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舊時光。2.22
今天有些陰霾,起床時便覺得壓抑。
上課時寶發來信息說,寶,我想你。 這讓我在這個微涼的早晨開始懷念。
我回,我也想你,這邊冷的讓人不舒服。寶說,多穿點,家里風也大,早晚冷。我知道,她這么說,是希望我不要那么的想念。
這幾天斷斷續續收到生日祝福,才想起原來就快十九了。在家受疼愛,生日一直過到成年,走時奶奶還跟我說,今年怎么那么快,生日都過不了就得走了。我笑笑說,奶奶,我不小啦,還過什么生日呀。奶奶也笑,說,是啊,不再是當年的那個小丫頭了。
窗子上的想念。2.25
寒氣依舊存在,吸附于玻璃上,企圖進入人的領域。
窩在床上不愿下去,給寶打了個電話,訴訴苦,說說近況,心情好了許多。直到中午才懶懶的下床,隨意披上外衣,不修邊幅,一副見不得人的模樣。
天上下著細細綿綿的雨,下得人心都濕濕的。我便想,若這雨下在家鄉該多好,今天看了一篇文章,題目叫 《旱情2012,如果云南用眼淚開出一朵花,世界是否會綻放一個童話?》 想想我四季如春的家鄉,曾經山明水秀,如今卻大旱炙烤后千瘡百孔,已脆弱無比還佯裝將 強,連續三年的旱情后她逐漸表現出她的憔悴。于是我心疼了,難過了,也想家了。
一個人與一個地域的緣分是冥冥之中注定的,你在此處出生,在此處成長,就應對她產生感情,那是一種從心底生出的依戀。
夜深了,微有倦意。安。
從此忘卻過去,向陽生存。2.26
醒來的時候房間里透著微光,覺得厭,于是躲進被子里,打開手機,亮光刺痛了眼,迫出淚來。
寫下這個標題時,我想,又給自己許下了一個不可能遵守的承諾,輕笑,自己何時才能改改?過了今晚午夜便十九了,我還能揮霍多久?
在計劃進藏的路線,由于沒有從昆明到拉薩的火車,所以我打算暑假時把行李寄回去,然后從萍鄉先到成都,再由成都轉車到拉薩,想法還未與父親說,不過我想父親應會贊同。
打算等天氣回暖的時候去趟南昌。二十歲之前,再瘋狂一次,不計后果的去一個陌生的地方見一個人。
晚上洗了澡,就如亦舒所說,洗去滿身疲憊,真如再世為人。
把該刪的東西通通刪除,包括那些殘破的過去。不知道還能為自己做些什么,關于我所視若生命的親情,奉為珍寶的友情,以及遙不可及的愛情。
明日應是新的開始,愿能溫暖向陽。
那是怎樣的不舍,卻又不得不重新開始。2.27
沒什么好期待的,也沒什么好讓我興奮的,僅僅是不想睡下而已。
謝謝你愿意陪我,迎接我卑微的十九歲;謝謝你給我的寵,我歡喜至極,當小心珍藏。
我為你們提筆,那些我愛過及愛過我的人們,謝謝你們,令我歡喜或贈我疼愛。
晚安。(0:07)
今天一天被祝福和感動充斥,我何德何能。
素來不發短信的父親發來短信祝我生日快樂,收到的時候我覺得驚訝,同時又感動的說不出話來。我平靜回復,告訴父親我很開心,卻遲遲未打電話回家。
晚上北打來電話,平淡的接起電話,絮絮叨叨說了些無關癢痛的話,而后掛了電話,回想起以前一看到他的來電,要興奮許久,然后才故作鎮定的接起,掛了電話后還久久不能平靜,突然有點說不出的滋味。
我想我愛你。3.04
醒來的時候懶懶的不愿起床,翻身拿到手機,看到你的短信,你說,早起的蟲兒有鳥吃。我便笑了,你總能讓我在一天的開始就覺得溫暖,慶幸還有你。而后你打來電話叫我起床,我賴著不愿起,還耍賴說,你叫叫我嘛。你笑笑,然后輕聲叫我,寶貝。
好像好久都沒有這樣了,像個小女生一樣享受別人的寵。我想,也許我愛你。
