒有因為這里貧窮而遠走他鄉。不畏艱辛,不怕困難,是我們駱馬湖人同水患的斗爭中磨練出的性格。劉楊是我們的孩子,是男人,是駱馬湖人就應該干下去。有什么困難家里支持。
含著淚水的母親和充滿信任的父親一同離開了皂河鎮。臨走前,父親丟下五千元。
2010年10月,劉楊拿出自己在學校勤工儉學攢下的所有積蓄,父親給了兩萬,母親又悄悄地給了五千。他又向親朋好友借了一部分。在區委組織部和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湊起了二十萬啟動資金。
“沉舟側畔千帆過,枯木前頭萬樹春”。一個月內,他憑著一股韌勁和對事業的執著,完成了廠房租賃、設備安裝、員工招聘等工作,閆南村第一個“三來一加”項目——瑪雅玩具廠開工了。
也許人們會感到奇怪,為什么叫瑪雅玩具廠?是因為劉楊取得南方瑪雅集團的支持才得以辦起來。說明他沒有忘記老朋友。
瑪雅玩具廠剛開始運作時,只有20臺縫紉機,20名工人,劉楊既是廠長,又是工人,既是會計,又是業務員。每天工作長達18小時,檢驗成品,維修機器,那里有問題就干在那里。
一個月對一個人來說,時間不長,對一個浩瀚的駱馬湖來說更是彈指一揮間,可是對于劉楊的玩具廠來說,則是漫長的過程,則是驚險的跳躍,則是生死的考驗。
一個月結束了,他的產品順利銷售出去,當他拿回貨款,把工人們的工資發齊,把原料購齊,竟然結余了2000元,這是第一桶金,這是心血換來的成果,是玩具廠成功的證明。面對2000元,劉楊激動不已,感慨萬千,那一夜他失眠了。
是的,當很多同年的青年還漫步在公園,滯留在游戲室,閑逛在超市里,還在父母的身邊享福,還在游山玩水呢,還玩意正濃呢,可是小小年紀的劉楊卻帶領百姓創業了。
面對第一份收入的年輕人,也許會給媽媽買件衣服,會給爸爸買一雙皮鞋,會給奶奶買合牛奶,會給自己買盒化妝品,會……
可是劉楊想到的是村里的困難戶,是那些孤寡老人。于是他把2000元交給了村黨支部,支助了村里十戶孤寡老人,每戶200元,錢雖然不多,但是他體現了劉楊的境界,展現出當代大學生村官的風采。他為村黨支部添了光彩,他為村官贏得形象,他給百姓帶來了希望,給老人帶來了溫暖。
當孤寡老人拿到200元錢感動地流淚,2000元錢感動了閆南村所有的鄉親,大家不是因為2000元錢而感到,感動的是這個行為,感動的是劉楊的胸懷。
他的行為得到全社會關注,為此宿遷日報專門做了報道。
從農業轉向工業是質的飛躍。農民成為工人則需要一個艱難的歷程。
玩具廠里的工人都是本村留守婦女,農業給她們帶來的習慣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自由散漫。她們要帶孩子,照顧老人,根本沒有時間觀念。一些人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一次訂單任務很急,必須加班,可是聽說要加夜班,她們不答應了:我們上有老,下有小,不能加班。沒有辦法只好做思想工作,好言相勸,以情動人,最后是勉強完成的訂單。
一天,一位工人不辭而別,劉楊感到奇怪,于是他走訪她家,進了門,才發現這個一個特困戶,家徒四壁,沒有一件完整的家具,唯一的家具就是一張簡陋的吃飯桌子,還是三條腿的。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睡在稻草鋪上,身上只有一床薄薄的破棉絮。吃著半碗帶冰的稀飯。屋內一條鐵絲擔著全家四季的衣服。劉楊震驚了,掏出身上所有的現金521元給了老人。城里長大的劉楊,根本沒有見到這樣貧困的狀況,也沒有看到困難戶農民的生活是如此艱難,他同情工人的困難,理解工人不辭而別的做法,這也更加激起了他的決心。
回來后,劉楊在思考怎么樣加強對工人的職業教育,如何對工人實行人性化管理。面對清一色的留守婦女,他實行了保底工資(800元月)加計件提成來激勵工人。盡量不加班,免費供應午餐,午餐做到每天吃到肉,三天一小葷,五天一大葷。統一工作服。每月滿勤再獎勵60元。同時經常開展職工的職業教育,不斷提高工人們的組織性,紀律性和責任感。
隨著業務的發展,企業規模不斷擴大,2010年12月,工人達到40人,三間廠房。
