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偉大的神祗:盤古天王。他偉岸的身軀和宏大的精氣神幻化三界萬事萬物。這登峰造極的壯舉,其后仙神難及萬分之一。至今,人間萬靈萬物仍生活在天王四肢的圍護之中。(只不過女媧以巨鰲之足與之為伴,使周邊天柱成為八根。)他血氣沖天,中央天柱巍然屹立。他頂著天,他踏著地,天地得以分離,大地萬靈得以存居。盤古天王完全是主動獻身,不像印度神話中的普魯沙、巴比倫神話中的提亞瑪特等,都是被動地成為創造世界的材料,盤古的偉大由此可見一斑。他是跪著幻化的,至今仍跪著俯視這個奇妙的世界。眾神中唯有尺郭與盤古天王略可一襯。尺郭幻化地藏陰獄之舉也堪稱絕后。他的整副消化系統突變,化作地獄的各個關鍵部位。至于夸父化作山脈,他的手杖變成桃林;旱娘化作美麗的珊瑚列礁;望舒化作水晶;女媧之腸化作十位女神,其下處幻化混元金斗……也可謂三界傳奇。
地位最高的神:玉皇大帝,全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又稱“昊天通明宮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玉帝本姓張,有詩為證:“文有張良,武有張飛,下有張天師,上有張玉皇。”張乃天上第一大姓。玉帝是最尊貴的神主,故供奉玉帝,應要一班文武百官、天神天將拱護,不可單獨以玉帝像供奉,否則成為孤君,不能顯出玉帝的威嚴及尊崇。
農歷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誕辰“玉皇誕”, 俗稱“玉皇會”,臺灣閩南俗稱“天公生”,傳言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在這一天都要隆重慶賀,玉皇在其誕辰日的下午回鸞返回天宮。是日道觀要舉行盛大的祝壽儀式,誦經禮拜。家家戶戶于此日都要望空叩拜,舉行最隆重的祭儀。每年的臘月廿五,玉皇要親自陣圣下界,巡視察看各方情況。依據眾生道俗的善惡良莠來賞善罰惡。是時道教宮觀內均舉行儀式。
在封建社會時代,唯天子才有資格祭拜玉帝,一般民眾不能隨便祭拜。一直到封建時結束,這種禁忌才得以破除。然而,一般民間仍認為玉皇大帝是如此崇高偉大,并不敢擅自為其雕塑神像,而以“天公爐”或“神牌位”來代替。信徒拜祭玉皇大帝時,就對著“天公爐”焚香膜拜。
拜天公的祭典,自初九的凌晨開始,一直到天亮為止。在這一天前夕,全家人必須齋戒沐浴,以莊嚴敬畏的心情舉行祭拜,家家戶戶都要在正廳前面,放置八仙桌,搭起祭壇,供桌上備神燈、五果(柑、桔、蘋果、香蕉、甘蔗)、六齋(金針、木耳、香菇、菜心、豌豆、豆腐等),并面線塔,另設清茶三懷,還有甜劇、社龜,到了時辰,全家整肅衣冠,按尊卑挨次上香,行三跪九叩禮拜,然后燒天公金。
除了祭祀儀式之外,民間在這一天當中也有一些禁忌要遵守,例如,不得曝曬女人的衣褲、不得傾倒便桶等,以免玉皇大帝看到了觸犯了大不敬之罪。而祭品中五牲之一的雞,不能用母雞,最好是用閹雞或公雞,豬羊亦然。
(二)
法力最高的神仙:元始天尊。天尊為盤古清氣所化,又觸動盤古開天辟地;手中洪元珠乃一小型混沌,內藏童年盤古。洪元寶珠善化萬物,三界諸寶威力無出其右者。冬至是元始天尊的誕辰,三界肅靜,縱本領再高的妖魔鬼怪也不敢輕舉妄動。有詩單贊天尊法力無邊:
“混沌從來道德奇,全憑玄理立玄機;太極兩儀并四象,天開於子任為之。地丑人寅吾掌教,黃庭兩卷度群迷;玉京金闕傳徒眾,火種金蓮是我為。六根清凈除煩惱,玄中妙法少人知;二指降龍能伏虎,目運祥光天地移。頂上慶云叁萬丈,遍身霞繞彩云飛;閑騎逍遙四不象,默坐沈檀九龍車。飛來異獸為扶手,喜托叁寶玉如意;白鶴青鸞前引道,後隨丹鳳舞仙衣。羽扇分開云霧隱,左右仙童玉笛吹;黃巾力士聽敕命,香煙滾滾眾仙隨。闡道法揚真教主,元始天尊離玉池。”
太上老君入世之道為眾仙稱贊,春秋時期投胎貞女之腹出世。其母產后失血過多而亡,因生在李樹之下,故而姓李,生而能言,指天畫地:“天上地下,唯我為大。”遂游走三界,傳授道德玄章,為大眾推崇。后掌三十三層金塔,升居八景仙宮,打坐玄都高觀,常走兜率宮闕。有詩單贊其玄:
“鴻蒙剖破玄黃景,又在人間治五行;度得軒轅升白畫,函關施法道常明。不二門中法更玄,汞鉛相見結胎仙;未離母腹頭先白,才到神霄氣已全。室內煉丹攙戊己,爐中有藥奪先天;生成八景宮中客,不記人間幾萬年。”
“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仙音隔隴聞;辟地開天為教主,爐中煉出錦乾坤。”
“混元初判道如先,常有常無得自然;紫氣東來三萬里,函關初度五千年。”
靈碧道君法力宏大,緊隨元始之后,掌“靈”字招牌,又兼好生之德、有教無類,特受高材推崇。只因其法烈絕,庸常難修,故不為世人稱道。有詩單贊:
“鴻鈞主化見天開,地丑人寅上法臺;煉就金身無量劫,碧游宮內有多才。”
洪鈞老祖獨占盤古精氣,卻難得其髓。懂萬物,卻不能止萬物。后終悟其根,得修大道。其言其行,奧妙無窮,一直為三清諸仙模仿,所創穴位針法為元始天尊推崇,配藥丹術為太上老君孜孜以求。故留詩傳布其玄:
“混沌從來不計年,鴻蒙剖處我居先;叁同先天地玄黃理,任我傍門望眼穿高臥九重云,蒲團了道真;天地玄黃外,吾當掌教尊。盤古生太極,兩儀四象循;一道傳三友,二教闡截分。玄門都領袖,一氣化鴻鈞。”
(三)
“天地人”三圣:伏羲為天皇,軒轅黃帝為地皇,神農炎帝為人皇。論起三位的功勞,神農炎帝發明農業和醫藥最大,也最實惠;軒轅次之;伏羲第三。要論單打獨斗,順序同上:炎帝、黃帝、伏羲。要論綜合戰力,順序則要翻轉:伏羲、黃帝、炎帝。論起三位所善長的玄妙,伏羲也是第一,伏羲的八卦之術要比黃帝的陰陽之論高妙得多。
由伏羲的言論加以總結與修改概括而成的《易經》,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易經》是一本關于“卜筮”之書。“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八卦是其精髓。用“一”代表陽,用“--”代表陰,用三個這樣的符號,組成八種形式,故曰八卦。八卦的八組符號代表著萬物不同的性質,據《說卦》的解釋:“乾,健也;坤,順也;震,動也;巽,入也;坎,陷也;離,麗也;艮,止也;兌,說也。”這八種性質又可以用“天、地、風、山、水、火、雷、澤”的特征來表示。即: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離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風,兌代表澤。