這是怎樣的情長意久。3.05
氣溫持續在八度左右,寒冷侵入人心。
姐姐在今天結婚,家鄉定是春暖花開,陽光微醺。她終是安定下來了。不安分的女子,年幼調皮,功課不佳,早早便結束學業,著實惹人頭疼。經歷了生活的波折后,最終趨于平靜,逐漸安分下來,并像其他女子一樣,祈求幸福。我也為她祈禱,希望婚后的她越來越成熟,理智,并且幸福。
婚姻該是女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幸或不幸,得看你會遇到怎樣的男子,他將許你幸福給你依靠贈你歡喜,還是讓你疲憊使你心寒教你不安,這一切的一切,既不是定數也不是命數,需兩人不斷理解不斷融合。
其實大多女子的愿望都很簡單,僅僅期望遇見一個人,如陽光般溫暖出現,此后便是暖暖時光,花開一季。
你可知,我遇到你的時候,竟是我最無助的時候,也是我最不想觸及愛情的時候。謝謝你,看穿我的脆弱,謝謝你,贈我的寵愛。
或許,我太過敏感。3.06
今早神經兮兮的跟你說了些莫名其妙的話,我到底是怎么了。
可是,我又該怎樣表達出我內心的想法?真的開始害怕,但若有一天我離開了,那么,是因為你的忽冷忽熱,和你的不在乎。不管你是否承認,至少我是這么認為。我想,如果你不是那么的喜歡我,那么請你開口,我會明白,而后離開。不要覺得愧疚或是不忍開口,沉默才是對我的殘忍。若你真的很喜歡我,那么請你讓我感受到,讓我依賴讓我信任。
極度缺乏安全感,自始至終。也一直在偽裝,裝成堅強模樣,而當在黑暗中醒來時,心疼只有自己知道,唯一能做的,只是抱緊自己,給自己根本不可能的溫暖。一直在期待一個人出現,懂我的難過,知我的偽裝。我安靜等待,卻未曾想到,遇見你的時候竟是我最狼狽的時候。你也不會明白,那時的我有多卑微的不敢祈求你的疼愛,甚至不敢奢望你能對我有一點點的好感。于是我敏感,于是我不安,于是我害怕。不知道你還能包容我多久,那么害怕失去,是不是不要開始更好?
其實并不是相信就可以安心,就可以消除心中的顧慮,我不想去聽那些所謂的道理,那些浮華且動聽的諾言。
我倦了。安。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3.07
或許別人并不看好,或許這次沒有祝福。
我想,這次該勇敢些。你一句話,足夠我歡喜良久。慶幸在十九歲前夕與你相識,你說,你不再是一個人了。
我想,我應不會再有眼淚。若輕易付之真心,定將萬劫不復。偶爾我真的不懂你,可又有誰真懂自己。我不該奢望,往往兩個人多親密,是透過傷害來證明,這樣的代價是否有點沉重?
言語簡單,自己明白便已足夠。
隱于言,藏于心。3.09
Dan一直是我所欣賞的女子,堅韌獨立的女子,她有自己的世界,她的畫,她的照片,都是屬于她的記號。
一直喜歡圖片和文字,還記得Dan曾經跟我說,以后我來畫畫,你來寫字,可好?我笑笑,說好啊好啊。
后來與她天各一方,她給我留言,想和你訴心。
我說,我一直都在,隨時都可找我。
她回,可你已不在我桌子的另一端。
頓時覺得有些酸澀,后來她拍照,問我可喜歡。我說愛死了。
我說,你的照片背后,都應有賦予它自身應有的故事,賦予生命。
她說,不說出的故事更讓人著迷。
我說,嗯,的確。
好多話,藏起來往往會好些。
日光微現,暖暖一時。3.11
醒來的時候五點多,翻弄了下手機又繼續睡過。再次醒來已八點多,看到窗簾透著微光,心下一暖。
想起昨晚與他通話,才發現自己真的很想他。
