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時候,我是班中的宣傳委員,每有繪畫的任務下來,我便用一整個中午的時間畫畫,在五彩的顏料與畫筆的轉換之間,一個中午的時光很快便過去。
那總是南方城市的春季或秋季,中午的陽光和煦溫暖,照耀進所在的班級,光線往往總是自我的肩膀爬到腳踝處,低頭的時候,照耀的我面容閃閃發光,瞳孔也染上金色。中午有部分同學在班中午休自習,很多的時候我一回頭,會發現班中寥寥無幾的人都已睡著,輕淺的呼吸聲和著我的畫筆劃過黑板的聲音,整個教室,是一種百無聊懶的寂靜與安寧。很悠閑,很歡愉。那樣的感覺如此奇特,于是看什么都是美好的。那橙色的陽光也仿佛溢出水果的清香氣息。
我不長的人生中大快樂仿佛沒有,然而小快樂卻無處不在。記得一次畫古典建筑的板報,我舍棄彩色的顏料,單用灰與白在黑板上勾勒出建筑的輪廓,那飛檐與白墻,小橋流水人家,畫至一半,背后忽然響起一聲喝彩;“哇!你畫的很不錯啊!”,嚇得我手中畫筆差點掉下,然而嘴角的笑容卻越綻越開,看著黑板中自己模糊的臉,憋不住的喜氣洋洋。后來這個黑板報在年段中拿了第一名,班主任在班級中表示了感謝,在那一刻,我想起畫畫時總是自己一個人提水,上色,洗筆,換水,整理......那些時光里的我,孤獨,卻很快樂。而現在,那些所做的事情都有了意義。
有些青春,總需要有人喝彩。
三年來,我的記憶已經離不開那畫黑板報的時光。畫成之后,有過贊嘆,也有過無人喝彩,那多像我們的青春,獨自走來,有過絢爛也有過寂寞。
高中仿佛在**十年代有個代名次,叫花季雨季,這個稱呼在現代人看來未免矯情。八十年代至今,社會快速轉型,人們跟隨時代的潮流,匆匆向前奔走,鋼筋水泥代替了木質建筑,花園景點被推平,統統蓋起了高樓大廈,現代化的氣息越來越重。你自高樓看下去,可以看到馬路在高樓之間穿梭,四通八達。馬路邊植有花朵,卻只是一種筆直而肅穆的裝飾,不是自然而然的生長,沒有隨意凌亂的美。工業帶來了科技的進步,也破壞了自然與環境。高樓遮蔽了藍天,游魚池塘中絕跡。路上行色匆匆的人們,彼此之間越來越冷淡,現如今,一切都要求快,并且效率,總不愿時間花在無用處。現如今,還有誰會用一整個下午的時光來給遠方的朋友寫一封信呢?
九十年代后出生的人只能趕上世紀末的尾巴,從初中起,圍繞在我們身邊的仿佛只有科技與數碼,我們的青春經歷過什么,難道數年后回想起來,只能想到iphone?
這樣太可怕了。
一度向往80后的青春,那一代人,物質比現在貧瘠,精神卻比現在豐富。誠然,每個時代都有它的優缺點,然而我對那沒有電腦手機的青春艷羨不已。我喜歡發黃的舊照片里的青春,現在看去,仿佛是油畫一般的質地。金色的陽光穿過樹葉的罅隙,樹下的少年抱著一把其他緩緩歌唱。那時候的校園多么的單純,沒有超短裙,沒有五顏六色的頭發,沒有所謂的美瞳,沒有太強烈的攀比。白發的先生,漂亮的女生,都是校園里面的風景。歌者總是唱著“青春的花開花謝,讓我疲憊卻不后悔,四季的雨飛雪飛讓我心碎卻不堪憔悴。淡淡的云淡淡的夢,淡淡的雨淡淡的淚,淡淡的年年歲歲。”
這樣唱著唱著,時光便悠悠淌過。
那在我看來,真是個純情的年代。
現代有不少人總在懷念過去,八零后的人在網絡上看到懷舊的事物,總是紛紛轉載加以悼念。2011年《將愛情進行到底》的電影版上映,散場的時候不少人眼眶通紅,回家紛紛到網絡上寫影評,絮絮叨叨的回憶自己的青春歲月。
《將愛》并不是一部好電影,更有影評人稱這只是三部超長的MV,可是有太多太多的人在電影里找回了自己遺失的青春記憶,心懷感激。于是它早已脫離了電影本身,成為了青春回憶里的一部分。十多年前,他們都是青澀懵懂的中學生,沒有進入大學,沒有踏入社會,看著《將愛情進行到底》這部電視劇,憧憬著大學的美好生活,十多年后,他們多數人已經經歷了畢業,失戀,碰壁,失敗,結婚,生子……他們都已不再青春。可是他們都曾有過明媚而姣好的面容,穿著白襯衫黑褲子,發絲與笑容飛揚在風中,一派年少輕狂。而今,那些青澀與懵懂早已被社會和歲月磨礪,消耗殆盡。當年我愛過誰,恨過誰,和誰說要一輩子在一起,要一起結婚……現在回想過去,遠的好像是上輩子的事情。畢業季總是一場場分離,世間的蕓蕓眾生也無法阻止光陰的腳步,那些年的人與事,早已聚散匆匆。夜深忽夢少年事,只余一種“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夜闌人靜”的感情。
喂,我們都青春過。是呀,誰沒有青春呢?
可是青春走得那樣快。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