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曰:先王之道,軼久而難復,賢良、文學之言,深遠而難行。夫稱上圣之高行,道至德之美言,非當世之所能及也。愿聞方今之急務,可復行于政;使百姓咸足于衣食,無乏困之憂;風雨時,五谷熟,螟螣不生;天下安樂,盜賊不起;流人還歸,各反其田里;吏皆廉正,敬以奉職;元元各得其理也。
賢良曰:孟子曰:“堯、舜之道,非遠人也,而人不思之耳。”《詩》
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有求如《關雎》,好德如《河廣》,何不濟不是之有?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及,離道不遠也。顏淵曰:
“舜獨何人也,回何人也?”夫思賢慕能,從善不休,則成、康之俗可致,而唐,虞之道可及。公卿未思也,先王之道,何遠之有?齊桓公以諸侯思王政,憂周室,匡諸夏之難,平夷、狄之亂,存亡接絕,信義大行,著于天下。
邵陵之會,予之為主。《傳》曰:“予積也。”故土積而成山阜,水積而成江海,行積而成君子。孔子曰:“吾于《河廣》,知德之至也。”而欲得之,各反其本,復諸古而已。古者,行役不逾時,春行秋反,秋行春來,寒暑未變,衣服不易,固已還矣。夫婦不失時,人安和如適。獄訟平,刑罰得,則陰陽調,風雨時。上不苛擾,下不煩勞,各修其業,安其性,則螟螣不生,而水旱不起,賦斂省而農不失時,則百姓足,而流人歸其田里。上清靜而不欲,則下廉而不貪。若今則徭役極遠,盡寒苦之地,危難之處,涉胡、越之域,今茲往而來歲旋,父母延頸而西望,男女怨曠而相思。身在東楚,志在西河。故一人行而鄉曲恨,一人死而萬人悲。《詩》云:“王事靡監,不能藝稷黍。父母何怙?”“念彼恭人,涕零如雨。豈不懷歸?畏此罪罟。”吏不奉法以存撫,倍公任私,各以其權充其嗜欲。人愁苦而怨思,上不恤理,則惡政行而邪氣作。邪氣作,則蟲螟生而水旱起。若此,雖禱祀雩祝,用事百神無時,豈能調陰陽而息盜賊矣。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