八卦的“卦”,是一個會意字,,從圭從卜, 圭, 指土圭。開始以泥作成土柱測日影。卜,測度之意.。立八圭測日影,即從四正四隅上將觀測到的日影加以總結和記錄,這就形成八卦的圖象。八卦的最基本的單位是爻,多是記述日影變化的專門符號。爻有陰陽兩類,陽爻表示陽光,,陰爻表示月光。每卦又有三爻, 代表天地人三才。每卦的次序是自下而上的,最下一橫叫初爻,中間一橫叫二爻,上面一橫叫三爻。
八卦歌訣: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八卦代數: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八卦方位:乾南,坤北,離東,坎西,兌東南,震東北,巽西南,艮西北。
八卦所對應的五行:金-乾、兌 乾為天,兌為澤;木-震、巽 震為雷,巽為風;土-坤、艮 坤為地,艮為山;水-坎 坎為水;火-離 離為火。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五行相克:水火金木土。
八卦所屬:乾、兌(金);震、巽(木);坤、艮(土);離(火);坎(水)。八卦相生:乾、兌(金)生坎(水),坎(水)生震、巽(木),震、巽(木)生離(火),離(火)生坤、艮(土),坤、艮(土)生乾、兌(金)。八卦相克:乾、兌(金)克震、巽(木),震、巽(木)克坤、艮(土),坤、艮(土)克坎(水),坎(水)克離(火),離(火)克乾、兌(金)。
八卦旺衰:乾、兌旺于秋,衰于冬;震、巽旺于春,衰于夏;坤、艮旺于四季(四季是指每個季節的后一個月),衰于秋;離旺于夏,衰于四季;坎旺于冬,衰于春。八卦陰陽:乾、坎、艮、震、四卦,屬陽卦 其中 艮為少男 坎為中男 震為長男(震、坎、艮中陰多陽少,表示陰從陽,故為陽卦 )。坤、兌、離、巽四卦,屬陰卦 其中:兌為少女 離為中女 巽為長女(兌、離、巽中陽多陰少,表示陽從陰,故為陰卦 )、
伏羲為天皇,神農炎帝為地皇,軒轅黃帝為人皇,這是大多數學者的共識。伏羲為天皇皆無異議。他龍身人面,與蛇身人面的地母女媧結合,產下華夏各族,因此我們被稱為龍的傳人。而地皇寶座神農炎帝居之,不如軒轅黃帝更為合適。軒轅黃帝乃中央天帝,屬土;神農炎帝乃南方天帝,屬火。顯然軒轅黃帝更適合地皇的角色。神農炎帝高居人皇的寶座比較合適。他發明農業,種植五谷,使人類得到穩定的食物來源,功莫大焉;他日嘗百草,發明醫藥,使人類有病得治,善莫大焉;他督驅太陽,照耀四方,給人類帶來光明和溫暖,備受萬民敬仰。因之,神農炎帝為人皇最合適。軒轅黃帝之所以被安排作人皇,是因為在他的主導下發明了宮室、袞服、車駕等,然諸如此類皆屬于吃之外的高一級享受,也屬于少數上層人物才能得到的享受,不足以壓過“民以食為天”的重要。當我們想到白天炎帝欣慰地站立在六龍玄車之上,注視著忙碌的人群時,不禁心頌其功,頂禮膜拜。大詩人屈原有詩單把炎帝頌贊:
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
撫余馬兮安驅,夜皎皎兮既明;
駕龍辀兮乘雷,載云旗兮委蛇;
長太息兮將上,心低徊兮顧懷;
羌聲色兮娛人,觀者儋兮忘歸;
