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農(nóng)民,只因早年參軍于京師儀仗,退役后才有機會進城從警,然,一晃悠,幾十年往矣。寫作,我本是個門外漢,若以文憑論水平,僅能寫一篇日記或者說寫一篇偵破報告,只所以硬撐著寫作那都是因為少年時的作家夢。
很難準確地說少年時的哪一年想寫一部書,那時認為能寫一部書就是一個作家。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在我那個窮鄉(xiāng)僻壤的十里山?jīng)_還沒有學校,借一間民房,一個老師教10來個男孩子[無一是女孩子],這便使我有幸讀書了,那年我八歲,而且人好蠢。我好就好在比那些不愿讀書寧愿放牛打死也不去學校的孩子強了那么一點點。記得上數(shù)學課后做作業(yè),1十1二2,可我做不了這題,就變成了:1十1二11,第二天老師說我這題雖然是做錯了,但對于這兩個“1”不離不棄,還并排豎在一起,實屬可貴。這老師是鼓勵我還是嘲諷我,不得而知。但那會兒,我認定了老師是喜歡我是鼓勵我,否則,我不會在后來的幾年里在正規(guī)化的學校[小學四年級后要到15里地的鎮(zhèn)上學校就讀,住宿,僅星期六回家住一晚,星期天下午拿一竹筒咸菜和一小小袋米返校],我的學習成績還有我的“不離不棄”一并名列前茅。
兒時讀書,在我的記憶里,父輩們大多數(shù)也只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后能識自己的名字能記賬,過春節(jié)時能寫門對聯(lián),還有啊,進城不會迷路;而我的父親則希望我讀書,長大后能做官,真不行,那怕能做一個獸醫(yī)也是好的。那時村子里有一人在鎮(zhèn)政府做事[當炊事員]拿工資,每次回來總會帶上一兩斤豬肉孝敬他的父母,這叫我父親羨慕不已。那時村子里有幾個能識字記賬的均是解放后文化掃盲班的成績;真讀了書的人,文化高一點的有兩人,一人叫家文,當過國民黨時期的保長[那時稱為偽保長],他在沙洋農(nóng)場沒回來;一人叫國友,寫一手好毛筆字。春節(jié)時,村子里家家戶戶寫門對聯(lián),全是他給包了[當然,也不收一分錢],他收獲的是一片敬佩的目光。
盡管如此,我們那個村子里還談不上有什么人與文學有緣,而我更不知道什么叫文學,因為沒有一家能有藏書給人閱讀。如果有人問什么是文學時,得到的回答一定不是散文小說與詩歌等。房下的一個叔叔則說:文學是什么?是少女,后來變成媳婦,再后來熬成婆。
我最早讀到的一本書是連環(huán)畫,又叫圖書,如今叫小人書,書名是《臺灣五月夜》,內(nèi)容講的是一個姑娘在大街上被幾個國民黨士兵給強暴了。我真正讀到的一本文學書藉,則是方志敏烈士寫的《可愛的中國/》,第二本還是他寫的,叫《獄中紀實》;再后來當我進入中學時,又讀了《烈火金剛》,《風雨桐江》,《青春之歌》,《野火春風斗古城》,《蘆蕩火種》……我三五天讀一本,不下二百本,尤其是讀《青春之歌》叫我激動不已,熱血沸騰,直恨自己生錯了年代,要不然的話,自己也會像盧小川一樣參加革命,也找一個林道靜做自己的女朋友。
這讀書看小說算是愛上了,時間長了,知道了什么叫世界名著也知道了一點什么叫文學。然而,我想寫一本書的思想萌芽卻最早來源于讀六年級上學期的一篇作文。作文的命題是《種南瓜》,班主任蔡安老師給我的《種南瓜》評分是85,并拿來在班上宣讀。此事過了一個月后,他又將此篇《種南瓜》改為90分[最高分是100分]。到這時,我心里竟洋洋得意地認為我是個寫文章的料子。為了顯示自己的水平,我把我的家境寫了一首詩放在作文里給老師看,詩說:
祖輩世住大山?jīng)_,忘不了這會兒家里窮。打箍的水缸半缸水,飯桌一張燒了個洞。最耐用的是雕花床,可沒四人搬不動。以上幾件不是寶,件件都比爺爺老。若問它們從何來,上上個世紀誰知道?”
