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心許“道”
讀《道德經(jīng)》筆記(25)(原創(chuàng))
注:本范本《老子注釋》系復(fù)旦大學(xué)哲學(xué)系《老子注釋》組注
今起又參照陳鼓應(yīng)的《老子今注今譯》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怠,可以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謂之名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譯文;
有一個東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存在了。即聽不到它的聲音,又看不到它的形體,寂靜而空虛,獨立長存,循環(huán)不息,是天地萬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就叫它道,勉強取名大。大就是運行不止,運行不止而深遠遼闊,深遠遼闊最后會歸反根源。所以說,這世界上道是大的,天是大的,地是大的,人亦是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就是其中之一。因而,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的法則就是自然而然。
心得筆記:
一, 先天地而生的“道”
有個東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前它就存在了。這就是“道”。有了“道”以后,才會有天地萬物。“道”成了宇宙的起源!這是老子哲學(xué)中的宇宙生成論。
這個“道”它“寂兮寥兮”,空寂,虛極,遼遠,無聲無形!我們這肉眼,寸骨之耳更是無法掃描到的……
南懷瑾說“道”的內(nèi)涵:“包括了物質(zhì)與非物質(zhì),是‘心物一元’混合而成的。
陳鼓應(yīng)說“道”:“‘道’是形而上的實存者。”
又有人說“道”是先天地而存在的精神實體。
這個“道”,不似器世間有成住壞空;不似有情世界有生老病死;不似一切事物有生住異滅。它“獨立不改,周行不怠,可以為天下母”--也就是它獨立長存,循環(huán)不息,可以作為天地萬物的根源。也就是“道”是獨一無二的,它是一個絕對體,與之相對的東西是沒有的。
二,“字之曰道,強謂之名大”中的“大”的內(nèi)涵
老子給這“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東西字之曰道,勉強取名為“大”。并且為“大”字作了內(nèi)涵的解釋。
“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逝”字本義是曲折繞行的意思,在這里指“道”的運行不息。
“遠”字取空間距離很大,時間距離很遙遠,是老子從時間和空間上來說明“道”的實存特質(zhì)。
“反”字,有兩重含義。一重含義取相反義,一重含義同“返”,是回歸循環(huán)往復(fù)的意思。
如此就照應(yīng)了老子前面所說的道的“周行不怠”,永恒存在的特點。
三,四大所包含的“三道觀”
雖然這世間“道”具有“獨立不改”的特質(zhì),沒有與之相對的東西。但是老子還是提出了道大以外,尚有天大,地大,王亦大的論說!而且還特意強調(diào)了:“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的說法。
此章中“王”字當(dāng)以“人”字解。
因為“道”是“獨立不改”的絕對體,是天地萬物的生成本源,所以,“道大”放在了天地人的前面,居首位。
而“天大,地大,人亦大”的“大”字,在此處解成“道”為好。是老子告訴后人,天道,地道,人道各成一個“道”的系統(tǒng),各自有其“道”徑!梅姑的依據(jù)就是老子所言“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謂之名大”的道的名稱。
老子的這種“三道觀”與《周易》的三才觀是有區(qū)別的。《周易》的三才觀即:“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也就是《周易》的“三才觀”是以陰陽立天,以剛?cè)崃⒌兀匀柿x立人的。
四,“法”與“自然”
其一,“法”字的不同解釋
正因為“道”生成了宇宙萬物,所以,有了天道,地道,人道;這天地人中內(nèi)涵了道法。因此,老子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理論。
這一句話里,有兩個字眼非常關(guān)鍵。
第一個字就是“法”字,一作意動用法,以……取法,效法解釋;一作名詞法則,準則解釋。
我們可以探討一下。
金文“法”字的寫法,左邊是象形的上下結(jié)構(gòu)。上部象形的一人離開住地,(從事生存所需的生產(chǎn)與社會活動)左邊下部在人的下方是象形的水字。(象形取義人依從流水順其自然的特性)“法”字的右邊是一象形的麋鹿。
造字本義:人類從水、鹿等自然中領(lǐng)悟并踐行的生存之道,即暗合宇宙萬物的本質(zhì)精神、天人合一、順其自然的最高行事準則。
所以說,古人在造這個“法”字的時候,就內(nèi)涵了深刻的哲學(xué)之理。“法”字的本義更能夠幫助我們理解老子的這段話。“法”代表人類天人合一、順其自然的最高行事準則。
解老子這段話“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中的“法”字作意動用法,以……取法解釋。
即--人以地取法,地以天取法,天以道取法。
“法”字還可以用效法解釋。
即--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
“道法自然”中的“法”字,作名詞法則,準則解釋。
即--道的法則就是自然而然
所以說,道不用取法,道自有自己的法則!道的法則就是自然而然。而人需要取法地,地需要取法天,天需要取法道!以此遞進,道法最高,先天地生,為天下母。
其二“道法自然”中自然的解釋
“自然”的解釋非常重要,它不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自然界。
河上公注:“‘道’性自然,無所法也”。
童書業(yè)說:“老子書里的所謂‘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的意思,所謂‘道法自然’就是說道的本質(zhì)是自然地。
梅姑的老師竹翁亦持此觀點,即“道的法則就是自然而然”
道的法則就是自然而然,自由發(fā)展,依行本來的樣子,非人力可以強制和干預(yù)的。
結(jié)語:
道的法則自然而然,世間天道,地道,人道!人生遵道而行!即便有雄才大略,有青云之志,不能遵道而行枉然!
這正如劉禹錫的詩
《望洞庭》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只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人生才能勝出這樣的美景。“湖光”好似我們的理想,情懷與德行,“秋月”就好似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兩相諧和了。“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即沒有人為干擾,我們才能收獲美好的人生風(fēng)景!才能舉重若輕走完我們的人生歷程!
乙未年中秋梅已香寫于學(xué)易齋
作者:筆名梅已香,號文溪君
注釋:
①混,造字本義,多條溪流會合在一起。動詞摻雜,摻和。
②“‘寂’者,無聲音。‘寥’者,空無形。”此為河上公說。
③逝,造字本義,曲折繞行。曰,則,就。
④遠,造字本義,帶上衣物行囊長途出行。引申義是空間和時間的開闊與遼遠。
⑤反,同“返”,是一種循環(huán)的觀念。另一,可作相反。
⑥王,指人,域,指宇宙。
⑦法,取法,效法,準則,法則。
金文法字
⑧自然,自由生發(fā)的樣子,無外部干擾。自然而然。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xué)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 版權(quán)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