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一杯牛奶支撐了一個民族,我倒以為一個雞蛋支撐了一個民族。
我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父母雖然每月拿工資,但工資很低,還因我們姊妹六個,家庭負擔特別重,僅僅勉強解決溫飽,談不上吃的好穿的漂亮,有時交學費都很困難。在我的記憶里,雞蛋是最好的營養品。只有生病的時候,或者在節假日和特別重要的活動時候,才能吃上雞蛋。
一次生病了,為了補身子,母親從雞窩里掏出了一個雞蛋,為我炒了半碗蛋炒飯。那散發著蔥花香的蛋炒飯,宜人心肺,近半個世紀過去了,至今難忘。
記得小學考初中那天,母親為了鼓勵我,特地為了我炒了一碗蛋炒飯,當我端起碗時,我知道它的分量,理解母親的用心。那年我考上了縣中。因此,我們家人能夠從困難中走過來,要感謝雞蛋。
初中的時候,為了減輕家里的經濟負擔,我到建筑工地打工,因為身體單薄,體力小,建筑工地的雜活很重,時常有饑餓感覺。為了填飽肚子,增強體力,節約時間,工地食堂時常做炒飯,偶然也會做飯炒蛋(是飯多蛋少的意思)。飯是用生姜炒作佐料,那生姜的香味飄散好遠好遠。那濃厚的生姜味體現著激烈、凝重、和厚實。那姜花飯炒蛋至今仍記憶猶新。
高中畢業做了知青,我下放的那個公社會是全縣最貧窮地方,老鄉們平時舍不得吃雞蛋,雞蛋都是拿到街上出售,換點油鹽回來。一天,我干完農活,病倒在床上,正是饑渴交加的時候,隔壁大媽送我一大碗蛋炒飯,既壓餓又解饞。我很清楚,這蛋炒飯意味什么?意味著老鄉對我的關愛、同情和憐憫。一個小青年獨身來到農村,舉目無親,要是在城里,說不定還在睡懶覺呢。記得那蛋炒飯是加蒜花的,蒜花香散發著鄉情、人情、友情。那大媽善良慈祥的眼神和蛋燒飯的濃香,到現在還印在我的腦海里。
工作了,吃機關食堂,就很難吃到那香噴噴的蛋燒飯了。民以食為天。條件改善了,時常也會到飯店喝酒,會與朋友、同學小聚,喝上幾杯。一到酒桌上,關注的就是喝什么酒,是什么牌子的,是瓶裝酒還是散裝酒,是名牌酒,還是普通酒。吃的是什么菜,有紅燒肉沒有,有牛肉、羊肉沒有,有沒有燒小雞。酒對路了,菜合胃口了,又是知心好友,那就一醉方休了。
一次加班,很晚才結束工作,機關食堂關門了,吃不上飯了,好心的朋友拉我到他家里,隨便吃點吧。既然是朋友熱心相邀,那就去唄。因為很晚了,朋友的老婆也沒有什么準備,來了客人怎么辦?女人嗔怪了丈夫,帶客人來,怎么不提前說,搞得我很狼狽。既然是朋友,還講那么多客套。家里有什么就吃什么,來不及,就是剩飯也行。朋友很干脆,我也覺得這樣更顯親近。
人生百味,酒香半壺。于是兩碟小菜一壺酒,我們兩人邊吃邊聊,很投機。酒后朋友的妻子給我們端上了蛋炒飯。沒有看到蛋炒飯我就聞到了香味,端著蛋炒飯,讓我回憶到以前的歲月,想到了童年、少年和青年,想到了艱辛、親情和友情。
回去后,我也學做蛋炒飯。現在條件好了,輔料多了,可是不管你怎么做,加什么輔料,都不如當年蛋炒飯美味,當年那濃濃的味道那么令人難以忘懷!是我變了,還手藝不到家?我努力回想那當年的蛋炒飯滋味,并不斷改進自己的烹調技術,也不停地在思索……
記得我第一次與女朋友相聚的情景,那是一個春天,我們漫步在鮮花爛漫的公園,卿卿我我地談論工作、愛好和未來。中午,我們在公園旁一個不顯眼的小飯店里。她是北方人喜歡吃面,要了一碗陽春肉絲面,我當然是蛋炒飯。可是飯店沒有蛋炒飯,我自告奮勇,下廚做起了蛋炒飯。當我把飯端到桌子上的時候,那黃亮亮香噴噴的蛋炒飯,竟然征服了女友,她情不自禁地挖了一勺,就贊不絕口起來。時間常了,她居然也愛上了蛋炒飯。每當我們共同吃著蛋炒飯時,那種相知、相親、相容、相愛溫馨平靜的情景使人陶醉。
結婚后,有時工作很忙,為了躲避繁忙的家務,我們倆經常吃蛋炒飯。一次夫人含情脈脈地說,當她第一次喜歡吃蛋炒飯時,就深深地愛上了我,接受了我。噢,在沉思中我仿佛悟出了人生的真諦,夫妻就像蛋炒飯。
夫妻就像蛋炒飯,你擁著我,我擁抱著你,既不緊密,也不分散。
夫妻就像蛋炒飯,沒有轟轟烈烈,卻很平平常常,既不奢侈,也不寒酸。
夫妻就像蛋炒飯,無論年齡增加,條件怎么改變,你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你。
夫妻就像蛋炒飯,雖然沒有短暫的輝煌,卻有平凡的長久。
夫妻就像蛋炒飯,既有芳香也有煩惱。
夫妻就像蛋炒飯,夫唱婦隨,有時平平淡淡,有時磕磕絆絆。
夫妻就像蛋炒飯,蛋抱著飯,飯緊貼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想著我,我也想著你!
不同的夫妻可能喜歡不同的口味,但他的韻味不會改變。蛋炒飯有時會因鹽、油、米、蛋的成分多寡,而使飯的口味改變,這真喻義著我們要經營好家庭,呵護好家庭。
有時在豪華飯店、高擋賓館享用山珍海味、美味佳肴時,也不忘點一份蛋炒飯,因為它總是讓我回憶起很多很多……母親的慈愛、打工的艱辛、老鄉的友情、妻子的溫情。
現在工作環境變了,經濟條件好了,年輪增加了,也吃了很多佳肴,但我仍然喜歡蛋炒飯。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