作文交上去后,老師沒給評語,我不服還有氣,于是我寫了一首詩放在作文里要氣一氣老師,詩說:
我走出大山?jīng)_,小泥腿子捧書拜孔孟。不巴望書中有幢黃金屋,還真盼紅樓的黛玉喊老公。我小學快讀完,眼看就要上三中。學到的知識一半吐了,一半還老師,到頭來仍是腹中空?!?/p>
這詩交上去后,凡是教過我的課的老師,還真是被我這首歪詩氣了個歪歪。氣吧,我要走了要進中學讀書了。
讀中學我只所以不知疲倦地讀了那么多的書,除了語文課本那一點東西不夠我學習外,讀課外小說在書中尋找快樂是一個方面,最主要的還是想學習作家們的寫作技巧如何寫一本書。
可惜的是這世上的事兒不是那個人想做就可以做的,寫書,我哪有那個文學水平與人生的閱歷?寫一部書,只是我一個少年夢而已。
后來“文革”了,不能讀書了,當農(nóng)民,再后來我參軍離鄉(xiāng),就為能吃公糧。寫作少年夢,夢斷何處,就在北太平莊。當作家?是理想!不自量。
又后來退伍了,離開京師儀仗營,從警。辦案,刑警這個警種的工作最苦又最忙,忙忙,一晃晃就是而立之年了,那個寫書的少年夢只在心上。
日子很快就到了一九八一年,那一年,我的一個同事在報上發(fā)了一篇小說,是寫案件偵破小說的,這便刺激了我的大腦神經(jīng),叫我妒火中燒,于是我也開始寫作了,處女作系中篇叫《保險柜被竊之謎》,是寫案件推理的小說。小說送到報社,第三天編輯組長楊秀松審批回復說:基本可發(fā),要修改可有可無的一個人物常大虎。還說他們報刊最歡迎的還是短篇。于是我就寫了10來個“豆腐塊”登載在地方報的副刊上。
短篇,那時在我認為不算是文學,是成不了作家的,而我還是善于寫三至四萬字的中篇,于是在那一年后的10年里,我10年如一日熬夜到凌晨三點,寫了38部中篇小說,我往好多雜志社寄出,不是說我寫長了,就是說他們的雜志篇幅有限,發(fā)不了。
為了文學,為了小說的發(fā)表,我這個從不求人的刑警竟然厚顏無恥,不惜花去我月薪一半[月薪50多元],背一袋花生送給某編輯;某編輯又介紹我與另一個編輯合作,改寫我的小說,說如果發(fā)表成功,他的名字要排在我的前頭。那人改寫了幾章以后,他又要我給他買一輛鳳凰牌自行車。那時我的工資除去生活開銷,要存款一年才買得了這鳳凰自行車。沒辦法,只好不合作了。文學叫我自卑,叫我沒有信心。
由于老是受銼不能發(fā)表我的中篇小說,一次我生氣把三十余部中篇小說付之一炬。我少年時的作家夢也隨之被燒了,就像我在后來的打油詩里寫的一樣:
我總想做一個文人,用十年的青春為之拼搏。拼搏幾乎弄丟了婚姻,才知愛情耐不住寂寞。做文人就得文學創(chuàng)作,雖說談不上嘔心瀝血,我卻把她當成渴了就要喝。大好的青春眼看就玩完了,這才知自己即便死了也是非文人一個?!?/p>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二000年后網(wǎng)絡(luò)文學的出現(xiàn)叫人看到了希望,網(wǎng)絡(luò)為找不到出路的寫作人們建成了一個大大的平臺??晌夷菚阂咽莻€半個世紀的人了。也就在那會兒,有幾個老肝炎的同事忽地患上了肝癌,一個死了,另兩個在吃藥,手術(shù)加化療,作垂死掙扎,不過離死也不遠了。于是我們就感嘆生命太脆弱了,生命無常。好些日子,我們都沉浸于人會死的氛圍中。人,老想到會死,就活得不快樂,盡管有人說他不怕死,我也說了不怕死。人遲早要死那是一定的。
人遲早要死那是一定的。我人都老了,不定那天早晨就醒不過來了,于是我就想在死之前寫一下我的塵封往事,不過人到了這個份上,寫作的目的,不全是想圓我少年時的作家夢,主要是個個人情感的渲瀉。當然,我也明白就算寫出了一本書來,這書,這往事,連同我這人,也終不過是過眼云煙。
