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來赤峰,從呼和浩特市出發,整整坐了十幾個小時的大巴車,才到達目的地,但去汐子還得繼續走。夜深了,只好在車站附近找了一家旅館住下來。塞飛亞公司的宣傳干事盧占祥在電話里反復強調我:“買去汐子的車票啊,7384次車,千萬不要坐錯車。”放心吧,大城市走了無數座,都沒有迷過路。”話是這么說,但心里卻一直在嘀咕,汐子是個什么地方?沒聽說過。
這趟車的列車員是不報站的,好在我對面坐的一個小伙子也在汐子下車。于是,我和他聊起了汐子,聊起了塞飛亞公司。
汐子在很早以前是個荒涼偏僻的小鎮,坤頭河、老哈河從這里靜靜流過,光禿禿的山上砂石滾滾,無風時候滿地黃沙,有風時黃沙滿天,于是,這地方很早以前叫“沙子”。日寇占領時期,日本鬼子要修一條赤峰到山海關的鐵路。鐵路修成后就沿途命名火車站名的時候,到汐子站時出了岔,日本人把“沙”字誤寫成“汐”字,從此“汐子”這名就叫開了。
這里的火車站都是日本風格的,形式如同日本的小木屋,藍色的三角形頂,白色的墻壁,每到一處小站都是這樣的造型。
汐子既不屬于草原,也不屬于沙漠,是一個處于草原和沙漠邊緣的小鎮,汐子沒有什么特產,但汐子人現在卻很富有,這里有個塞飛亞公司,也就是塞飛亞公司讓汐子的人富起來了。讓塞飛亞馳名天下的品牌產品是《草原鴨》,在火車上,我和那個小伙子聊天的時候,我問他,你們汐子人大部分都在養鴨子,那汐子一定有許多池塘了,或者是小河小海了,小伙子望著我笑了,他沒有回答我的問話。來了汐子,坐著塞飛亞公司的小車,繞鎮子走了一大圈的時候,才發現,汐子沒有池塘,也沒有河。汐子是一片貧瘠的沙地,汐子有無數養鴨專業戶,但汐子的鴨子不是養在水里的。塞飛亞的宣傳干事盧占祥讓司機開著小車慢慢從汐子街走過,他邊走邊介紹汐子,介紹塞飛亞公司是如何帶動汐子的經濟向前發展的。
改革開放初期,汐子鎮只有一條不足百米的狹長街道,鎮區不足半平方公里,破爛低矮的房屋占去大半個城鎮。正如有人所說:“路不平、燈不明、電話又不靈。”城鎮布局零亂,幾排低矮陳舊的磚瓦房是鎮機關和供銷社所在地,是小鎮最值得驕傲的建筑,其余全是和村里一樣的茅草房。就是農民向往的那條集市小街,也只是一段坑坑洼洼,散落著磚頭、石塊的不足百米的土路。生意人零星守在路兩旁,身旁或撂著擔子或放著獨輪車,賣一些雞鴨鵝蛋、黃豆、花生、大蒜、白菜,還有手工做的籮筐、鍋蓋、布鞋等,趕集買東西的人也很少…隨著時光的推移,當初挑著擔子,坐著牛車趕集的人們有了一輛自行車,后來,改坐手扶拖拉機,現在,幾乎是家家都有摩托車,趕集時,小伙子帶著心愛的姑娘,走在鄉間的小路上,風把他們的衣服吹得鼓鼓的,小伙把摩托開得飛快,姑娘緊緊摟在小伙的腰,銀鈴般的笑聲灑在這條平展展的水泥路上,僅僅的十幾年的時間啊。汐子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熱鬧了。商販們不僅來自四鄉八鎮,還有河北、天津、遼寧等外省市的,客商云集小鎮,布下密密匝匝的攤點,服裝、家電、家具、果蔬禽蛋等等應有盡有。如今的汐子鎮已是一個洋溢著現代氣息的小鎮。小鎮面積已是30年前的10倍,縱橫交錯的街道寬敞整潔;街頭綠樹成陰,庭院四季飄香;住宅小區環境優美,設施基本配套;河流、樓宇、綠地的巧妙結合,使汐子鎮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內涵在不斷提高;造型新穎的各式路燈、霓虹燈、輪廓燈等,把夜晚的小鎮裝扮得更加亮麗……
原先的小鎮早被家鄉的父老鄉親用勤勞的雙手賦予了全新的內容,由一只“丑小鴨”變成了俏麗的“白天鵝”。我形容那時的汐子是一個沒有見過世面的村姑,有一種原始的沒有人為雕琢的的美麗和樸實,如今的汐子卻另是一番情景,大城市有的一些東西,在這里也能看到,超市不大但也是超市,路邊小商小販擺得東西也應有盡有,幾座樓房不算高,但就像村姑頭上的枚發卡,把汐子點綴的很時尚很現代。這些惠及千家萬戶的民生工程,宛如一股股暖流,溫暖著汐子人的心扉,彰顯著建國60年來的滄桑巨變。
汐子是我漂泊的旅程中又一個小小的驛站,我可以放下手里的行李箱,腳踩這厚厚的軟軟的沙灘,在這條小街上徜徉,享受這片刻的寧靜和安逸……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