這是我最堅定的一次。3.14
如此努力如此堅定,只是為了以后無論在什么情況下,自己都能以最不容置疑的姿態站在你的身邊。
難過的時候,想起你,然后告訴自己,再堅持一下下就過去了,然后便會覺得勇敢了一些。于是我覺得欣喜,于是慢慢變的心向陽光。
我會安靜的陪你。3.21
此刻我也不知道自己能為你做些什么,于是我只能安靜的陪你。
我們的能力僅限于此,事實無法改變。可我希望你好好的,相信你的堅強,我會一直陪你。
不想你難過,我愿為你分擔??晌?,突然覺得好無助,我怎么堅強的起來。許久未見的眼淚,再也抑制不住。
所有的言語文字都變得蒼白無力。
我只能安靜的陪你。
流經歲月的邂逅。3.24
倏然間想起曾經那段瘋狂的歲月,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而事實上,只過了兩年而已。
任何最初濃烈炙熱的感情,經過歲月的打磨,終究會趨于平淡,若還保留著最初,那便可繼續,若已失去,那也是記憶中美好的一段,當好好收藏。
總是不能把過去處理的很干凈,永遠拖泥帶水。有些討厭這樣的自己。
人總是這樣,一面抗拒著,又一面不舍著。于是矛盾,又不能勇敢的做出決定,顧慮太多,妄圖事事做好,而結局往往更不盡人意。為何會如此?想做的不能做,不想做的卻是不得不做的,又沒有足夠的勇氣反抗,于是便厭惡,于是便折磨,于是便循環往復,永無止境。若有一天能勇敢起來,當欣喜之。
當你轉身,請牽我手。3.27
昨天晚上真的很難受,現在想起來都還覺得痛。
原本以為不會再哭的自己又為你流了好多眼淚,如同在最初的預感一樣。依舊是那么的缺乏安全感。
想要不顧一切的飛奔到你身邊,不理會別人怎么說,怎么看。
你的一句話,便讓我所有的委屈和眼淚通通煙消云散。
我會一直站在你的身后,當你轉身,請牽我手,此后,便是一個世紀的燦若蓮花。
未曾想塵封許久的眼淚竟又泛濫。4.06
寫了那么多給你,不知道你能不能體會。希望你會懂,也相信你會懂。
自己怎么會如此的害怕,最近為你流的眼淚,竟比這兩年流的還多,我是怎么了,不是已經自詡平靜成熟了嗎?可是在你面前,儼然又變回了一個孩子。
謝謝你的寵,謝謝你的疼愛。這句話說了無數次。你說我傻,要我乖,要我聽話,我答應,都答應,如此小心翼翼。
他們都說,我這次是真的戀愛了,沒有的之前的冷漠,有的,是溫暖及想念。我想,這是你給我的,是你讓我學會的。
曾說過所有的情緒都將歸結于平淡,現在突然覺得沒那么容易,沒有你的陪伴便又覺得不安,又不愿開口,因為怕你會煩,內心仍有隱隱的顧慮。
何時才能勇敢的無所畏懼的去愛你,許久未曾瘋狂過,這次不顧一切的去找你,不顧路途遙遠,不顧人潮擁擠,卻不想發生了那樣的情況。于是只有接受,只有理解,卻忍不住,淚水泛濫。
時有女子。4.12
“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細心保管。免我驚,免我苦,免我四下流離,免我無枝可依。但那人,我知,我一直知,他永不會來?!薄锟铩稌r有女子》
喜歡這段話,渴望做個溫暖如陽光的女子,也渴望被人小心安放。
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里,遇見你。你說你懂生之微末,我便做了這壯大與你看;你說在熱鬧也終需離散,我便做了這一輩子與你看;你說冷暖自知,我便做了這冬花夏雪與你看;你說應愁高處不勝寒,我便拱手江山,討你歡。
