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惟有泥兒蠢,愛殺泥兒亦是泥。
世上人道自己口能言,眼能動,手能持,足能行,心兒會得隨機應變,百般靈巧,比著那泥做的人,塊然無知者豈不天懸地隔,所以人若罵了泥塑木雕的,就是極蠢的漢子,也要發三分火性,不肯甘心忍受。至于見了粉面佳人,愛者只比著嫦娥下降,或比著洛浦臨凡,也有稱贊他是如花的,也有稱贊他是如玉的。若把來比做泥美人,便是死標致欠風情的雅□了。然世眼多迷,再不悟到如花似玉者,究竟是一具粉骷髏,憑他絕世無雙,少不得化為泥土,所以昔賢有句云:
西施冢上泥三尺,誰識亡吳即此人。
且再說當初有個秀士,偶步到一古剎中,見山門內供養著彌勒菩薩,攤開胸,張開口,像個大笑的模樣。乃心上思忖道:“別位菩薩都莊嚴端坐,令人肅然瞻仰,何獨這位菩薩好不尊重,在那里無端嘻笑,不知他笑著恁么來?”因見一個老僧坐在佛殿之側,那秀士便指著彌勒向前動問道:“和尚,你可曉得這位菩薩為何而笑?”老僧答言道:“不笑恁么,卻笑居士。”那秀士聞言,錯愕半晌,乃又問道:“弟子未來時,他已先在那里笑,就是弟子轉身去了,他也未嘗不笑,和尚你又何主見,偏說笑我?”那老僧聽了這話,呵呵大笑起來道:“居士原來不理會,泥人常笑活
泥人。”那秀士聽見和尚說出這兩句話頭,也呵呵冷笑一聲,道:“和尚,你這兩句話頭忒講得稀奇了。菩薩本來也是泥塑的,說他是個泥人,三歲孩子都理會得。人為萬類之靈,有知有覺,百骸俱動,如何喚做活泥人起來?”老僧道:“居士,你若不厭老僧饒舌,待我和盤托出,與你點破機關,大家笑笑,何如?”秀士遂向老僧稽首道:“弟子愿聞領教。”
老僧道:“而今世上人,貪財者迷戀金銀,卻不省得財是土塊,死后一文將不去。貪色者迷戀紅顏,卻不省得色是粉鬼,英雄盡向此中埋。貪功名者,迷戀著高官大爵,卻不省得官爵是雪裝獅子,頃刻便瓦解冰消。彌勒菩薩常住在虛空,見此世人種種迷戀,呼之不醒,喚之不靈,實為可悲可憫,欲待痛哭勸化,卻沒有許多眼淚,無可奈何,所以只得付之一笑。你看他這一笑時不打緊,真個笑得眼睛沒縫,雙唇不合,尚然出不得他大肚子里的悶氣也。”那秀士聞言感動,回身向著彌勒菩薩至心禮拜,扒起來再觀金像,不覺放聲大哭。驚得老僧不解其故,急忙問道:“居士,你為何看著菩薩哭將起來?”秀士道:“弟子猛然思想苦海淪,戀迷俗趣,忙忙碌碌,沒個安身立命之處,真個與泥塊人何異?卻不被菩薩笑死也,教我如何不哭?”老僧道:“居士,你如今才有些省悟,所以便哭。若再思想一回,只恐怕你哭不得,笑不得,方信是做人難也。”那秀士點頭會意,嘿然走出山門,回到家中,即與妻子作別,只說往外游學,卻飄然長往,跳出了利鎖名韁,做個修真者,
自號笑笑先生。
