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庫 > 古典文學(xué) > 古籍 > 皇明紀略(書號:774)
皇明紀略  文/皇甫錄

第一章

  《后湖志》:國初,天下戶計一千六十五萬二千七百八十九,口計六千五十四萬五千八百一十二。至弘治十五年,則戶計九百六十九萬一千五百四十八,口計六千一百四十一萬六千七百三十五。國初田土計八百八十萬四千六百二十三頃六千八畝,稅糧二千四百七十二萬九千二百五十石。至弘治十五年,田土計四百二十九萬二千三百一十頃七十五畝零,稅糧二千四百四十八萬八千二百二十三石六斗一升。如此則戶日衰,而田愈少,有司不察漏開冒報之弊,徒為重役加派之征,無怪乎民之日困,而偽之日滋也。

  太祖高皇帝生于盱眙靈跡鄉(xiāng)土地廟,父老相傳云生時夜有神光燭天,明日廟忽移置東路。今其地方丈許不生草。元至正乙未夏,渡江自和州取太平路,丙申春取集慶路,丁酉春取寧國路,秋取揚州路,戊戌春取建德路,冬取婺州路,己亥秋取衢州處州路,庚子夏取信州路,辛丑冬取饒州路,壬寅春取江西諸路,癸卯秋亢偽漢陳友諒,甲辰春稱吳王,湖南北江東西諸郡皆平,秋取盧州路,乙巳春取寶慶路,夏取襄陽路,丙午春取高郵、淮安、徐宿、濠泗、穎安豐諸路,冬取湖、杭、嘉、紹諸路,丁未春取沅州路,秋取平江路,張士誠平冬取益都路,及濟寧、萊州東平,由海道取福州,戊申春即皇帝位,南取建寧、延平路,北取東昌路,秋克燕京,元帝北遁。

  清中原天下一統(tǒng),萬古帝王所自立之地穢于夷狄者百年,一旦取而復(fù)之。

  國朝科第,自洪武庚戌至甲寅,五年皆秋試,辛亥春試。

  宋濂所謂二月會試畢三月,太祖幸臨豪,八月駕旋,九月廷試,傳臚唱名于午門外是也。會元俞友仁,狀元吳伯宗。十五年以后仍舉秋試,而春試定于乙丑。方孝孺撰《南畿鄉(xiāng)試錄》,序謂至甲子而始盛。己丑春試會元黃子澄,狀元吉安。登科錄作程以善。《平陽縣志》作丁顯當是。戊辰會元施顯,狀元任亨泰。辛未會狀元皆許觀,即黃觀登科記作韓克忠雜志。是年狀元福建陳安阝。太祖以一榜皆南人,覆試得克忠以下皆北人。

  故陳安阝無傳。甲戌會元彭德,登科錄不載。狀元張信,丁丑會元宋琮,吉安題名記以尹昌隆為狀元,或云宋琮、陳安阝皆除名,故以尹昌隆為首。陳都憲鳳梧言,國初有詹狀元者,以事除名,戰(zhàn)登科錄缺。而國子監(jiān)碑亦廢,疑即是科也。庚辰會元缺,狀元胡靖,即胡廣。廣與楊溥同與廷試,初擬溥為狀元,而廣次之。上偶問今年狀元何人,中官以胡廣人對,蓋謂溥也。

  館閣誤聞,遽以廣為第一。永樂甲申會元楊相,《水東日記》作劉子欽,狀元魯棨。丙戌會元鄭文興,吉安題名錄作朱縉,狀元林環(huán)。己丑會元陳璲,是永樂七年試畢,上幸北京,至九年辛卯廷試,狀元蕭時中,見王直撰錢文肅神道碑。壬辰會元林志,而狀元亦擬之。