是這般的決絕么?也許吧,至少該有一次,不,應該說一次足矣。多了,便揮霍了時光;若無,難免有些可惜。有過一次,足已使青春便得濃烈起來,回憶的時候,至少能讓自己覺得在這蒼白的青春里,也曾瘋狂,不負韶光。
有的時候,人總會有一種明知沒有結果,卻仍舊一意孤行的執拗,這也許是人性潛藏的本質,若不是刻骨銘心,誰愿忘乎所有,奮不顧身。
愛之中要有憐憫,如同你本來是海中的船,搖晃顛簸,朝不保夕。后來不成為海中倒映的云影,各不相關,又融為一體。它不能再摧毀你,你既然的覆蓋了它,在一個整體性的時間和空間的概念里,你們將不再分離。
感情中最具摧毀力的是對方所具備的強烈特性,即他所存在的方式。這種光芒即使在結束之后,也會令人壞念,因為特質無法被替代。特性強烈的人最后會讓對方害怕,大多數日常的人更需要理性的庸常和安全。這類人作戰的是抗爭中的自我和秩序性的世間,最終大多會被毀滅。強烈的本質注定是一種絕對的孤獨。
最初的最初,我遇見你。4.13
昨晚一點多才睡,今早依舊很早就醒了,也許是習慣了吧。
醒來的時候有聽到校園廣播,隨后下床,看了幾篇文字溫暖的文章,而后又去Dan的空間里看了她最近拍的照片。
天空依舊是要下雨的狀態,陰霾暗沉。不過今日覺得心境較為平靜,若是以前,只怕又是煩躁不安。
人說感情最經不起歲月的蹉跎,起初再濃烈,最終也會趨于平淡。
最初的最初,我遇見你,只是我不怕會平淡,甚至希望它平淡,因為感情越是深刻,越要經得起平淡的洗禮。我知道,我會努力,就像當初對自己說的那樣。
“錯過了,就再也回不來了。只要有你,我愿意?!?/p>
數到七、不憶你的淺笑。4.16
以前有人跟我說,魚的記憶只有七秒,無論它遇到什么樣經歷,七秒后,便又是一個全新的天地。于是我會想,有時候寧愿做條魚,不管怎樣深刻的悲傷、痛苦或是愉快,七秒后終究會過去,便再沒有難過,即便快樂也隨之而去。
可現在,我不愿意,就算有再痛苦再難過的回憶,我也不愿遺失,愛你的記憶。
原諒我無從下筆。4.21
有一個想法,想要寫下一個文字溫暖的故事,卻一直沒有下筆。
知道自己要是提筆,必定會寫到自己,又怕他人從故事中看到關于自己的一些情感,所以故事只能留存于腦海中。我在找一種方式,可以將我所想表達的東西緩緩敘述,如流水般溫暖淌入心底。我想,我會找到的。
有人說戀愛如同寫作,未提筆時總有各種各樣的幻想,迫不及待的想要立刻書寫,卻又會躊躇著該如何下筆才能寫好。等有了開始后,中間部分會寫的得心應手,流暢且越寫越覺得暢快。但在快要結尾的時候,因自己早已知道故事的結局,不管是悲是喜,依舊會拖延著不愿結束,于是最后的寫作會顯得隨性散漫。
不同的故事中所要表達的情感,代表著作者在那個故事創作時期中的心境。任何故事的完結,也意味著一段心情的結束。下一個故事,將會是一個新的開始。我們不斷的更新,結束,然后再重新開始,而后再次結束。一次次的流亡,一次次的抵達,希望會越來越勇敢,我們所追求的,將會是不斷前進的動力。
慶幸自己興趣仍在,很難想象要是自己有一天不再熱衷于文字會怎樣,那樣的生活,是否會變得毫無意義。依舊會在深夜醒來,然后起身,聽自己在黑暗中的嘆息。多次試圖讓自己變得陽光一點,不想壓抑自己的情緒,努力微笑,也努力哭泣,可是,發現真的做不到。許多人說過我冷漠,說過我讓人覺得不可靠近,也許是吧,我并不否認。