2011年1月,機器40臺,工人增加到80人,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玩具廠房面積達3000平方米。
2012年1月,瑪雅玩具廠更名為愛其工藝品廠,機器達80臺,分機工、裁剪、手工三個車間,已經有了自己的廠房。
為什么叫“愛其”?我們疑問。劉楊笑著說,愛其有兩層含義,工人們都是留守婦女,她們是勤勞的妻子,吃苦的妻子,善良的妻子,意在提醒男人們要尊重她們,關愛家中的妻子。愛其,還有愛在其中的意思,告誡工人們,工廠就是自己的家,愛廠要像愛家那樣。妙啊,多么好的名子,多么好的寓意。
在辦廠的過程中又有一件事情,給了他深刻的教訓。一天突然接到客戶電話,他們近期發的一批產品因質量不合格,要求退貨。于是他帶領職工加班加點補修改制,盡管這樣還是損失了六萬元。痛定思痛,他意識到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一個成功的企業,不僅要加強對職工的教育和管理,而且要加強產品的質量管理;不僅要提高職工的職業道德,而且要提高職工的質量意識。
在創業的過程中,劉楊始終沒有忘記自己肩負的責任,沒有忘記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初衷。他努力踐行“干給村民看,帶動村民干,幫助村民富”的目標。為了帶動更多的村民就業,他不斷致力于產品的創新與技術的提高。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他不斷調正產品結構和營銷策略。為了更好地占領市場,他每年都要參加廣交會,走訪南方同類企業,研究市場變化。他還聘請了專門技術人員。在提高技術含量和管理水平中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一次次艱辛的勞動,讓他跨過了一道道門檻。宿遷愛其工藝品廠經歷兩年的艱苦創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如今,一個資產120萬,年產值800萬,初具規模的玩具廠已經展現出勃勃生機。該廠經營狀況良好,主要產品有工藝品手套、布藝類小飾品、掛件等,產品遠銷歐美。擁有員工120名,100臺縫紉機,激光機、充棉機各一臺,大型沖床等機器2臺。工人人均月收入1500元。帶動40戶村民脫貧,引導10戶村民創業。較好的解決了留守婦女就業問題。
員工月工資1500與城里的工資相比不算高,可是一位女工和我們算了一筆賬,1500大于2300。怎么可能?她娓娓道來:“她家四口人,老公在連云港打工,長年不在家,兩個孩子在城里上學。我以前也在城里打工,月工資2300。這樣家就空了,孩子也沒有辦法照顧了?,F在我雖然拿1500元,但可以照顧家,可以照顧孩子,還可以做點家庭副業。”
“你不是在廠里做工嗎?哪有時間照顧家?”我問。
“我可以利用早晚的時間,利用休息日。而且坐夜班后,白天就可以在家做點事情了?!?/p>
“你們不是對夜班很反感的嗎?”我笑著問
“現在觀念轉變啦,還挺喜歡小夜班呢,小夜班既不影響休息,還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
“哦,原來如此?!蔽颐靼琢诉@就是勤勞的駱馬湖人的美德。
現在宿遷愛其工藝品廠已經搬到了自己的3000平米新廠房,該廠還打算新增60臺縫紉機,吸納員工達180人。宿遷愛其工藝品廠將逐步從一個加工型企業轉化為自主研發、自主創新、有自主品牌的企業。愛其將組建自己的研發團隊,開發自己的主打產品——工藝品手套。計劃兩年內擁有自主進出口權。五年內爭取成為蘇北乃至江蘇最大的工藝品手套生產基地。
我關心地問道:“劉楊你認為現在什么問題最難?是資金短缺還是招工難?是缺乏技術還是缺乏人才?”
劉楊思索了一會說,所有的困難當中,缺乏人才是第一位的,最大的困難是突破自己,超越自己。
聽了他的回答,我由衷的敬佩,他看得準!
寫到這里,劉楊的故事完了嗎?沒有,劉楊還在努力,劉楊的步伐沒有停留,他在繼續……
注:此文成為《在希望的田野上》一書的一章。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