  太宗曰馬鐸氣象廣大,林志學(xué)問淵源,當以鐸為首志次之,故馬鐸為狀元。乙未會元洪英,狀元陳循,戊戌后皆有錄可考。

  而永樂甲辰狀元初定豐城孫曰恭,文皇曰朕方用刑,尚寬期無為而化,遂以無為刑寬為首,曰恭第三。《水東日記》謂臨汀張顯宗狀元及第,前一夕高皇夢檐下有一釘掛兩絲墮地,《撫汀志》皆載,顯宗進士及第。按顯宗當為汀之寧化人,及按地志作《丁顯日記》誤也。正統(tǒng)戊辰廷試前一日,上夢儒釋道三人來見傳臚狀元彭時,儒士榜眼陳鑒嘗為神樂觀道童,探花岳正嘗為《慶壽寺書記》,東里集載豐城朱善字備萬初授教授,洪武八年起取赴京延試第一。除翰林修撰后至文淵閣學(xué)士,不知是舉為何名。《莒州志》載程瑗登洪武丙辰科進士,任御史于賓楊睿登,洪武己未科進士,賓任給事中睿,任中都國學(xué)分教。則庚戌以后,乙丑以前,皆舉春試矣。盧熊作吳郡志,謂洪武四年金璹榜璹昆山人,續(xù)志者皆以列于狀元施槃之前。歷考昆志及訪昆之耆舊,皆無所謂璹者。練安子寧作金川玉屑集有送花狀元奉詔歸娶詩,亦無考。

  太祖于國初所克城池,專用義子作心腹,與將官同守。如得鎮(zhèn)江用周舍,得宣州用道舍,得徽州用王駙馬,得嚴州用保兒,得婺州用馬兒,得處州用柴舍真童,得衢州用金剛奴也。

  又有馬兒、潑兒,其后悉令歸宗。周舍即沐英,見史傳。而功臣錄載朱文剛、朱文遜,亦皆養(yǎng)子。文遜取無為州,與守將花云拒陳友諒。死難文剛即柴舍,與耿再成守處州,被苗帥賀仁德等所害。都指揮使徐司馬即馬兒,都督僉事何文輝元帥世隆孫也,即道舍。武宗時被寵,遇者亦稱義子。勇士教坊伶人多冒名其間,不可悉數(shù)。如朱寧、朱安者,宦官子弟也。許泰、江彬者,武昌也。周惠疇者,中書也。其與國初義子異矣。

  太祖吳元年八月,命右相國徐達、平章常遇春,征張士誠。

  御戟門集將佐諭之曰:卿等討張士誠,戒飭士卒,勿肆虜掠,勿妄殺戮,勿發(fā)丘垅,勿毀廬舍,聞士誠母葬姑蘇城外,慎無侵毀其墓。汝等勿忘吾言。大抵克遠者,必以成功為效。樹德者必以廣恩為務(wù),卿等勉之。諸將再拜受命。張母墓在盤門外,人稱為太妃墳,百余年無敢樵采者。太祖之德厚矣!弘治間,一達官之子知其中有可欲恃,勢肆奸盜,發(fā)之得其金寶鉅萬,益富橫吳中。后屢為人訟,于按使竟以賄脫。嗟乎!太祖之法能行于草昧,震蕩時不能行于升平。安養(yǎng)之日行于被甲,荷戈之士不能行于世祿。紈袴之子惜哉!

  太祖嘗曰:極刑之家五服內(nèi)子弟不無怨恨,不許用為官吏。

  永樂二年,李衡舉進士,自言臣父洪武中死于法,不敢違例千進。上曰:古之圣人亦有罪其父而用其子者,朕不爾罪。宣德七年,上命大學(xué)士楊士奇曰舜殛鯀用,禹至公之心也。又曰劉翀亦極刑之家,今不在近侍乎?汝于敕諭中許過犯子弟有文學(xué)才行者,并聽舉用。今刑喪過犯之禁當止論本身,而官吏往往受制何也?

  太宗嘗命翰林院覆試下第舉人,得張鉉等六十人,賜冠帶入國學(xué),以俟后舉。又嘗進副榜舉人親試之,拔三人入翰林。

  時復(fù)有副榜進士之例。

  太祖即位追封繼祖為義惠侯,妻婁氏為夫人繼祖,蓋嘗割地以葬。皇考妣者也。

  宣德元年,以蘇松嘉湖諸郡多豪右不法,命大理卿胡概、參政葉春,錦衣衛(wèi)使任啟,御史賴瑛按治之,一時被沒者凡數(shù)十家。唐宋宗室得舉進士。《皇明典禮》:凡鎮(zhèn)國將軍以下有文武才堪備任用者量才授任,不拘原定職名品級。按:國初靖江王守謙出知東平州后,宗室日驕,無志于用,太祖之法弛矣。

