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我們現在所稱的漢人,來自于漢朝對中國傳統地區居民統稱一樣。我們被稱為華夏子孫,實在是自大禹的夏朝開始。大禹因被舜封為夏伯,故其朝稱夏。
我們的民族歷史記載到了夏朝開始清晰起來,原來基本都屬于神話或者傳疑。比如在韓非子的《五蠹》中,這些先人分別是燧人氏(因為他或者他們發明了火的使用),有巢氏(因為他或者他們發現了可以居住,建造住所的方法),伏羲氏和神農氏。到了黃帝后,就是公孫軒轅,造炎帝的反,開始了歷史的新篇章。
炎帝應該屬于神農氏,而且是當時天下諸侯的領袖,是天下共主。黃帝是后來得到天下后大家對他的稱呼,他的真名是公孫軒轅。史記說神農氏衰,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神農氏族統治了我們的先民一段時間以后,人心沒有以前那么齊了,諸侯開始不聽話了,公孫軒轅于是振臂一呼,就和當時的統治者打起來了,所以,黃帝是歷史上第一個起義者,當然了,你也可以叫他造反者,不管怎樣,反正他成功了,稱帝了。
雙方的大決戰發生在阪泉之野,黃帝三戰而后得其志。得其什么“志”?得天下做帝王之志。黃帝是他得志之后的稱呼。
談到黃帝,為啥稱黃帝呢?史記說他有土德之瑞。什么是土德之瑞?土地的最大貢獻就是生產莊稼,養活人口。所以可以想象當時已經是一個有一定規模的農業社會。那么炎帝呢?是不是就是有火德之瑞?但是燧人氏早發明了火的使用了,應該燧人氏有火德之瑞,他怎么可以稱有火德之瑞?這個搞不懂。后來想了想,是不是炎帝發明了烹調之類的,把所有事物都弄熟了給大家吃,這樣就少生疾病了。以前盡管有火,但是很可能火僅僅是用來取暖去寒,晚上照明,保護居住洞穴等等。個人猜想,僅供參考。
談到這里,我要說一下,我們的祖先這個時候已經學會了對事物的歸納與總結?;鹬?,土之德,那么伏羲氏豈不是有水之德(他或者他們發明了結網捕魚,從此水成為養活人民的另一個重要場所)?于是伏羲氏創八卦的傳說也就不能說沒有根據,他把整個的自然界抽象為八個因素:天,地,水,火,雷,風,山,澤。這是原始的樸素唯物主義的起源。而這可能也是文字創始的開始,我們知道,當人們學會新的東西的時候,總要有記錄下來的欲望,同時作為溝通的有力輔助手段,就像我們現代發現的很多先古洞穴壁畫一樣。而且,我們看八個因素的紀錄方式,是采用“—”和“--”簡單的原始組合而成,這豈不是原始的文字創作?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