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隨筆:你,發現了自己
——從《一半是沙漠,一半是海水》中,讀37°
文\三峽劉星
在強烈的對比中,陽光,純潔,坦蕩。很真實地呈現了古文明被“沙漠化”的片段旅程。
打開博文,圖片明亮,陽光般的心被凝固;而且,誕生了更新的內涵;無論是沙漠的塵埃屬于你,還是你屬于水里的一滴精靈;唯有與37度的試紙,最親密的接觸,所有的情節都發生了變化。心隨沙丘起伏,情任波濤澎湃;忐忑的溫度正測量著無法控制的思緒。
也許吧,是熱情飆升,熱烈得像陽光炙烤下的那種氣場;在沙漠。窒息的心墻終于被徹底地推到;無垠的地平線上,淼淼的人間在海市蜃樓般的幻覺中走來,又遠去;降生,又逝去;重建,又毀滅;愛的鮮活,恨的張狂;痛苦的淚珠被烘干,喜悅的紅酒被發酵。
在海之洋,不化作水的不是精靈,不搖身蛻變成神話,不是傳奇——平凡的一次旅行,也可以解開所有的心結——用最流線型的方式投入,再投入。平靜的世界終于被一次最赤裸的方式打開。也許會冷卻著,也刺激著;也許會冰凍者,也調和者;擠壓著水分子密度,讓所有身外之俗徹底洗滌;呼吸著所有的過往和感嘆、幸運和可樂——鹽堿般的苦澀味,忐忑的胸脯,玲玲的心終于被透明陽光窺視,心兒吧!像沙漠的邊緣親吻著海平面的浪漫。或者,破開波浪,就是浪花的微笑;偶爾,潛入水底,就是美人魚。頭顱,長出海草的游絲,任意被海水撫摸;四肢蛻化為魚翅,扭動本該屬于自我的釋然……是的,自由被解放,松綁了自我,也就釋放了心靈;沒有了忌憚,也就沒有了枷鎖。在冷于熱中較量,在蔚藍和灰白中對比,在東方于西方中穿梭;人,太人類;存在的前提是因為毀滅;新生的開始是因為已經犧牲……
這里,我無意將碧海、沙漠對比,歷史、今天同樣殘酷,猶如常溫比恒溫更刺激。彼與此,竟然貼近如此近。目之所及,潮起潮落,隨意寫意,均涌心中;浮沉人生,是一種無奈,遨游心海,才是靈性回歸。
也許,遙遠的不是距離的長度,而是發現的艱難,邂逅,是一種自我寬慰的暗示;正如無意的描述中里,逶迤而曲折的暗示曾經或者將來,你說。“夜因為空曠而顯得特別高遠、蔚藍和安靜,漫天的繁星輕柔地掛著,與天堂般的夜色交融輝映……”也許,我更欣賞這種心結,“烈日下,一半沙礫,一半水靈;一半孤寂,一半吟唱;一半無際,一半浩淼;一半波光粼粼,一半散射金光。逶迤、相伴、和諧,如嬉戲的雙行者,向前伸展……”
這孤寂,是因為曾喧囂;這吟唱,是因為不愿再緘默;就個人,陽剛與溫柔同體聯袂,只是一種一廂情愿;黑暗的文明和愚昧的現世,在時光的刻度上,僅僅是我們人類的一個片段。輝煌被毀滅乃至中斷;但是,我們始終向前、向善、向往彼岸。不求涅槃,也會燦爛。不渴望天長地久,只祈禱曾經擁有。
是的,歷史的矢量,在歲月的刻度上一目了然;人類的命運,在社會的巨變中已經早已失去均衡之心。這,時光的平衡術,總是度量不了人性的天平;匆匆的一次走馬觀花,我們在意的不是看見,而是埋葬給沙漠中的秘密。而廢墟中的寺廟、陵廟;進進出出的不是游客的光怪離奇,不是神話和探秘,不是英雄的史詩,而是人性,人欲,人權、乃至人性的發現。
回到文本開端,游記中無意中說“軍警定時護送”云云,一剎那將短暫的幸福和旅程的自由沖淡,像荒誕大片。而且萬般透露出無奈的訊息,不知這是妙手呢?還是敗筆!是真實的實錄!更是溫馨的警示!無需回答,世界在新一波的沖突中,即使今天,我們也無法面對正在,即將,馬上,將來的災難……
