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史曰:山陵不讓椒跬,以成其崇。君子不辭負薪之言,以廣其名。
故多見者博,多聞者知,距諫者塞,專己者孤。故謀及下者無失策,舉及眾者無頓功。《詩》云:“詢于芻蕘。”故布衣皆得風議,何況公卿之史乎?
《春秋》士不載文,而書咺者,以為宰士也。孔子曰:“雖不吾以,吾其與聞諸。”仆雖不敏,亦嘗傾耳下風,攝齊句指,受業徑于君子之涂矣。使文學言之而是,仆之言有何害?使文學言之而非,雖微丞相史,敦不非也?
文學曰:以正輔人謂之忠,以邪導人謂之佞。夫怫過納善者,君之忠臣,大夫之直士也。孔子曰:“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今子處宰士之列,無忠臣之心,枉不能正,邪不能匡,順流以容身,從風以說上。上所言則茍聽,上所行則曲從,若影之隨行,響之于聲,終無所是非。衣儒衣,冠儒冠,而不能行其道,非其儒也。譬若土龍,文章首目具而非龍也。葶歷似菜而味殊,玉石相似而異類。子非孔氏執經守道之儒,乃公卿從之儒,非吾徒也。冉有為季氏宰而附益之,孔子曰:“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故輔桀者不為智,為桀斂者不為仁。
丞相史默然不對。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