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受封為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陽翟是也。”————《史記》
說起夏朝啊,學過歷史的人都不陌生,它是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正是這個朝代,改變了明君輩出的禪讓制,使之成為世襲制。
因為是夏朝,離現在有很多年遠了,所以查到的資料有好多種,大致意思就都是禹傳位于他的兒子啟。在禹的那個時代,地盤越來越大,諸侯的貢品也越來越多,使這個時代的王位擁有無上的權力。禹就覺得啊,自己打出來了這么大的一片天下,覺得不該把天下讓給外人,這時正好他的兒子啟也長大了,聰慧過人。禹就想讓自己的兒子繼承他的王位。
但禹以前已經選好了一個繼承人——法官皋陶,但禹都沒死他就死翹翹了。于是又命東夷首領伯益為繼承人(其實就是走個過場而已)。禹死后,伯益按照部落聯盟的傳統,為禹舉行喪禮,掛孝、守喪三年。三年的喪禮完畢后,益沒有得到權位,而啟在民眾的擁護下,得到了權位。這可把傾向禪讓傳統的部族炸毛了,以啟都郊外的有扈氏為主,率領部落聯盟在甘與啟大戰。但啟的人多,俗話說人多力量大嘛。罰貶有扈氏做牧奴。(伯益最后在史書中沒出現,有種說法是伯益見自己性命有危險,于是向天下昭告他不如啟)
平定叛亂后,夏啟學著父親禹在鈞臺(河南禹州)召開了諸侯大會,這在后來被稱為“鈞臺之享”。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他又采取了很多措施:將天下劃分為九州,派遣官員去管理,宣布取消“禪讓制”,建立“世襲制”。
夏啟78歲駕崩,約在位39年。在他去世后,他的大兒子太康成為了新的帝王。太康從小跟著自己父親夏啟享樂,即位后臭毛病全部顯示出來,生活非常腐敗(這似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昏君),只顧飲酒游獵,不理政事。有一次在去洛水北岸游獵時,為后羿奪去國政。(咳咳,后羿不是電視里的后羿,不是那個射下九個太陽的后羿,不過據記載說后羿就是那個神射手的后人)
后羿扶持太康之弟仲康為王,有他自己掌握大權。后來仲康死了,他的兒子相繼承王位。后羿見時機成熟,便廢相自立為帝。本以為故事到這也就沒有什么了,無非就是改朝換代,但可悲的是,后羿繼位之后也像太康一樣沉湎于酒色,不問政事。這時再次橫空出世一位奸臣寒浞,寒浞是后羿的寵臣,寒浞瞞著后羿,收買人心。有一次,后羿打獵回來,寒浞派人把他殺了。
寒浞奪權后到處打壓夏族后人,想要斬草除根,害怕自己的王位保不住。追了好久逃走的帝王相終于被寒浞殺了。那時候,相的妻子正懷著孕,被寒浞逼得沒法,從墻洞里爬了出去,逃到娘家有仍氏部落,生下個兒子叫少康。少康長大后母親告訴他了他的身世,并告訴他要日后報仇。(有點武俠小說的節奏啊)
寒浞聽說夏族還有后人,于是就派人追捕。少康只好又逃到舜的后代有虞氏那兒。虞國國君見少康胸懷大志,文武雙全,就把自己的兩個女兒許配給了他,并賞給他了一大片土地。少康于是慢慢在有虞氏那里招收人馬,開始有了自己的隊伍。后來,他聽說山南有一位叫崇開的賢士,于是他每日向崇開學習天文地理(各種能學的)。
少康深知自己的勢力還不足以和寒浞抗衡,于是他采取了智取的辦法。寒浞有兩個兒子,兩人因為繼承權的問題早有矛盾了,于是少康派心腹戴寧和女艾分別去大兒子和二兒子的封地。戴寧鼓動寒浞的大兒子發動兵變,因為寒浞的大兒子雖然是太子,但他不受寒浞寵愛。女艾鼓動寒浞的二兒子滅掉他的哥哥。
一日,寒浞出宮遠游,他的大兒子集中兵力殺入王宮,但寒浞的二兒子早有準備,于是就帶兵攻打了他的封地并又殺入王宮殺了他的哥哥。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少康在此時發兵平定天下,殺了寒浞和他的二兒子。奪回了天下,成為夏朝第六任君主。
少康是難得一見的明主,在他的治理下,夏朝回復了繁榮安定的局面,史稱“少康中興”。
“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史記·殷本紀》
