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好!我叫楊哲,是英國《每日郵報》社唯一的一名中國記者。
六年前,英國發生了一件轟動全國的事,我有幸親身了解和經歷了事情的一些經過,下面我從故事的源頭給大家講起——
英國有個偏僻的山村小鎮,名字叫莫爾。
一天深夜,一聲沉悶而又清晰的槍聲劃破了這座美麗小鎮的夜空,驚醒了已經入夢的人們……
0時48分,警方到達現場,現場已經聚集了很多衣衫不整、睡眼朦朧的人們。
出事地點是小鎮醫生唐?納德的家,一所兩層小樓;死者是30歲的唐?納德本人。
我查看警方保留的現場照片,得出結論如下:當時唐?納德身穿睡衣,平躺床上,右手握著一把勃朗寧小手槍,胸口上有大片血跡;床頭有一個小柜子上,柜子上有銀行卡一張,另有遺書一封,上面寫著“本人因對生活感到極度厭倦決定自殺,立遺囑如下:房屋歸我妻子,私人存款60萬歐元,父母和我妻子各一半。”
據警方和一些目擊者介紹,當時唐?納德的妻子卡洛琳,一個美貌的二十五、六歲少婦,神情恍惚、目光呆滯,無論別人如何詢問,全如木偶一般。
鑒于唐?納德的自殺和遺書,警方初步判斷:唐?納德夫妻可能發生過糾紛或者爭吵,后來事實也證明警方的判斷是正確的。
然而,夫妻爭吵實在是很正常的事,怎么能自殺呢?
但是因為卡洛琳當時過于悲痛,完全失去應答能力,警方只得向先到達的醫生詢問情況,但也問不出個所以然來。
最后警方無奈,只得先帶走了那封遺書和那把手槍。
次日,警方向唐?納德妻子了解情況,卡洛琳已經平靜,她痛苦萬分、懊悔不已,哭泣著斷斷續續說明了情況——
本月以來,丈夫所在醫院事故頻發,作為主刀醫師的唐?納德在半月前一次手術中也竟然失手,出現醫療事故。
于是患者家屬大吵大鬧,本來就已焦躁不堪的醫院領導對唐?納德嚴厲批評,導致唐?納德這段心情非常糟糕。
“千不該萬不該,是我不該不體諒丈夫!
昨天晚上,納德又無緣無故發脾氣,我終于忍不住,就和他大吵。
最后他怒不可遏,一把抓住我的衣領,一邊把我往外推,一邊大喊‘滾、滾、滾’……
結婚以來,他從不曾如此過。
我接受不了,哭著跑了出去……
在馬路上,在路燈下,我漫無目的的走著,沒看見有人,也不知道是否有熟人和我打過招呼。
夜風習習,使我漸漸清醒。
0點左右,我終于完全想通:我不能這樣!我應該體諒丈夫。他的壓力一定是太大了,不然不會如此——因為他一直以來都是非常愛我、關心我。
他不會想不開吧?
他會不會……
猛然想到這些,我不由渾身打個激靈,所有生氣瞬間煙消云散,我飛快的往家跑!
然而,一切都晚了……”
說到這兒,卡洛琳再也說不出話,剩下的只有嚎啕大哭和交替的抽泣聲。
警方隨即調查醫院,醫院領導已經認識到自己錯誤的嚴重性,老老實實承認錯誤,愿意承擔一部分責任。
另一方面,經警方鑒定,遺囑確屬唐?納德本人筆跡,槍柄上指紋也確是唐?納德本人無疑。
法院在證據確鑿、事實清楚的情況下,最終根據有關法律,按照唐?納德的遺囑對其私人財產進行了分割。
人們對唐?納德妻子卡洛琳年輕輕就遭遇如此不幸深表同情。
唐?納德父母中年喪子,自然十分悲痛。
然而夫妻吵嘴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是兒子首先處理問題不當,不該遷怒妻子;然后心胸又過于狹窄,不能忍受人生一點兒挫折和打擊,極自私、極不負責任的選擇最簡單的死亡,拋棄父母、拋棄家庭、拋棄愛,又怎么能埋怨兒媳呢?
因此唐?納德父母雖然心懷悲痛,但老人還是很懂得根本性的是非曲直,知道兒媳的心里會是更加難過、更加悲痛,于是盡量安慰、開導兒媳。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盡管納德父母多次開導兒媳,卡洛琳還是在一個月后服安眠藥身亡……
還是在唐?納德放置遺書的那個床頭小柜上,又放置了卡洛琳的遺書:“本人所有財產歸我公婆所有”。
遺書上還是銀行卡一張,另有幾字:“親愛的爸爸媽媽,密碼是納德生日。”
整個小鎮陷入了沸騰!
整個英國一片沸騰!
總結唐·納德和卡洛琳的愛情,充滿忠貞不渝的情愫,令人敬佩;然而生死不渝的愛情因為一個小小的矛盾就分崩離析,又讓人感到莫大的惋惜!
一時,唐?納德夫妻的故事成為人們街談巷議的話題,讓人們又開始想起英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中國的梁山伯與祝英臺。
人們感慨:在當今物欲橫流的社會,依然出現這樣忠貞不渝的愛情,簡直不可思議!
