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道漫漫我亦修仙
第一章:李奇
李奇,一個普通人家的孩子,一個屠戶的孩子,今年十七歲了,青春年少。說小也不小了,因為與他同齡的孩子幾乎都成家立業了,但他還是光棍一個,實屬難得啊。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雖然李奇家里并不算窮,但也不算富有。但畢竟在他們的那個時代這個年齡成家立業都是正常的,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李奇的家就住在青州的一個小村子上。青州,根據古書《禹貢》的記載,青州大體指泰山以東至渤海的一片區域。現代則指中國山東省的一座縣級市——青州市,由濰坊市代管。
說到李奇,他從小就是一個聰明的孩子,或者可以說他是一個早熟的孩子。他的內心遠遠比他同齡的人成熟,考慮事情十分周到,觀察事物細微入致。從他的行為可以看出李奇這孩子將來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他不但考慮事情周到,觀察事物細微入致,還很能吃得苦,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能吃苦耐勞的人,往往都能成為人中龍鳳。這也印證了孟子所說的“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上面說到,李奇家里雖然并不窮,但也不算富有。也可以這樣說“李奇家里富有,但富得不明顯”,但這也跟李奇所在的社會有著很大的關系,李奇是處于封建社會,眾所周知,在封建社會的制度下,是主張重視農業、以農為本,限制工商業的發展。這與當時的領導階級有這密不可分的聯系,這我就不多說了,所以在這種制度下,商人肯定備受打擊的,因為如果商人發展壯大起來的話,就必定會脫離了那些階級領導的控制。這是那些當權者不愿意看到的,所以重農抑商是絕對有必要的,所以做為商人的李屠戶肯定會被打擊的。就是因為這樣經濟發展不起了,這也是我為什么說李奇家不窮不富的原因。
不過由于這幾年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幾年下來,李屠戶也存有一些錢,所以李屠戶就和李夫人商量要送李奇去城里學武,如果將來學有所成時就可以出人頭地、光宗耀祖、光耀門楣了。是的,試問那個父母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的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成龍成鳳,這點毋庸置疑。
李奇是家里的獨子,父母送他去學武,家里就剩下李氏夫婦,這也是李奇很不舍得離開父母親的原因,畢竟他也從來沒有離開過家里,這次離家少則三年、多則五年、十年這也是有可能的。可是,你想一下凡人的生命短暫的,有多少個十年呢?李奇心里是清楚的,他知道這一去有可能三年后就回來了,也有可能五年后,甚至有可能是十年,也有可能永遠都回不來了,但他也不想辜負父母的一片心意,所以即使有多不舍他也要忍著,因為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的學,在三年內回到家的概率就大了很多。
是男兒就該頂天立地,流汗算得了什么?流血又算得了什么?男兒可以流血,可以流汗,但絕不可以流淚。李奇何嘗不是這樣的人,可是在親情面前就不一樣了,沒有親情,或者說沒有親情滋潤的人,內心少有正常的。所以李奇的舍不得也是情有可原的。
中午時分,一家三口剛吃完午餐,李奇的父親也就是李屠戶他跟李奇說:“孩子,我跟你母親商量好了,今天就去幫你報名。”說完便站起來,看了李奇一眼,眼里依稀有一絲一縷不舍,可不舍又怎樣,豈能因為不舍得、因為自己的私心就毀了兒子的一生,李問天,也就是李屠戶,他自問做不到。
李問天就回到自己的房間,準備一些上路必備的干糧、水之類的一些東西,李家莊也就是李奇住的村子,因為在李家莊到青州城還有兩天兩夜的路程。我們也知道,在以前特別是古代的時候,交通特別不方便,所以要出門都要準備好一些在路上可以吃的東西,比如干糧和水就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在李問天進去自己的房間后,李夫人也顧不上收桌子了,就趕緊的跟兒子說什么:“出門在外要注意安全、要吃飽之類。”之類的話,她跟李奇說了很多很多,大概說了兩個多時辰,還意猶未盡似的,畢竟,李奇也快要走了,李夫人肯定是很不舍的,都說孩子是娘心頭的一塊肉,這句話倒也沒有多麼夸大之處。要不是李問天跟李夫人說天快黑了,趕緊把桌子收拾一下,準備晚飯,她還想跟兒子再說一會。
因為今天要去給李奇報名,所以李問天早早就起來了,收拾好東西就上路了。等到李奇起床的時候,沒有看見他父親李問天,所以他趕緊跑去問他母親說:“母親,父親呢?”怎么沒看到?