依舊會在不經意間想起過去,而后再想想現在,只覺得恍若隔世。時間隧道里的破碎時光,有的刺痛了眼,有的劃傷了心,也有的,塵封許久卻因為某些似曾相識的場景而變得清晰濃烈起來,會倏然間堵上胸口,平靜后又安然回歸原位。而這個過程,往往會重重的撞擊一下記憶,會覺得靈魂瞬間被抽離,平靜后,會覺得腐心蝕骨的涼,需要許久,才能將自己溫暖。
清楚的明白,又強烈的抗拒,于是再次陷入矛盾。
夜深了,該睡了。晚安。
以你之姓,冠我之名。4.22
看亦舒作品的時候發現,女子在結婚之后,名字的前面便加上了丈夫的姓氏。比如《花常好月常園人長久中》,林子柔在婚后便隨夫姓為趙林子柔。
這是中國古代的冠夫姓制度,大陸地區早在破四舊的時候便已廢除,如今只有港澳臺的部分地區仍在沿用。
同樣,在國外仍有這一制度。在泰坦尼克號中,當別人詢問Rose 的姓名時,她說:I′m Dawson, Rose Dawson。事實上,她已經套用Jake 的姓 Dawson作為自己的姓,其實這才是這段感情的極致精華的偉岸,以你之姓,冠我之名。
謝謝那個令你茶飯不思的人。4.23
跟一個女子聊起情感,得知她的上一段戀情曾令她刻骨銘心,最終卻以分手而告終。于是問她是否有些惋惜,她說,不,我要謝謝他,在沒有他之前,我吃飯、睡覺、洗澡,有了他之后,我有牽掛的吃飯、有思念的睡覺、甚至有糾結的洗澡,是他令我魂牽夢繞,茶飯不思,而且,他教會了我愛與被愛。
每段感情總會有回憶起來會覺得溫暖美好的片段,不管這段感情最終是和平分手還是不歡而散,值得回憶的記憶總會有的,哪怕只是片刻。兩個人相遇,相識,直到走到一起,經歷了起初的甜膩,中間的平淡,甚至最終的厭倦,不管結局怎樣,都應感謝。一段再美滿的婚姻,也會有一百次想離婚,五十次想掐死對方的念頭。
感情或延續,或終止,我們都應感謝,謝謝那個曾令你魂牽夢繞茶飯不思的人,謝謝他曾進入你的世界,與你一起有悲有喜,有歡笑有淚水,共同走過那些青春的時光。學會感恩,是愛的提升。也許最后的最后你們并沒有在一起,但至少,在離開時應送上祝福,那個曾深深愛過的人,希望以后在沒我的日子里,你依然能幸福。
只愿你坦誠相告。4.26
等待了那么久,也不想開口去問你,我想,想說的時候,你自然會說。
我不怕真實是怎樣的,我尚有面對的勇氣。只是希望你能坦誠相告,我不需要理由,更不需要借口,是怎樣就是怎樣。若真要去,我便安靜等你回來;若是不去,也不愿來找我的話,請如實告訴我,不要給我其它理由,更不要欺騙我,我理解便是,而后,我仍愿意,尊重你的意愿。
原因簡單,包容一個人不需要有多大的容忍度,所需要的,僅僅是愛這個人,而已。
這吞吞吐吐的愛情。4.27
張小嫻說,愛情到底是吞噬還是回吐?有時候,我想把你吞下肚子里去,永不分離,有時候,我卻想把你吐出來,還你自由,也還我自由。
她說過,愛情有十分的酸,一分的甜。但假如愛情只有十分的酸、一分的甜,那太苦澀了。我希望它至少是七分的甜、三分的酸。三分的酸,因為當你愛著一個人的時候,總會有失望的時刻。當你愛上一個人,說不定就會有被背叛的一天。當你愛上一個人,就要有分離的打算,也要接受訣別的痛苦。當你愛上一個人,也就是有求于他,你會希望他同樣愛你;那么,你也會有心碎的時候。
某天,突然很想看看他,電話也不打了,直接跑去他的住處,可是,沒見著他。等了又等,心里說不出的失落,一個人靜靜的回去,任思念消散,甚至不會告訴他,我曾經來過。愛情是不是都由這些細碎的時刻組成?有時歡喜,有時失望,有時幸福,有時孤單······明天我會在哪里?明天的愛情是否依然鮮活?
