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電影《三人幫》對教育作出了最尖銳的批判:學生自殺,到底是自殺還是謀殺?一個人自殺,是有原因的,吃好喝好玩好,有溫暖和愛的世界,誰愿意去自殺,只怕是對于塵世的貪戀猶恐不及。教育剝奪了他們的愛好與追求,考試的壓力永無釋下之日。家長,教師的期望永遠不能完成,自我懷疑和對前途的毫無信心?;钪囊饬x一下子降到了冰點,不自殺,如何來適從于這個如坐針氈的世界,如何面對腹背受敵般四面楚歌的生活壓力。人畢竟只是人,所承受壓力的能力畢竟不是無限。
值得一提的富士康第幾跳,為什么富士康會有那么多員工跳樓,誰不珍惜生命呢?不過是這個公司很不人性的管理方式,讓這些人產生了一個信號:死亡遠比活著更安逸。死需要勇氣,活著則需要更大的勇氣。當然,自以為是的成功學者或社會學者,可以這樣自以為是地來為富士康進行辯護:不喜歡這個企業,可以離開!自殺,只能是他們的心理素質有問題,是個人懦弱的表現。我想,有的時候我也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但是當我設身處地地好好想一想的時候,我改變了自己的自以為是。
人是一個復雜的社會體,他不是動物,離開了這個環境,到另外的環境之后,依然好好生活。他有家庭,有朋友。在我們的社會里,勤勞已經不一定能夠致富,能力已經不一定能夠就業,那么離開富士康同樣需要勇氣。而離開之后,很多壓力同樣接踵而來,并且可能的是,他們長期在為富士康工作,去從事其他行業,隔行如隔山,可能已經喪失了做好的基本信心。死亡,也就成了最好的選擇:不必再去面對什么。說是逃避也好,說是懦弱也好,但對死者,我更多的是心懷悲憫,死亡是不能被批判的。
但沒有人會說,這是謀殺。在法律上,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叫:法不責眾。一個人,兩個人殺人,那叫犯罪。但是千軍萬馬,踐踏百姓如肉泥,卻有一句好聽的話,叫:一將功成萬骨枯。成吉思汗成了英雄,拿破侖名揚千古,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學生自殺了,是教育體制、學校、家長的共同杰作,是他們逼死了他。但是我們能對此說什么呢?法不責眾,后果最終只由被害人一個人“后果自負”了。謀殺,只是藝術家最好的藝術道具,卻永遠不被這個社會所接受。沒有哪一個法官自己去審判自己,而自己審判自己的這些畫面,最多只是小說家或電影導演營造出來的美好心愿。
對中國教育和人制度的腐敗,我深痛惡疾。我想過有一個自己去教學,去再教育,然后開展屬于“人性”的最好的教育,我不會教給學生知識,我只教給學生常識。我不教學生怎樣成功,我教予他們怎樣獲得幸福。不過,如今看來,我離這一切已經漸行漸遠。但承蒙某些熟悉的朋友記得,時不時讓我排憂一些孩子學習上的苦惱。譬如前幾天,朋友打電話來說,他的孩子正在上高二,但假期一結束,就無論如何也不想上學了,很多人勸說無效。他就想上個技術學校,學一技之長。問我有沒有好的技校,或者能不能幫他勸勸。
我叫孩子接電話。因為在上班時間,我只能跑到樓道里給他說了二十分鐘。非常直截的二十分鐘。孩子的理由是,學習成績太差了,再讀下去一點意思都沒有,也不想當大學生,現在很多人只讀了中學,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是一樣做生意,賺錢生活幸福嗎?我對這孩子深表同情,這種念頭我也產生過。那時候也是高中二年級,我請了一個星期的假,背著包在附近的幾個省里轉了一圈。然后在周末的時候我回到家的同時,我們班主任也找到了我。他沒有說什么,只是問:這個星期你怎么沒來上學。我說:下個星期一,我回學校。
在我漫無目的地游玩的一個星期里,我想明白了一件事情:這個社會是不公平的,需要公平的我們只能爭取,爭取就需要承受。你知道這個社會為什么會這個的貧富不均嗎?為什么人的地位會如此的天差地別嗎?又為什么有的人生病了,連住院都住不起,而有的人卻可以挑選全球最好的醫院,甚至沒病的時候,光是做保鍵和營養咨詢,一年都花上百萬嗎?你還是個孩子,你不懂。因為這個世界是不公平的,所謂公平者,不過是維持這個世界穩定的統治者大力宣揚的政治道具。如果你因此認為,世界就是公平的,那你叫他給你換換,他愿意干嗎?告訴你吧,沒有人會愿意這么做。
不公平具有天災人禍性。天災,就是你出生的時候,不在一個良好的家庭里;人禍是,你在后天的發展中,沒有良好的受教育機會。乃至于你在社會的發展中,又因為家庭背景的原因,沒有一個好的社會人事關系網,注定了很多事情你根本無能為力。為了達到最大的公平,我們唯一能夠做的,便是讓自己在后天當中,拉平由天災帶來的不公平待遇,我相信,如果我出生在一個大學教授家庭里,我現在應該在美國或英國,讀著一流的大學,并且著作等身,恐已名揚天下。但沒有辦法,生命之源不可選擇,誰也改變不了。