人類的文明在成長進程中被**、被霸權、被奴役、被掙扎、更被毀滅猶如一分為二的度量……人類最大的奉獻,不是創造了奇跡;而是毀滅了奇跡的奇跡;人間最美的不是自然的風景,而是風景成為一處時刻警示世界的展覽。在埃及,在古埃及;在沙漠和海洋的吻合部,像戀愛之唇;被愛的諾言,咬合成永遠的“疼”……
沙漠悄悄地趕在時間的前面,將所有的罪證掩埋,就像沙塵暴的快速出擊;海嘯狂狷地趕在人世的前生,將所有的物證卷入海洋,就像眼前安詳得一切都沒有發生。
我們不用去探討此博文在配圖、設色、行文、音樂上的安排;我只想對此文的“共生”并肩、“雙活”對立的歷史文化觀和情緒極致的一些看法。
很顯然,最點題的還是這樣一個詞匯“一分為二”。這,不是微積分上的幾何?更不是平等對稱的中庸調和?不是花開的兩朵并蹄蓮?更不是白天是黑的夜的姊妹篇!這,東西方文明的沖突,繼續在沙漠和大海之間。
這里說的對比,其實是兩種極端,兩種材質,兩種心情,兩種文化,兩顆心的彼此映像。虛而無,真又假;蛻去詞匯的歧義,其實正是兩種極致的狀態。無疑,這一次旅行,你終于發現了自己和自己的永恒。
2014-6-17清晨寫于三峽,
原博文《一半是沙漠,一半是海水》,文字節選:
尼羅河靜靜地穿過埃及古都盧克索,并將其一分為二,在河的東岸,宮殿神廟林立,而在河西則是沉睡千年的法老陵墓。四千多年前,這里曾是最繁盛的底比斯王都。
從盧克索往東,我們穿越撒哈拉沙漠,前往紅海邊的度假之城胡爾哥達。當遙遠而神秘的撒哈拉沙漠就在腳下時,這份感覺很是神奇。隨著地平線的延伸,黃色沙漠中匯入一汩湛藍,且愈加開闊,直到互相平分秋色,這就是紅海。烈日下,一半沙礫,一半水靈;一半孤寂,一半吟唱;一半無際,一半浩淼;一半波光粼粼,一半散射金光。逶迤、相伴、和諧,如嬉戲的雙行者,向前伸展,打造著一半是沙漠,一半是海水的奇妙勝景。
自從1997年帝王谷海切普蘇特女王神廟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外國游客的**事件后,埃及政府為了保護游客的安全,所有車輛必須在指定時間、指定地點由**武裝統一護送。
胡爾哥達——埃及新興的度假勝地。這里終年陽光明媚,是全埃及氣候最好的地方。
這是第幾次躍入大海,在印度洋、在南太平洋、在地中海、在如今的紅海,是第五次還是第六次,我還真佩服自己的膽量!難道我前世是魚,而且絕非一條小魚,敢于毫無畏懼地躍入刺涼的海中央,放眼于四周汪洋,任由海水的起伏壓力撲騰著心臟,一不小心吸附進一口咸苦的海水。或許是真的,我的前世真是魚,才與大海如此心近,如此勇敢地投入其懷抱,如此享受其翻卷、拍打、波瀾和承托。前世托夢于我,我的終老將在海邊,自己的小屋,與心愛的人一起在陽光下筑夢……
夜,入住在紅海胡爾哥達的五星度假村。這里的夜因為空曠而顯得特別高遠、蔚藍和安靜,漫天的繁星輕柔地掛著,與天堂般的夜色交融輝映,仿佛相知相戀的情人,對望不語,卻愛意甚濃。徜徉在埃及古文明中,徜徉在炙熱滾燙的撒哈拉沙漠,徜徉在天海一際的紅海,發現在埃及的日子,始終著關于永恒的生命話題。
王朝更迭,江山易主,世事變遷,來去輪回,看埃及亦如是。我們的生命不抵撒哈拉一粒沙,不抵紅海一滴水,于人類七千年文明中是一道塵光或即閃而過的流星。來到埃及,是選擇自己鐘情的城市留連一番,看記憶深刻的風景,邂逅有緣擦肩的人。愿生命中的曾經都化作沙漠和大海中永恒著……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