什么是人生最好的相逢?慢慢人生,我們遇到另一個人,我們相互影依,一起成長。我流淚、飲泣,然后我微笑。雖然不能終老,但我們曾經擁有最甜美的時光,他里面有我,我里面也有他,永遠相思。
若愛從未消減。4.28
阿妹在《我恨我愛你》中唱到,愛情已過了甜蜜期,多說也是無益。愛不愛我已經沒關系,一點小傷而已,你可以很放心,我不會為了留你而假裝可憐兮兮。
歌詞中透著感情結束前的酸澀與不舍,說這些話的時候,是否會想起愛情最初時的甜言蜜語,句句充滿愛意與疼愛,哪怕尋常的話語也不愿說出口,生怕會冷落了對方,冷落了愛情。
愛情過了甜蜜期,終究會變淡的。若愛情從未消減,永遠都是起初炙熱濃烈的摸樣,恐怕大多人都會承受不起吧。因此,愛情還是平淡些好吧,即便過程艱難,甚至會讓有些人選擇放棄,可若是真的遇上了,必定經得起平淡的流年。
女子。5.01
要說這世上與我最親近的女子,那便應是我的母親了。
寫了好多關于父親的,這是第一次寫母親。
總覺得母親是特別的,這種特別不同于每個個體的特殊性,而是覺得與其他母親相比,母親缺少了一種共有的東西,那便是對子女的那種親昵感以及輩分感,也就是對我。
母親是個美人,這是我從小就認定的一件事。母親現在四十三了,皮膚白皙,面容姣好,身材勻稱,依舊美麗動人。母親永遠都是端莊大方的姿態,不管在什么場合什么時間。
以前一直不明白,父親這樣一個幽默親和的人,怎會娶了母親這樣一個嚴肅的女子。幼時母親極少帶我,而且并不像其他母親那樣寵溺關切自己的孩子,也未曾給我買過一件玩具,即便是對我,也不會有過多話語。那是若是父母同去上班,父親必會帶上我,但若是父親出差,那母親上班時定是把我一人留在家中,開始有過哭鬧,但后來知道根本不會有用后,也就漸漸習慣了。上幼兒園的時候,大部分是由父親接送,有時不想上學,便在門口裝出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或是流點眼淚,父親見狀定會說,走走走,囡囡,我們回家,我們不上了。于是我便歡天喜地的跟父親回家,回家后即便母親責怪,父親也定會護著我??梢歉赣H不在家,由母親送我去上幼兒園,那我定不哭不鬧,自己背上小書包乖乖進去,因為我明白,任何的舉動都不可能改變母親的決定,就算哭了鬧了,那也是徒勞。
小時候甚至覺得母親似乎不愛自己,也刻意取悅過母親。每每隨她出去,知她喜歡我安靜乖巧,于是從不多話從不亂動。外人往往會夸贊我,好乖的孩子呀。而母親只是淡淡的笑笑,并不說話。我也一直這樣做著,安靜,微笑,不胡鬧,不任性,因為我明白,這是母親希望的,只與父親在一起時,可以放肆的玩鬧,毫無規矩。父親買給我的玩具可以堆成小山,也一直允許我看動畫片,這也許也是我現在仍熱愛動畫的原因之一。還教會我游泳、溜冰、羽毛球······以及各種休閑運動娛樂活動。而母親,雖未教過我任何,但我在她身上所學到的東西,未必是有人教,就會的。
幼兒園結束之后,便是一個人上學,父母再沒有接送過。記得那時是母親說的,你長大了,以后就自己去上學吧。父親說,不太好吧,她還那么小。母親說,那你自己問問她,行不行。而后父親問我,你可以嗎?原本當時有過害怕的,于是我看向母親,希望她改變主意,可當我看到她安靜透徹的眼眸以及淡淡的微笑時,我竟點了點頭,說,我可以。母親似乎永遠都知道我會怎么做。
記憶中與母親從未有過特別親昵地舉動,甚至連親密的話語也不曾有過。小學語文老師要我們寫《我的媽媽》,許多同學寫媽媽是如何如何的對自己好,如何如何的愛自己,而我,卻有些不知從何下筆。
與母親的交談一直甚少,直到現在仍是。后來慢慢長大,有時會與母親交談,而往往會有一個定式,母親會說,我有話與你說。然后我便乖乖坐下聽母親說,期間偶爾會說幾句,之后母親會問我,你可明白?然后我點點頭,交談結束。其實有時候也會有想法,可是卻從不會主動去問母親,因為我知道,該說的時候,母親自然會說。