  予在儀部得閱安南所進卿試錄,稱承宣使阮公正參議。陶正卿,洪德二年辛卯秋八月集管內(nèi)士試之,制分四場:一四書五經(jīng)義,二制詔表,三詩賦,四策列。所取七人曰阮甘、吳子盈、范頌、黃綸、劉汝虞、武敬、武德清。前敘海東府云長州知州范托,后敘海東府萬寧州知州黎化,策中稱圣朝啟運,太祖高皇帝以天錫智勇之資,躬億兆君師之任,首設(shè)明經(jīng)之科,以求鴻碩之彥,其規(guī)模洪遠矣。文皇帝克詰兵戎,鼎新科目,文武并用,各適其時。皇帝圣神文武奮發(fā)有為,敷責前功,規(guī)恢盛治,科舉既畢舉行文武,又以并用,則我朝列圣德化被于海外者可征也。

  憲宗皇帝受終日,英宗遺言不用殉葬宮嬪,此最盛德事也。

  故憲宗賓天下亦有是命,克遵先訓(xùn),以貽后昆,世守為成法云。

  成化間楊文懿公守陳,嘗具疏,言國滅史不可滅。建文中朝政與忠于所事者,史官皆闕略無傳,及今猶可補緝,疏未上公逝矣。弘治時禮部主事吾蘇楊公循吉,嘗遣子疏復(fù)建文廟號,中沮,近有《革除錄》板行天下,然一時死義之臣漫不可考者亦多也。

  夏忠靖公原吉,嘗諫征北虜獲罪籍其家,惟賜鈔千貫余皆布衣瓦器而已。正德初,兵書劉公大夏,既謝政逆瑾窘摘以事,遣官校逮系檢其蠹惟,俸給三十余金,公以與之官校,感涕不納。二公皆湖人也。

  唐尉遲敬德,與我朝常遇春俱封鄂國公,謚忠武,蓋不伹勇略之,似而功裂亦相侔也。

  正統(tǒng)中,民間有輸谷一千二百石,遣行人赍爾書旌義書,表其門。

  太祖發(fā)建康往濠州省陵墓,濠父老經(jīng)濟等來見上,與之宴歡,甚誡其訓(xùn)導(dǎo)子孫為善,且曰濱淮諸郡尚多寇兵,不宜遠出,此與漢高過沛使父老佐酒事同,而慰勉之意尤拳拳也。

  右副將軍李文忠,獲元諸孫的買八剌等送京師獻俘,太祖曰:古者雖有獻俘之禮,武王伐商魯用乎?但令服本俗衣,以朝,仍賜衣冠建第龍光山,封崇禮侯。

  宣德四年,都御史顧佐憲度嚴明,有吏挾私怨捃佐賣放隸卒,上命佐自治之,且曰易被以給芻薪,不足為過也。今京官俱給柴薪皂隸銀兩疑始此。

  太祖嘗以太醫(yī)院使葛京山、院判郝有才、鄭德素有功,年老,特令致仕,而以其子代職。今太醫(yī)院官族得隸籍供事疑始此。

  文皇嗜沈度書法,嘗鏤其名氏于笏,涂金以賜度。孝宗極嗜之官其孫世隆,為中書舍人。

  弘治癸亥以往,孝宗時召內(nèi)閣部院大臣于文華殿,或?qū)氉笃脚_間咨訪時事,慨然欲復(fù),祖宗之舊時大學(xué)士劉公健、李公東陽、謝公遷在、內(nèi)閣學(xué)士吳公寬制誥、倪公岳、戴公珊、楊公守隨皆召自南都,岳為吏部尚書,珊為右都御史,守隨為大理寺卿。時戶部周公經(jīng)、禮部傳公瀚、兵部馬公文升、刑部閔公珪祭酒,謝公鐸既而尚書,許公璡、劉公大夏、韓公文都御史,史公琳、張公敷華、侍郎王公鏊相繼代任。一時得人甚盛,政事多所興革,而士之沉抑者舉用殆盡。

  國朝事跡,永樂間,凡郊社慶成圣節(jié),皇太后壽誕,東宮千秋節(jié)祭太廟、社稷、先農(nóng)皆賜宴。今特慶成有宴,皇太后壽,且賜面。圣節(jié)給宴賞鈔諸祀分胙而已。