一日,游到烏江地面,見一個廟宇崢嶸,走近前看,扁額上寫著楚項王之廟。乃知項羽在此江邊自刎。因而立廟,極其顯應。凡過往之人,欲渡烏江者,必須虔備牲禮紙錢,到廟祭賽,方保得波恬浪靜。若稍有怠慢或祭賽不誠,便立刻翻波作浪,阻住行程。所以人人敬畏,幾千年來,香火不絕。秀士細詢土人,備悉其詳,因大踏步走進廟中,舉頭一看,果然威靈顯赫,神像兇猛,殿簾內擠著許多客商,祭者祭,拜者拜,十分熱鬧。秀士對著神像,只管呵呵大笑,覷見殿旁桌上坐著一個化香錢的道士,有現成筆硯排列,秀士即與道士取過筆來,蘸濃了墨,大書于廟壁上云:
平分天下猶嫌少,一陌紙錢值幾何。
那秀士題完兩句,擲筆在案,復仰天大笑而出。才離了山門數步,只見狂風陡起,飛沙走石,四下里陰云密布,吹得日慘天昏,分明萬馬奔騰,何異海潮猝至。秀士站住了腳,大聲呼曰:“神其怒我耶?當初說你為人喑啞叱咤,決難成功,究竟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而今朽骨何靈,徒貪血食,不思慚愧,尚逞余雄,爾既無面目見江東,豈獨有面目受一方香火耶?爾今不過塊然泥像,若果有知有覺,還該游魂遠去,使像廟速毀,庶可免往來嘲笑之口!”說這項王被秀土奚落一番,果然
來得靈異,頃刻日出云開,風威頓息,只見廟中人亂跑出來,紛紛嚷道:“奇怪,奇怪,怎么一霎時間,天地昏黑,連這大王的神像忽然向里邊坐了。”秀士聞言不信,疾忙重到廟中,見許多人一層層擠在殿上觀看。秀士也擠上前,定睛看時,果然神像移轉,向內殿而坐。起初手中仗劍,如今連劍也擲在座邊。更有可異,泥像眼中忽迸出兩行血淚,直流到腮邊。秀士復拍手大笑云:
自古英雄本無淚,君今獨灑笑談間。
秀士雖雖談笑,心中卻暗想道:“泥塊尚然有靈,為人豈可懵懂。”因此豁然了悟,益加修煉,后證仙果,自后項王亦不復顯應,但兩行眼淚到今歲久年深,再不收干。人甚以為異,云可見泥像又沒有血氣,又不會講話,又不是真面目,不過捏成的土塊,尚且不落癡愚,見人嘲他笑他,便放出幾分烈性,眼中流淚,做出活人的模樣;堪笑活人,而有同泥塊者一味癡愚迷□不悟,把自己有知有覺的身軀,卻被那無知無覺的女子顛倒簸弄,如醉如狂,雙目炯炯,卻認泥人為活人,而不知已之活人直似泥人也,以供明眼人作笑話。而今把這笑話試演將出來,點醒世上癡愚漢,切不可嘲笑在下是泥人勸泥人,辜負我一片婆心。
這話出在弘治年間,有個河南進士,姓花名樞,表字中垣,娶過正夫人郝氏,夫婦卻喜同庚,極其相愛。但郝氏秉性端嚴,年至四旬之外,子息杳然,不容夫君
蓄一婢一妾,以分糟糠之寵。花中垣口不敢言,心里每抑郁不快。一日,獨坐書房中,呆呆癡想,飯也不思吃,茶也不思飲,連話也懶得開口。閉著雙眼,惟有長吁納悶,比著那泥塊人只多這一絲氣兒。因口占四句題于壁上,以寫心事云:
四十無兒心罔然,鄰嬰偶過見猶憐。
他年冢上泥三尺,錢紙何人掛墓邊?