夏王朝的統治經歷大禹、啟、太康、仲康、相、羿、寒浞、少康、杼、槐、芒、泄(這個名字厲害)、不降、扃、廑、孔甲、皋、發、桀的統治。最后夏朝亡于夏桀之手。
夏桀是誰呢?就是那個說自己是太陽的牛B人物,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之一。據說他力氣很大,文武雙全,雙手可以把鐵鉤拉直。(,好厲害)但他太暴虐,**無度。以至于天下被商湯奪了去。夏桀的“桀”是兇猛的意思,是他的謚號,其實他叫癸。
“筑傾宮、飾瑤臺、作瓊室、立玉門”是他主要**的代表,除此之外,他還從各地搜羅美女,日夜與胡妺喜飲酒作樂。胡妺喜是何許人也?有詩稱贊妺喜的美麗:“有施妺喜,眉目清兮。妝霓彩衣,裊娜飛兮。晶瑩雨露,人之憐兮。”被稱為“千古第一狐貍精”。與妲己、褒姒、驪姬并稱中國古代四大妖姬。
有施氏是夏朝末期的一個部落(也叫方國),它算是在部落當中有實力的,由于夏桀常年橫征暴斂,索要的東西(包括美女)越來越多,無法滿足他的私欲。一時天下怨聲載道。在這種情況下,有施氏帶頭不朝不貢。
這可把夏桀惹毛了,他糾集其他方國帶領數萬大軍開始了東征,但有施氏也不是好惹的,它既然敢與夏朝叫板就有那實力,但是“好漢架不住孬兒多”。終究面對數萬大軍還是戰敗了。夏桀聽說有施氏有位很美的公主叫妺喜,于是說只要獻出你們的公主就可以媾和。
有施氏只好獻出了他們的公主,妺喜自從來到了王宮,夏桀就不思進取了,整日整夜抱著妺喜飲酒作樂,不問朝廷大事。
太史令終古看到夏桀這樣**奢侈,便進宮向夏桀哭泣進諫說:“自古帝王,都是勤儉愛惜人民的力量,才能夠得到人民的愛戴。不能把人民的血汗供給一人的娛樂。這樣奢侈,只有亡國。”夏桀聽了很不耐煩,斥責終古多管閑事,終古知道夏桀已不可救藥,心里明白夏一定要滅亡的,就投奔了商湯,大臣關龍逄幾次勸諫夏桀,夏桀就是不聽,關龍逄說:“天子謙恭而講究信義,節儉又護賢才,天下才能安定,王朝才以穩固,如今陛下奢侈無度,嗜殺成性,弄得百姓都盼望他早些滅亡,陛下已經失去了人心,只有趕快改正過錯,才能挽回人心。”夏桀聽了,非常生氣,下令將關龍逄殺死,這樣,夏朝朝政更加腐敗,夏桀也日益失去人心,眾叛親離了。到了晚年,桀更加**無度,竟命人造了一個大池,稱為“夜宮”,他帶著一大群男女雜處在池內,一個月不上朝。正是這樣,夏桀把夏朝推向了滅亡的境地。(此段借鑒百度)
有黑暗的地方就有光明,在夏朝日益衰落時,在黃河下游的商部落越來越強大了,商部落的首領湯(也叫成湯)看到夏桀眾叛親離,便積極招攬人才,發展力量,準備進攻夏朝,并號召其他的諸侯叛夏歸商。
伊尹名叫阿衡。伊尹本是個有才德而不肯做官的隱士,成湯曾派人去聘迎他,前后去了五趟,他才答應前來歸從,向成湯講述了遠古帝王及九類君主的所做所為。成湯于是舉用了他,委任他管理國政。伊尹曾經離開商湯到夏桀那里,因為看到夏桀無道,十分憎惡,所以又回到了商都亳。他從北門進城時,遇見了商湯的賢臣女(rǔ,汝)鳩和女房。
成湯見時機到了,于是召集大軍,出兵伐夏。但他知道,還有些諸侯不愿歸附與他,于是他就逐一消滅,一邊消滅一邊大量地向夏桀進貢金銀財寶,還賄賂了夏桀身邊的奸臣。夏桀收到了這些財寶,又聽到奸臣說的成湯的好話,于是就放松了警惕。
成湯逐一消滅了夏朝的屬國,于是集兵鳴條(今山西安邑縣西)。準備發動對鳴條的進攻。夏桀聽到消息就親自帶兵到達鳴條。夏商交戰時,他登上附近的小山觀戰。忽然天降大雨,夏桀有到山下避雨,然而這一舉動讓士兵們也喪失了信心,也乘機會紛紛逃散。
“皇帝都扛不住了,我們還扛個錘子!”
夏桀看局勢不好,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兒響叮當之勢慌忙逃入城內,商軍以痛打落水狗的姿態在后緊追慢趕。夏桀不敢久留,匆忙攜帶妺喜和珍寶登上一艘小船(死到臨頭還在意錢財和美色,或許是重情吧!),渡江逃到南巢(今安徽巢縣)。后還是被成湯追上俘獲放逐在這,后來被餓死。
此后三千諸侯大會,湯時為諸侯,被推為天子。三移王城后在亳(今河南商丘)建立商朝,成為中國繼夏王朝之后,第二個奴隸制度王朝。他把夏禹所鑄的九鼎移到亳都,從此商朝建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奴隸制朝代,也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