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第三次來到復旦大學,明白從此以后的很久,我要成為這里的住客。其實盡管我不想承認,我一直為這個身份感到自豪,并在剛剛得到這個身份后滿懷幻想。這種幻想如今已經成為了我的隱痛,因為那是一個明知故犯的希望。
復旦很大,有著很美的各種各樣的植物。尤其是在南區食堂門口,不同品種的植株被漫不經心地搭配在一起,給人一種難忘的安詳。夏天,那里的蚊子成魔般飛舞,這是那里對于生命吸引的象征。在這附近,有一片網球場,我大一一年就在那里上體育課。
而在通往北區的路上,有一棟老套的教學樓,扎在復旦校園里面顯得似乎很不搭,又好象很適合。這樓的東邊不遠處就是闊氣的光華樓,西邊則是文靜古雅的相輝堂。矗在它們中間的它,因為平凡而顯得特別。樓里面是復雜的,下層有著不少款式的教室,上層又有一列機房,每次進入它,我都會想起我所玩鬧過的第一所小學。這是第四教學樓,樓前有一個雕塑,雕塑包含著一個表盤。在我大一的這一年里,它比北京時間只快2分鐘。
路過這棟樓,向西北行,就是復旦大學的北區,里面住著研究生、留學生與比貓還要碩大的鯉魚。北區的池塘有一個小亭,人可以在池邊賞魚喂魚。因為錦鯉的體型已經超越了美的界線,所以留下的更多是驚嘆。有的時候,北區的貓也會站在池塘岸上,伸著腦袋往池水中觀望。它是看不見自己的,但能輕松看見魚群。這貓就孤零零凝視著,需要三四分鐘左右才會把心情全耗干。這池子旁邊,有一座小巧的體育館,我大二就在這里上乒乓球課。
復旦很大,想要從宿舍去這三個地方,我需要騎自行車。
我的車是在我宿舍樓旁邊的零號樓那里買的。當時也如來時,那空地停滿了不同式樣的自行車,一張巨大的紙板像是船帆一樣立在當中:自行車199元起。我就像所有人一樣,靠近那里,俗氣地開口道:“199塊的是哪一種?”
接著我又像所有人一樣,騎上了一輛要三百塊才能買到的車,在旁邊轉悠了兩圈,便回來交了錢。老板不僅為我安裝了車筐,還贈送了我一個車齡,讓我不禁對自己的機智感到滿意。
這輛車的車筐不大,車座也有點低,蹬起來還怪費力氣的,但我很喜歡它。后來在我讀到“糟糠之妻”之類的詞匯的時候,總能想起我的自行車。之前總聽到復旦大學經常丟車的傳聞,開學以后學校還專門組織了一場安全講座,里面就播放了不少3秒開鎖的技術。為了拴住它,我特意去沃爾瑪買了第三把鎖,三把鎖的價格加起來已經夠買一輛破車了。之后的一個月,我總是兢兢業業地把這三把鎖鎖齊,為此要花費很多因為騎車而省下來的時間。
終于有一天,我似乎對此感到厭煩了,便開始只鎖兩把鎖。固定在車上的那把環形鎖,就漸漸生銹,再也扭不動了。
因為總是要裝我的手提包和我的網球拍,我的自行車的車筐開始變形。它從一個等腰梯形,漸漸向平行四邊形變化,最終就完全說不上來形狀了。飽經摧殘的它下底開裂,有一天竟把我最貴的那一把鎖扔在了邯鄲路的正中央。我尋聲停下車來,扭頭向后看。
不久以后,我那自行車右手邊的閘皮連著鋼絲歪歪扭扭地垂下來,已經完全從車把上脫落了。有那么兩個星期,我騎車的時候,兜里面就揣著它,有點像《阿凡達》里騎龍之前先要與之建立起的那種聯系一樣。
那一年寒假,我戀戀不舍地離開這里,卻從不擔心我的自行車會被偷走。倒是它過于殘破的軀體,讓我擔心學校的保安會把它當作廢鐵扔到垃圾堆里。因此,當春天終于到來,我再一次見到我的自行車的時候,不禁如釋重負。
貓在附近大叫。我拖著自行車去打了氣,然后一口氣換掉了車筐和車閘。新的車閘閃爍在眼前,像是書里面寫的小姑娘的發髻。
我騎著它穿過如水般濃密的空氣,穿過如空氣般稀疏的人群。我不僅在復旦大學的土地上來回奔波——后來接了家教的活,我每周又沿著國和路一路向東。我帶著這輛車見識了這個世界的一隅,但我對它的依賴卻日以減小。我開始徒步去光華樓,徒步去食堂,徒步去四教,徒步去南區。有的時候,當我突然想要騎上它的時候,卻要尋找很久,因為它可能早就被人搬到遠遠的一邊去了。
它的車座因為生銹而漸漸松動,它的車鎖卻因為生銹而漸漸緊繃。在一個潮濕的秋天,那個昂貴的車鎖終于把我鎖到了南區,再也打不開。在一位同學的幫助下,我拖著它來到了修車的地方。我再次費力而又無果地扭動鑰匙后,嘆了口氣,輕巧地把車座拿下來,說:“都幫我修修吧?!?/p>
從此停車后,我便只鎖一把鎖。
昨天,在我賣力前行的時候,自行車的鏈子突然掉了,我滿指烏黑地將它裝上,腦中盡是陽光明媚的逆風。今天,當我再次意氣風發地騎上它時,它發出了前所未有的巨響,將我一把拋到路上。我又試了試,但鏈子已經再也裝不上了。
我拖著它,在當初購買它的地方找人給它換了鏈子。
付完錢后,我就像第一次在復旦騎車一樣,繞著那空地轉了兩圈。新的腳感我還不太熟悉,似乎每蹬一圈總是要向大腿內側難受地用一下力。不過這又如何呢?一輛沒人愿意偷掉的車,一個沒人能夠愛上的人,我們是天作之合。
生活處處是故事吧。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