題罷,不覺汪汪淚下。正在那里納悶,只見一個管家走進書房,稟話道:“有京報人在外邊,報老爺高升了。”即把報單呈上。花中垣取過一看,乃是吏部推補司道官員,推花中垣補授福建驛傳道,已經命下,憑限甚促,即日便著赴任。花中垣看畢,分付管家犒賞報人,留在外廂酒飯,隨即起身到內,向郝氏說道:“我雖叨補方面,官職榮耀,人以為喜,我卻仔細想來,年已逾壯,膝下尚無丁男半女,行將為無祀之鬼,做官也是枉然。不如棄官削發,倒也無牽無掛。”郝氏聽罷,怒氣直沖上太陽,口里亂嚷道:“你說話好來得蹊蹺,做官不做官,憑你心上的事,就做官,也與我沒相干。就不做官,也與我沒相干。我總則個孤苦之命,你要削發,難道我不會削發的?我曉得你肚里,無非怨我不曾許你蓄些婢妝,稱心狂放,所以說出許多懊恨之語。我且喚醒了你,你命里若該有子嗣,就不蓄婢妾,自然有后。你若命里不該有子嗣,任君討了金釵十二行,只恐原作黃梁一夢。我今日便與你
咒,自此誓不來拘管,也不隨你去赴任,聽憑你娶二位養子的夫人,日后做個有羹飯吃的鬼。我睜開眼兒看著。”鬧吵了一回,氣吁吁走進內房,倒身便睡。嚇得花中垣面如土色,搓手頓腳,沒個理會,也去和衣而睡。所謂:
人逢樂境增煩惱,話不投機半句多。
說起花中垣與郝氏,原是個恩愛夫妻,只因花中垣平日做人多執著,少靈變,昏昏悶悶,被夫人拘管了半生,死守規矩,一毫動彈不得,恰與泥人一般。今忽地要作非分之想,指望打動夫人通融的念頭,誰知如水投石,一言不合,大傷和氣。諺云:江山易改,秉性難移,以致郝氏執定偏見,再難挽回。過一宵,明日早起痛哭一場,竟把烏云般的發兒,盡根剪下,收拾些箱籠,徑往那無相庵中一個老尼處出家去了。那時弄得花中垣單身只影,掃盡宦興,不隔半月,福建迎接上任的又到家中,只得草草收拾行裝,帶了幾個家僮,又延請了兩位幕賓,陪伴赴任。內中一個幕賓,叫做裴肖星,做人十分伶俐,善于湊趣獻勤,吹彈伎曲,無所不能。為此□于大老之門,皆喜愛之。平昔與花中垣相厚,故邀其同到任所,以解寂寞。正是:
蔑片行中他第一,幫閑隊里號先鋒。
法時出外傳衣缽,愿把粗臂奉主翁。
卻說花中垣喜得裴肖星,朝夕陪伴,一路上說說笑笑,□其寂寞。行過十余天,早已到揚州地面。那淮揚所在,真個是繁華去處,令人游玩不盡。只見:
處處香風馥郁,家家錦帳飄搖。歌樓舞榭倚多嬌,品竹彈絲奇妙。更羨人山貨織,王孫公子連鑣。揮金買笑駐征軺,比寒食元宵熱鬧,廣陵不讓五陵豪。
那時正值暮春天氣,燕舞花香,更添一倍景致。花中垣泊舟河下,同著裴肖星上崖散步。只見酒館座人如蟻,茶坊飲客如云,車東馬西,有幾隊人向前指引的,又有幾隊人在后追趕的。花中垣問裴肖星道:“這些人忙忙奔走,不知作何勾當的?”裴肖星道:“這班人叫做牽頭引線,凡往來仕宦或公子王孫,要在此地娶妾討婢,畢間要用著他們,才有熟腳。他們靠此為生。上中下三等女子,通在他肚子里,所以終日在街坊招攬主顧,卻與媒婆一般。”花中垣點點頭兒,又信步而行。閑游半日,回到舟中,家僮稟道:“趁此順風,老爺可就開船了罷。”花中垣道:“且慢,我明日還有些小事。”家僮不解其意。直至夜膳已畢,花中垣帶幾分酒興,向著裴肖星道:“老裴,你方才說的牽頭,明日你可去找他來,我有話分付他。”裴肖星早解其意,即忙應聲湊上去道:“老先生內里無人奉侍,正該在此地娶一位夫人,同去赴任。一則主持中饋,二則生個公子,蟬聯科第,天相吉人,極是美事。該,該,該。”一連說了七八個“該”字,說得花中垣滿臉堆笑,撫著裴肖星的背曰:
知我心者,兄也。妙人,妙人。”裴肖星又加意獻勤道:“晚生明日清早便去,把老先生臺旨傳諭他們,刻下著他們尋個上號的來說,管教春風得意馬蹄疾,紫燕雙雙到玉堂就是了。”是夜,花中垣說動了心,再睡不去。
裴肖星巴到天明,悄然登岸,去不多時,訪問著一個總牽頭。他正有一個上號的在那里,要覓主顧。裴肖星不勝歡喜,便邀他到船中,見了花中垣,備述那女子之標致,真是人間罕有,世上無雙。說得花中垣魂飛魄蕩,況久曠之人,欲火如焚,恨不得就抱在懷里,親之弄之,抽之疊之,有一刻難熬的光景。那忙分付家僮取出元寶一對,彩緞十端,若看得中時,即便為聘定之禮。另外又封見面錢二兩,交與牽頭,著個家僮,捧著禮盒,選隨他去。花中垣換了一套整齊衣服,同著裴肖星,又跟隨十來個家僮,一行人簇擁前去。約行里許,那牽頭同著他家僮,早在路傍伺候,指著東首一個小小墻門,掛著斑竹簾,道聲:“這家就是了。”那牽頭掀開簾子,先讓花中垣走進門去,其余都隨在后邊。才到中堂,一個老媽媽忙來迎接,深深萬福,道一聲:“客官,請坐了。”須臾,丫鬟拜出兩盞香茶,老媽媽慌忙接來,雙手遞與花中垣,又回身遞與裴肖星,獻茶既畢,老媽媽欠身道:“小女還在那里梳妝,恐勞客官久待。請到里面花樓下坐罷。”一行人走進里面,坐定看時,又另是一番景致:
賞不盡庭栽花卉,未嘗識面笑迎人。觀不了縷列珍奇,但見名公詩滿壁。
坐在下首,等不及花中垣通名道姓,乃先問婆子道:“請教媽媽高姓,可就是本地人么?令愛還是親生的,是過繼的?尊庚幾歲了?”媽媽答言道:“老身姓崔,本貫江寧人氏,僑寓淮揚,不幸先夫去世,止遺此女,一點骨血,名喚命兒,今長成一十六歲了,不瞞客官說,女大不中留,巴不得尋個主兒,與他婚配。一來完其終身大事,二來老身暮年有靠。”裴肖星道:“原來是親生的。你好造化,這位花老爺現任福建驛傳道,如今就要去赴任了。為因中道斷弦,沒有內眷,故此到貴地尋娶一位夫人,適才這位令親說,令愛才貌雙全,聘婷出眾,故此花老爺特來親訪,只求令愛一見,在學生身上,管教玉成其美。”老媽媽又欠身道:“多謝,多謝。”話猶未畢,丫鬟轉出屏風,報一聲道:“姑娘出來了。”花中垣抬頭觀看,果然是個絕色女子也,只見他:
顏如玉琢,體似云輕,星眸翠黛畫分明,犀齒櫻桃紅襯。金蓮窄窄,[女弱]香塵怯小,臨風難禁舉,舞袖整烏云。含羞含笑拜深深。人生到此那得不**。
那媽媽引著女兒見了花中垣,便扯過椅來,也打橫坐在側首。可笑那花中垣一見此女子,倒像嚇壞他一般,眼睛也定了,涎唾也流了,口也不開,身也不動。
肖星挨近前來,問道:“可看得中么?”一連問了數聲,卻似問了泥人,睬也不睬。眾人皆掩口而笑。媽媽也掩口而笑,連這女子也忍不住笑將起來。誰知女子一笑,花中垣一發魂了,呆呆酥攤在椅上,再不起身。裴肖星只得扯那媽媽在外廂去說道:“這位花老爺因夫人存日拘管得十分嚴管,服侍的不過粗蠢丫頭,使喚的無非蓬垢婦女,就出去又著個小舅子來看守,并不曾放松一步,容他窺覷什么美貌女子。到如今沒人拘管,思想嘗個新兒,忽然見了令愛,譬如小學生離了學堂門,偶拾著個泥傀儡,眉飛目跳,恰像拾著一個稀奇寶貝,歡喜得只要打滾。況令愛姿態果然有趣,無怪風魔了張解元也。他現帶百金聘物在此,媽媽若嫌少時,待學生再從旁幫襯,包你個稱心滿懷。但有一說,學生月老之敬,也要加厚的。”老媽媽道:“這個何消說得,只要求相公幫襯幫襯。”裴肖星道:“若幫襯成時,你老人家還住在此間,還是也要隨令愛去的?”媽媽道:“老身放心不下,隨去便好。只恐花老爺不肯相容。”裴肖星笑道:“要相容,也是易的,但你我俱是單身,一路去,望老娘也相容一相容。就把月老之敬權為薄聘,何如?”媽媽嘻嘻一笑道:“盲鰍思相老娘天鵝肉吃。”裴肖星把他肩上一捻道:“才娘我做了鰍也,怕不得呢。”