甚至有幾個家境不錯、收入不菲的單身男人,因為感情受過幾次挫折,就對女性產生了偏見,本已立誓不娶現在竟也回心轉意,夢想有朝一日娶到品格如卡洛琳一般的女人。
然后過了幾天,人們冷靜下來,開始分析唐?納德和卡洛琳死亡的意義:唐?納德的死亡對于卡洛琳、對于美好的愛情顯得不負責任,卡洛琳的殉情對于唐?納德、對于美好的愛情來說則顯得真正忠貞不渝、無比寬容、一往情深。
于是一些尖刻的分析家們、新聞記者、小說家們又開始動用他們的嘴炮,嚴厲批評唐·納德,絞盡腦汁、挖空心思贊揚卡洛琳……
筆者認為:唐·納德和卡洛琳的愛情具有真摯的基礎,這一點不容置疑;然后卡洛琳對愛情的忠貞固然值得贊揚,但是殉情的做法實在不可取!
因此筆者當時撰寫了一篇文章,發表在《每日郵報》第xx期:同行們、朋友們,請多一些寬容,閉上你們善于攻擊的嘴巴,讓逝者安息吧!
三日后,人們為卡洛琳舉行了葬禮。
送行者成千上萬,包括很多聞訊而來的外鄉人以及一些媒體。
送行者中一些感情脆弱的人甚至淚流滿面、失聲痛哭,固然主要因為卡洛琳。
上午十二點整,葬禮結束。
人們安慰了唐?納德父母和他們的親友,三三兩兩正要離開,這時突然來了一些警察以及法官。
只見幾個警察從一輛車上小心翼翼抬下一塊石碑,恭恭敬敬把石碑立在死者墓碑的左側。
人們一時不解:警察怎么來了?沒見過啊!
很快有頭腦反應快的人解釋:一定是唐?納德夫婦的故事驚動了政府部門——
政府部門這是要借唐?納德夫婦童話般的愛情故事對咱們進行教育啊:珍惜真情、珍惜美好生活——如果大家都能重視真情,珍惜美好生活,嚴格遵守社會道德規范,每個家庭就會像唐?納德夫婦那樣擁有真情、擁有幸福,整個社會就會充滿和諧,進而他們政府部門也就少了很多麻煩……
忽然,離石碑較近的人群有些騷動。
大家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兒,紛紛湊向前去看個究竟。
只見石碑上莊嚴地刻著——
“經XX中級人民法院最終判定:判過失殺人犯卡洛琳終身監禁。
鑒于人犯生命已經結束,監禁同時取消。
同時法院認為:卡洛琳女士能以寶貴的生命為代價,對自己罪行進行懺悔,這種罕見的勇敢者行為,值得人們尊敬。
這是一個曾經犯罪的女性!
這是一個迷失了自己的女性!
這是一個最終迷途知返的勇敢女性!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愿誓者安息!
大英帝國XX中級人民法院。
公歷X年X月X日”
所有人都呆住了……
面對人們的不解,警方遂向人們出具了一封卡洛琳的親筆信,那是莫爾小鎮所在區域XX中級人民法院昨天下午收到的。
收到信后,法院人員對事件連夜進行斟酌處理,直到次日上午十點左右處理好有關事宜,然后匆匆趕到莫爾小鎮,于是有了上面情況。
這里有個情況也許需要說明一下:卡洛琳生前把她的親筆信交給外地一個親友,囑托親友一周后把信交到上述法院院長手里。
法醫尸檢報告和一個高腳杯中殘留的些許紅色液體顯示:卡洛琳即是當晚十點左右在一杯紅酒中摻入大量安眠藥,在睡夢中安靜的死亡。
她那位外地親友一天后得知卡洛琳死亡的消息,判斷信中一定有重大秘密,于是不敢耽擱,次日早晨立刻出發,懷著悲痛的心情把卡洛琳的信送交到上述法院院長手里。
然而因為路程較遠,開車整整走了七、八個小時,其時已是卡洛琳下葬前一天的下午。
設想卡洛琳囑托親友一周后把信交給法院的想法,也許是為了能夠安安靜靜離開這個讓她痛心的世界。
但是一切也許并不能說只是巧合:畢竟對于人來說,還有什么事比死亡更重要呢?
尤其非正常死亡。
她那位親友又怎么能耽擱呢?
甚至——如果她那位親友及時知曉她死亡的消息,更早把信件送到法院,那樣法官送給卡洛琳的墓碑,或者說是判決碑,也許就會在卡洛琳下葬前抵達摩爾小鎮,那樣人們就會提前了解真相,然后議論紛紛、說短道長,必然打攪卡洛琳的入眠。
是的,一切的確有點巧合!
不過筆者認為是很好的巧合——法官先生的判決到達時卡洛琳女士已然進入了她甜蜜的夢鄉!
感謝偉大的命運之神,他老人家很好的安排了這一切。
那么卡洛琳信的內容是什么呢?
一、本故事純屬虛構。 二、故事構想源于電視劇《家有兒女》第一部中《偶像爭奪戰》中少年兒童夏雪和劉星熱衷于追星的故事,完善于英國BBC電視臺音樂節目前主持人吉米·薩維爾性侵多名女童的新聞報道。 三、本卷除最后一章由作者講述外,其它章節均由"我老同學楊哲"講述。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