  正德庚午,太理評事羅僑疏請視朝,經(jīng)筵上大怒逆瑾欲腐,僑曰使僑入內(nèi)乃知從違之勢。于是廷臣會議莫敢出言。予奮筆草疏曰:僑之輊言固迂妄當誅,而僑之敢言則忠誠可憫。舉朝稱善,上怒亦解,僑僅免官去。

  逆瑾時又詔余姚人輕薄,不許選京,朝官有在任者皆調(diào)外,后又詔下江人不得濫用。

  天順間,李賢自郎署入翰林,歷至內(nèi)閣,劉崇益自方面入為祭酒。正德間劉宇自縣令歷都憲,曹元自郎署歷方面,皆驟至內(nèi)閣。王云鳳自臬司為祭酒。事同而公私異也。

  太祖嘗命狀元張信訓(xùn)諸王子,信以杜詩舍下筍穿壁四句為字式,太祖怒曰:堂堂天朝,何譏誚如此?腰斬以徇绖生。信四明人,時為翰林修撰。

  國初選庶吉士分置府部,如乙丑進士于子仁為參軍府庶吉士。見劉三吾送行序。永樂以后始隸翰林院,命學(xué)士教之。

  國初李秉正犯罪免歸,鬻其四歲女為資,太祖命腐之,以為不父者之戒。見《御制集》。

  六科遇公事差遣,除都給事中不動余以次行。正德庚午,冊封占城國王,禮部請以給事中李貫為使內(nèi)批還著李掌科云。

  蓋指禮科都給事中李憲也。瑾嘗以為皇門,且曰爾等出入天子之門,故稱皇門互勉之。當時以為笑談也。

  正德己巳,詔問教坊童孺百人,送鐘鼓司習(xí)技,又詔天下?lián)衿鋼癯珒?yōu)以進。時廣平進筋斗色,數(shù)人技巧絕甚,瑾誅乃移檄止之。

  國初考試官雖儒士,亦在所聘惟其人而已。后專任教職乃有遺珠之嘆。弘治甲子,禮部謙各省主試以進士為之,而不拘見任致仕。故少卿楊濂以服闋主浙江試,主事王守仁以病痊主山東試。言官劾楊為不孝,王為不忠。法遂廢,至嘉靖戊子復(fù)行之。而兩畿同考亦用京朝官僅兩試而止。

  光祿寺凡供用內(nèi)府醮祭果品俱用簇饤,僦工甚費,廚役恒苦之。孝宗察知其狀,命改為散裝,且曰:奉天格祖在誠孝,不在侈美也。自后率以為例。時予適為膳部員外郎。

  伶官臧賢,頗解音律,能作小詞,為武宗所眷,得賜殊服優(yōu)寵,嘗奉敕祠于泰山攝卿。而行后乞骸歸西山,自號雪樵。

  尋被召用,特賜堂名曰“勉起”。中外于□者爭以奇貨賂之,得所愿者,賢報以名香目,曰雪中春信,為朱寧中傷杖死。賢父亦以技受寵,于憲廟任為中書舍人。

  禮祭社用上戊,先朝偶以事遲至中戊,遂因循之。弘治間御史四明金洪疏其事,洪素刻薄,至是尤極,矜肆將使禮官屈意。上察知之,視朝后召禮書張公,升于寶座后,命止且揭帖,陳所由以進,洪疏免。覆明日,詔復(fù)上戊若不與洪者,中外稱快焉。景泰間,內(nèi)閣商公輅等協(xié)府院奏西廠太監(jiān)王質(zhì)、年幼百戶常英奸惡肆志,遂罷西廠。至正德間始復(fù)時,又立內(nèi)刑名廠。

  逆瑾主之未系一人,而瑾事露首下焉,若為瑾設(shè)者。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xué)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 版權(quán)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  

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wǎng)證(滬)字59號  滬ICP備14002215號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602000012號

久久棈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涩爱|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小说|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一区|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香综合精品久久伊人| 久久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97久久超碰国产精品旧版 | 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亚瑟影视|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欧美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 久久精品草草草| 久久精品中文闷骚内射| 久久综合久久美利坚合众国|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91久久久| 久久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久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思思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66| 久久福利片|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老司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免费|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糸列| 欧美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京东传媒| 亚洲欧美久久久久9999| 理论片午午伦夜理片久久 | 久久笫一福利免费导航 |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 | 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亚洲色婷婷综合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