我又想即便是過眼云煙,總比一點云煙也沒有強。書還是要寫的。有好友叫我寫自卷還是傳奇什么的[因我的經(jīng)歷多少有一點傳奇的意思],我想我一介凡夫俗人寫自傳沒有人看也沒有什么意思,我還不如就有選擇地寫一下我認為可以與他人交流的我的一些小故事。如果有緣人讀了我的這些小故事能起一點后車之鑒的作用,那就沒費我一番心血。說是寫小說,不如說我只是用講故事的形式叫人去體會我那些塵封往事對錯有多少,讓人參考一下什么是幸福,愛情在哪里?什么是人窮志短馬瘦毛長,何為苦難,珍惜今天我們已經(jīng)擁有的東西。
我們雖然是一樣的生命,可我們卻在不同的環(huán)境里,過著不同的生活,這樣一來我們就有不同的感知,也就有著不相同的追求。有人追求權(quán)力,有人追求財富,有人追求名利,有人追求美色,還有人追求人生價值什么的,但說到底不外乎就是兩大類:一是精神上的;二是物質(zhì)上的。那么,我們在這個世上究竟是為了什么呢?曾經(jīng)有好朋友熟人看了我的小說后多次問我,還說人總是要死的,結(jié)果都是空的。
我的回答是:人在這個世上,你可以為什么,也可以不為什么,甚至可以是:活著就是為了活著。君不見,這世上活著的人,為什么的,不為什么的,不都是在尋尋覓覓,扮一副忙忙碌碌的樣子嗎?
就基于以上的原則,我用了半年的時間寫下了這部中短篇小說集,寫完后,當時我很有成就感,于是就即興寫了一首詩:
少小成名少,老成仁又是暮秋葉兒黃與落,行將就木。四五十歲人無建樹,再怎么努力過,怎么看又似是把歲月蹉跎,心底難過。這么過是過,那么活是活,人的一生追求輝煌,那怕曇花一現(xiàn),也強過一生一世默默無聞地活著。實際上人生在世,心底只要有目標,
一直堅持拼搏,過去了歲月都不算白活與白過。
2005年網(wǎng)絡(luò)文學的發(fā)展已具成熟期, 我也跟風弄了一個博客,就在博客上寫小說。在一面寫小說時我又把這些小說發(fā)在天涯上,后來又發(fā)在新浪百樣文學版,可一個月過去了,點擊率才一萬多一點,這說明讀我小說的人好少好少,我很失望。再后來我發(fā)現(xiàn)失望,有時候也是一種幸福,因為有所期待才會失望,至少我還有期待。
我就是通過寫這些紅塵往事來挖掘關(guān)于人性的東西。文學不是說是“人學”嗎?,關(guān)于寫人物性格,寫“人性”的作品,總還是受歡迎的,盡管這幾年來,受美國《魔戒》的影響,如今,玄幻,穿越,重生之類充斥文壇與鋪張網(wǎng)絡(luò)。從來文章千古事,惟有一個情字叫人傷,叫人共鳴,叫人悠長。
最后我要說的是,本小說所述人物的人生,榮辱成敗,是是非非,愛恨情仇,多是我從前歲月的痕跡。是非誰評說?成敗轉(zhuǎn)頭空,當我的人生猶如一日走近黃昏時,我這才發(fā)現(xiàn)只有情與愛銘刻在心中。
積我半個世紀的歲月經(jīng)歷和對人生的品味,無論是所謂成功還是失敗,幸福還是痛苦,富余還是窮困潦倒,我都感激生活,因為是生活給予了我一個甜酸苦辣的完整人生,盡管我這個平凡人的人生還有那么多的遺憾與悔恨,譬如我瀆職,丟了初戀是一例,成不了作家也是一例等。這就像我曾回復網(wǎng)友時說的:
漫漫人生情路長,年輕無時不輕狂。真到人生明白時,晚景無處不凄涼。風流古今多少事!諸君能笑偶荒唐?值得反省非榮辱,耿耿于懷是情殤。如果人生重來過,定會改寫此篇章。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 版權(quán)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