李母說:“你父親去幫你報名了,今天早早就起來,去了一會了。”
“啊,父親自己一個人去?”李奇問道。
“是啊,你是不是想問為什么不和你一起去?”李母反問道。
“嗯,是的,母親。”李奇說道。
李母答道:“現在入冬了,天氣冷了,你父親怕你和他一起去受到風寒。”
李奇聽完之后內心久久不能平息,他在心里對自己說道,無論如何一定要努力,定不能讓父母失望,我要用努力來報答父母。
李母看到李奇在那里發呆,就叫他:“阿奇!”、“阿奇!”你怎么了?怎么叫你你老是不回答?
李奇回過神來時,跟他母親說:“母親,不好意思,剛才在想一些事。”
“想什么事呢?想得這么入迷?別想太多了,去收拾一下吧,別等到要去的時候才去收拾弄得手忙腳亂的。”李母說道。
李奇說:“沒有,沒事,母親,我去收拾一下。”李奇說完就走進自己的房間里收拾東西。
上回說到了李屠戶和李夫人準備送李奇去學武,去哪里學武呢?哦,原來李氏夫婦想送李奇去青州城里最有名的學府去學武,青州城的青武門。
青武門在青州敢說第二就沒有那個門派敢認第一,可見青武門的實力有多雄厚。那青武門實力到底有多雄厚呢?在全國幾乎一半的武將都是在青武門走出去的。炎黃國的帝皇的貼身侍衛,也就是大內侍衛有十人是青武門的,都是官居一品的。可見青武門在青州乃至青州的影響力。
一般人要進青武門幾乎是不可能的,為什么李奇卻能進呢?李奇的舅舅也就是吳志忠是青武門的青龍長老。對了,在青武門分內門和外門。當然,內門弟子的地位遠遠高于外門弟子,長老也都由內門弟子擔任。不過也有特殊情況,如果外門弟子對門派有足夠大的貢獻時,也可以由外門弟子升為內門弟子。
吳志忠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他是由外門弟子升為內門弟子的。在十年前,青武門的一位掌門出外游歷時遇到仇家的襲擊,受了重傷,逃到吳志忠的家門口就倒下了,恰好吳志忠剛好從青武門回到家,看到了有一個人躺在自己的家門口,滿身血跡,吳志忠走過去探了他的鼻息,不好,氣若游絲,就趕緊送他去村里的郎中家里。
其實,吳志忠還不知道這個人就是青武門的掌門。看到青武門掌門時,他滿臉都是血跡。不過就算青武門掌門沒有滿臉血跡,吳志忠有不知道那個就是青武門的掌門,因為他在青武門的地位太低了,根本就無法見到掌門一面,別說掌門,就是長老也很難見到一面。這就是地位所帶來的差別。
這時,吳郎中就跟吳志忠說:“志忠啊!幸好你及時的把他送過來,要不然,他兩只腳就都得踏入鬼門關了。”吳村的郎中吳妙手,呵呵,不是說吳郎中無妙手,至于他的真名就無從得知了,江湖上都知道他醫術高明、妙手回春,所以人送外號“妙手神醫”,所以人們都叫吳郎中為妙手神醫,久而久之妙手就成為吳郎中的名字。
三天后,青武門掌門蔡偉醒過來了,而吳志忠剛好走進來,蔡偉就問吳志忠說:“這里是哪里?閻王殿嗎?”
吳志忠笑笑的說:“你醒了,這里不是閻王殿,這里是我的家。”
蔡偉愣了愣又問吳志忠:“我還沒死?”
“是的。”吳志忠說道。
“壯士,今天蒙你出手相救,救命之恩,永生那忘,如果以后用得到我蔡偉的地方,萬死不辭!”蔡偉說道。
吳志忠說:“區區小事,何足掛齒。”蔡偉?這名字好熟啊,難道是?吳志忠萬分驚訝,如果是真的,那么他就是。。。
(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小弟第一次寫書,寫得不好,還請各位道友多多指教。謝謝各位!小弟剛剛建了一個仙道漫漫我亦修仙的書友群,請各位道友多多指教,仙道漫漫我亦修仙QQ群:39952719)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