兩個耍笑一回,走來看時,花中垣依然呆坐在那里。裴肖星只得高聲叫喚道:“花老爺,可回到船中去,用過早膳,再來坐罷。”花中垣方才如夢初覺,立起身來道:“真個好,真個好。老裴可就雇一乘轎子,抬娘娘到船里去罷。”裴肖星禁
不住大笑道:“老先生真恁這般性急,聘禮還沒有停當,如何就好抬去?”花中垣道:“聘禮帶在這里,怎不快快停當?”裴肖星道:“媽媽嫌少,若真個要娶時,還要求增兩倍,使用在外。”花中垣道:“這也說不得,快叫家僮到船中去照數取來,今晚就要抬去的。”裴肖星道:“娶妻事情,自古云,朝晨種樹,晚間乘涼,這是不消說的。但還有一件也要講過,他的媽媽必要隨去的,隨去之后,免生不免……”花中垣道:“不免什么?”裴肖星帶著笑道:“烈火干柴,總之不免而已。”花中垣性急,要女子上□□,道:“許他隨去便了。,免不免,我不管這閑帳。”因此裴肖星也喜得頭輕腳重,急忙摧足了聘禮,分付管家,雇了兩乘轎子,又雇幾名扛夫,幫著媽媽收拾家伙行李畢,直亂到黃昏時候,方才得到船中。
媽媽先下了轎,扶著命兒,鋪了紅絨單,下個大禮。命兒便把身子一扭,推著媽媽道:“你要拜便拜,我是不拜的。”花中垣又驚又急,慌忙親手扶住道:“我該拜接,如何敢煩你拜?”此皆因夫人當初尊大之極,威嚴之下,卑躬曲體,但知丈夫之該得拜女子,不知女子有拜丈夫之規矩也。所以見媽媽喚行大禮,反認是妻綱倒置,直恁著忙起來。那命兒年紀雖小,他一雙俊眼早已瞧破花中垣是個癡呆漢子,先把開章第一義打個擂臺,后來好憑他簸弄。花中垣已墮入迷魂之陣中,那里做得斬魔君,把慧劍來劃破機關?是夜,擁著命兒就寢,如餓鷹見肉,吃個盡飽。
命兒原系梳籠過的,其味深嘗,全無畏怯之心。蜂狂蝶舞,弄得花中垣像個雪里漁翁,抖做一團。但口中不住的叫道:“活寶,活寶,我快活死了。我雖曾娶過,像個家常腐飯,日日擺在口邊,就不吃時,只得勉強吃下幾口,怎像你如海外珍羞,有幸得嘗,但恨我吃不下,那里有吃得厭時?今宵,只像持長齋的,初次開葷,免不得笑我太饞。”命兒聽了,忍不住笑道:“饞得有限,單討舌頭上便宜。”兩口說說笑笑,不覺天明。花中垣又睡了,直到中午起床,走到外艙。
只見裴肖星也打合老媽媽上手,被他弄得被疲力倦,坐在那里打瞌睡。聽得花中垣步履之聲,只得掙扎起來,舉手作賀道:“恭喜,恭喜。”說猶未畢,禁不住幾個呵欠。花中垣答言道:“你也恭喜。”口里一樣取笑,卻也禁不住連連呵欠。所謂:
泥馬笑泥牛,一樣難禁馳驟。苦風狂雨疾誰堪斗。少不得腳軟身酥,弄做一團兒才罷休。
自此,兩對新郎在船中竭力取樂,倏忽數天,已抵杭州。崔命兒向花中垣道:“我久慕西湖景致,今日到此,豈可不游?”花中垣道:“不瞞你說,我少被夫人拘管,后被宦途羈縛,也尚未識西湖之面,如今和你去快游一回,庶不負良辰美景。”
便分付家僮,雇了轎子,打頭抬著命兒、媽媽,自己同裴肖星隨后,向西湖進發。游遍了南高峰、北高峰、西湖十景塘,又下了湖船,游到湖心亭、放鶴亭、六轎花柳,處處賞玩。傍晚,又坐了轎,抬到昭慶寺游耍。這昭慶寺原是:
唐朝古跡,元代修傳。佛殿上坐丈六香身,精藍耀目;山門外聚四方珍貨,油壁停驂。更有賽州中馳名金扇,比常熟巧塑泥團,春來游客爭求玩,不惜銀錢。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