那么,便只能后天去努力!如果你不努力,不上學,并不是說你一定一事無成,自學成才不乏例子,每每讀起相關文章,我也同樣熱血沸騰,但這樣的例子太少了,不要用英雄的方式去要求每一個人。這是我一向的治學態度和解讀問題的方式:在社會普遍性上,去關照這個社會的每一個人。英雄我很喜歡,但他們已經只能贊美,并不值得用來教育孩子。如果受教育不公平,那么競爭力勢必也不會公平。你看到了嗎?報紙每天都在說,很多企業招聘,動輒百萬年薪,千萬年薪,但事實上,這一切只屬于少數人。而這部分少數人當中,有很多是先天條件好,有良好教育機會的。一個農民,永遠不能想象這樣的機會。沒有能力爭取的機會,對于我們來說,那根本就不叫機會。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我們看著很美很美,但那永遠也不屬于我們。這是社會的基本法則,也是這個社會為什么會有貧富不均的原因。富不過三代與貧不過三代的說法更多的是一種謬論,貧了幾世幾代的大有人在,富不過三代只是因為教育出了問題。浪費了先天的優越條件,在后來的努力中因停滯不前而落后了。
中國教育雖然有諸多不是,但是對于一個沒有良好家庭教育,沒有更好教育前景的人而言,對于一般普遍人家,窮苦人家的孩子而言,這卻是最好的選擇,畢竟這是很多人成功成材的最好方式,也是最普遍的方式。如果一個高二的學生就此去讀職業學校。但誰都知道如今的中國職業技術學校,不管是師資力量還是社會認可程度,遠不及它的名字那么響亮。職業技術學校,甚至可以免費入學,這實在是一個社會不應該存在的現象。請大家告訴我:讀職業技術學校成才的人有哪些?我想沒有幾個人能數出五個。但我一個也無法數出來。
我并不是歧視職業技術學校,只是它在目前中國發展的階段來看,站在社會個體的角度,我不贊成去選擇它而已,更何況是一個高中尚不畢業的人!最少,你也應該讀完高中,然后去讀大專,有機會再轉本科,將來你在社會的競爭上,才擁有同樣的機會。給自己一個與社會其他人相對公平競爭的機會,至少給自己這樣一個資格,對于普通人家的孩子來說,這是你必須具備和必須爭取的。站在我的立場上,我永遠不認同中國的教育模式,但站在孩子的,社會普通個體的角度,我永遠支持他們接受這樣的模式。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只要你不跪倒在地上,忍受一些東西,保持自己,卓越離你便會很近。
讀書,上大學,已經不再是改變命運的追求,但是它是你能夠改變命運的機會,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抹平與生俱來的命運不公平的機會。如果你想選擇當一個普通的勞動者,一輩子磕磕碰碰地生活,也沒有錯;但如果你要想有所作為,憑你現在的初中文憑,跟文盲差不了多少。在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的背景下,初中畢業在中國,基本上已經不能說是我有“文憑”了,高中畢業,尚可稱之為脫盲吧。從來不覺得,一個初中生或高中生,在爭取社會地位和工作崗位上,有什么樣的機會和權利。
當然,我說的話沒有書面表達這么文質彬彬,大概由于心情不太好,說得更加直截了當,更加一針見血和毫不客氣,甚至列舉到我們身邊很多高中畢業,初中畢業然后到沿海打工的一些例子。孩子一直沒有說話,我以為他不聽了,說完之后,我問了一句:你還在不在?過了一會兒,他回了一句:我懂了,明天我去報名。
第二天,他媽媽給我打電話,言謝之類的。我為自己能幫這個孩子解開心結而高興,說實話,當我說著狠話逼他重返學校的時候,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深知一個厭惡于教室的孩子,提出不去讀書時所需的勇氣,以及無奈。但他們畢竟是孩子,人生之路很長很長,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話,我向來稱之為狗屁,但孩子在長成過程中,有些東西需要去承受。他們承受的力有多大,事實上這取決于我們給予他的希望有多大。只是我們現在的教育,往往只重視于孩子的成績,缺少對于他們人生規劃的教育,他們除了看到成績冊上的分數之外,沒有看到明天。我告訴了他這一點,告訴了他這個社會的基本法則。我流著淚逼他讀書,我希望他流著淚迎接美好的前途。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