上初中后,女孩子都會叫自己的好朋友去家里玩,這似乎是女生間的一種共性,就像好朋友總要一起去廁所一樣的性質。而那時的我,卻從未叫過朋友去家里,一直覺得,這種尋常的事在我身上是不可能的。直到有一天吃飯的時候,母親問我,為何從不叫朋友來家里吃飯呢?我一驚,而后心里小小欣喜,低頭說,我以為你不喜歡。之后母親笑笑,說,怎會,女孩子,當然要有要好的朋友,總是一個人,終是不好的。我微微一怔,有些不明,父親說,你跟她說這些干什么。囡囡,自然可以帶朋友到家里來吃飯,我們很歡迎。我使勁的點了點頭。那時母親說話的語氣雖然一如從前,但我覺得,親近了許多。之后便會帶朋友到家里,朋友一見到母親時,總會說,阿姨好年輕好漂亮,跟小磊站在一起簡直就像姐妹。而母親只會笑笑,然后對我說,去拿水果來給朋友吃。母親走開后我便揶揄朋友,瞧你那嘴,跟抹了蜜一樣。朋友說,事實嘛,阿姨本來就漂亮。那時的我,心底自是歡喜的,也覺得,跟母親又近了些。
高中之前,我的家長會一直是父親參加,自小乖巧聽話,成績優秀,往往是受老師表揚的對象,回家后會迫不及待的把成績單給母親看,母親卻從不會有過多表示,只說,不錯。若是成績不好的時候,母親也只會說,下次努力。從不會責怪我。高三的時候,母親跟我去開過幾次家長會,第一次去,老師點到我的名字,母親說了聲到,而后老師對母親說,這樣的家長會還是孩子的父母親自來比較好。母親淡淡的說,我便是她的母親。老師微微一愣,說,這樣,那好吧。家長會上,家長們有的開心,有的焦急,有的生氣,而母親卻從不會有過多的表情,始終面帶微笑,不管她聽到的是什么消息。即便后來我嚴重偏科,母親也并未責怪過我,只說,做你喜歡的便是。面臨高考,母親也從未給過我任何壓力,后來高考失利,父母只問我,你想再來一年,還是去上大學,你自己選擇。之后我選擇上大學,大多母親都不希望女兒上大學不要離家太遠,一是舍不得,二是不放心。就比如寶的母親,她對寶說,你要是出了云南省,就不要上大學了。我的母親自是不會的,當時選了這個離家千里的地方,奶奶心疼的不讓去,父親對奶奶說,放心吧,我相信我的女兒。走之前母親對我說,東西收拾好,在外面自己照顧好自己,好好與室友相處,我相信你知道該怎么做,慎與言,謹于行,這是你自己選擇的路,不管怎樣都要堅持下去。在大學里是第一次過集體生活,而我竟很快便適應了這里的生活,我想,這應是從母親那里學來的。
母親從不限制我的自由,要出去可以,只要回來就行。母親從不會問我要去哪里,跟什么人在一起。每每跟朋友在一起,朋友的母親總會一個電話接一個電話的催朋友回家,而母親卻從來不會,朋友總說羨慕我,而那時的我,竟希望母親也能打電話催我回家,哪怕只打一個。因為我以為母親不擔心我,不在乎我。后來有問過母親,為何從不打電話催我回家,是不是一點也不擔心我。母親說,沒有哪個母親會不擔心自己的孩子,只是我覺得,你應該知道自己該做什么,該怎么做,像這樣的事,做了也是多余。此后不管母親做什么,我再不多問。
自小便喜歡看書,直到現在仍是。父母從不會限制我看課本以外的書籍,也一直給我充裕的錢買喜歡的書,書越買越多,整整擺滿了五層的書架。后來慢慢開始寫作,把發表的作品給母親看,大多時候母親只安靜看完,偶爾會給我一點意見,會跟我說說她的看法,有時甚至會給我講起陳年往事,這是我總是安靜的用心傾聽,因為我明白,這樣的時刻并不會多。
安妮賦予行走生命,于是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也是因為看書,讓我愛上一個人的行走,一直在追尋,身體上路,讓心與靈魂一起旅行。記得第一次一個人旅行,是在十五歲那年,一個人,背上行囊奔赴麗江。與父母說出自己的想法時,他們并未多說,只是讓我萬事小心。覺得自己是何其幸運,能有這樣的父母。
關于母親的種種,日后自會細說。
在手邊,想寫的時候就寫,有時也會停留很久,可寫作于我,終究會是個長久且可延續的過程。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