緪瑟兮交鼓,蕭鐘兮瑤簴;
鳴篪兮吹竽,思靈保兮賢姱;
翾飛兮翠曾,展詩兮會舞;
應律兮合節,靈之來兮敝日;
青云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淪降,援北斗兮酌桂漿;
撰余轡兮高駝翔,杳冥冥兮以東行。
孫中山曾把先祖軒轅贊頌:
“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四)
最幸福的女神:后土皇地祗;她也是法力最高的女神。后土娘娘雖然只保留地位最高女神的虛名,但她的幸福生活一直為眾女神欽羨。她與黃帝志同道合,感情甚深。黃帝相與她之后,再未移情別戀。她亦從一而終,在當時亂紛紛的混沌時期,可謂一枝獨秀。要說王母也是如此,但玉帝心里并不愛她,雙方締結的是政治婚姻,各取所需,心知肚明,只不過沒擴大化,撕破臉皮而已。再說后土娘娘的地位與黃帝相當,后來甚至略高于黃帝,如此更便于平等交流,利于感情生活的長治久安。皇娥的生活也可說得上幸福,不過很長時間獨守空堂,丈夫、兒女公務繁忙,最后連個西海之家也被燃燈化作獨木仙橋;雖然遷居天庭,卻再也找不到當年的新房,再加上童年早早離開爹娘,難說非常幸福。皇娥的女兒電母,生活倒是單純,然而丈夫雷公相貌丑陋,又兼脾氣暴躁,如此也幸福不到哪里去。后土娘娘居五輔之首,法力遠在真武之上,火神祝融、水神共工更不是對手。她手中的神索可一舉拿下王母等諸女神,神玉即使在世,也難脫其手。燭龍不善戰法,不與爭鋒。只有女媧在世,可堪一比。
地位最高的女神:西王母。本來應該是后土娘娘,她是四御之一。然王母娘娘被封為女仙之首,更兼借助天庭女主的特殊身份干政仙務,親統雷電,因此逐漸超越后土成為地位最高的女神。王母干政,也與她心機甚深有關。她只為玉帝生下七個女兒,沒有威脅帝位的繼承人,令玉帝放心享樂,令眾神無機可乘、無獨裁世襲之名可言。王母行律,內不避親,外不避仇,立威八面。她又善食療,奉獻蟠桃,配些不老開胃壯陽藥,引誘玉帝盡情享受,故得干涉天界大政。相傳,農歷“三月三”也是王母娘娘的生日,是其開蟠桃會的日子。三界諸仙都為其獻禮祝壽。后人又把西王母說成是福壽之神。因此“三月三”也叫“王母娘娘千秋節”,這一天的傳統民俗就是踏青春游、登山逛廟會、對情歌。于是,“三月三”作為中國傳統民俗就是踏青春游、登山逛廟會、對情歌。于是,“三月三”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獨特意義上的佳節,就流傳至今。有一首北京竹枝詞是這樣描述蟠桃宮廟會盛況的:
“三月初三春正長,蟠桃宮里看燒香;沿河一帶風微起,十丈紅塵匝地長。”
(五)
東王公痛失愛妻,再無攪擾塵世心緒,除例行接見成仙后輩的公務之外,一心向道。獨居東海方丈仙山,苦修苦思。凡仙有九品,一曰九天真皇,二日三天真皇,三曰太上真人,四曰飛天真人,五曰靈仙,六曰真人,七曰靈人,八曰飛仙,九曰仙人。凡此品次,升仙得道之時,得先拜木公(東王公),后謁金母(西王母),此后才得升入九霄,入參三清,拜太上而觀元始。故漢初有小兒歌謠曰:“著青裙,入天門,揖金母,拜木公。”有詩單贊:
“盈空萬道霞光現,彩霧飄祆光不斷。丹鳳銜花也更鮮,青鸞飛舞聲嬌艷。福如東海壽如山,貌似小童身體健。壺隱洞天不老丹,腰懸與日長生篆。人間數次降禎祥,世上幾番消厄愿。武帝曾宣加壽齡,瑤池每赴蟠桃宴。教化眾僧脫俗緣,指開大道明如電。也曾跨海祝千秋,常去靈霄參君面。圣號東華大帝君,煙霞第一神仙眷。”
這方丈仙山的來歷也有一說。它本是大瑀所歷海外五座仙山中的一座。
話說在離“歸墟”不遠的海面上,岱輿、員嶠、方丈、瀛洲和蓬萊五座巨大山島旋轉著慢慢漂浮。山勢巍峨挺拔,山上有許多美麗的亭臺樓閣,是大瑀原生的眾神居住和娛樂的場所。然而,有一件事使眾神們感到十分苦惱,這就是盡管仙山上有吃不完的美味珍果,數不盡的異景名勝,但這五座山卻沒有根基,它們在海上就像漂泊不停的船一樣,正逐漸地向太陽曬不到、月亮也照不著的又黑又冷的北極漂去。
為了拯救這五座仙山,使之擺脫困境,玉帝令玄龜的子孫——十五只巨大的神龜,安排它們以三只為一組,每組派一只背負一座仙山,其余兩只在旁守護,每六萬年輪換一次。起先由于巨龜們忠于職守,仙山果然不再向北漂動,眾神們非常高興。
誰知好景不長,一天,從離海很遠的龍伯王國來了幾個巨人。這些巨人一個個都長得象參天大樹一樣高,即使站在大海里,還只能露出半截身子。他們平日出入海中,靠捕捉海里的大魚、巨鱉為食。這一次他們剛到海里,就看到那幾只巨龜正翹著頭,背負大山,一動不動地浮在海面上。于是,他們向巨龜投出釣餌,巨龜們已經上千萬年沒有吃到東西了,一看到伸過來的餌食就急不可耐地吞下肚去,這一來,神龜便成了巨人們的捕獲物,被巨人們毫不客氣地宰殺美餐了一頓。幸虧巨人們只逮走了岱輿和員嶠下的六個神龜,因此方丈、瀛洲和蓬萊三山安然無恙,岱輿和員嶠失去了神龜的支持,便隨著海流和狂風,徑直向極地漂去。住在這兩座仙山上的神仙們,不得不急急忙忙地搬到另外三座山上去。不久,這兩座仙山便漂到了海的盡頭,沉沒于黑暗的海底。
從那以后,海外的五座仙山便只剩下三座。而龍伯王國的巨人也因闖了這次大禍,觸怒了天帝,天帝運用無邊的法力,把他們的個子大大縮小,使得他們無法再到大海上去干釣食巨龜的傻事。但他們的身法之高巨還是讓所見之人目瞪口呆,為之驚嘆。再后來,玉帝干脆把剩下的三座仙山上的后人遷到天之西荒居住。
海外仙山的故事,當然只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大膽的幻想,也許它來源于在特定自然條件下,人們所看到的海市蜃樓景象。不過我們可以認為,這個有趣的神話故事,是人類最早關于大陸在漂移的思想萌芽。
大詩人李白曾把蓬萊仙山頌贊:
白日與明月,晝夜不得閑。
況爾悠悠人,安得久世間。
傳聞海水上,乃有蓬萊山。
玉樹生綠葉,靈仙每登攀。
一食駐玄發,再食留紅顏。
吾欲從此去,去之無時還。
(六)
準提道人大法威嚴,后有大成。此處有詩為證:
“身披道服,手執樹枝,八德池邊常演道,七寶林下說三乘;頂上常懸舍利子,堂中能寫沒文經。飄然真道客,秀麗實奇哉;煉就西方居勝境,修成永壽脫塵埃。蓮花成體無窮妙,西方首領大仙來。”
“寶焰金光映目明,西方妙法最微精;千千瓔珞無窮妙,萬萬祥光逐次生。加持神杵人罕見,七寶杯中豈易行;今番同赴蓮臺會,此日方知大道成。”
接引道人大法莊重,后為眾佛子推崇。有詩為證:
“大仙赤腳棗梨香,足踏祥云更異常;十二蓮臺演法寶,八德池邊現白光。壽同天地言非謬,福比洪波說豈狂;修成舍利名胎息,清閑極樂是西方。”
“極樂之鄉客,西方妙術神;蓮花為父母,九品立吾身。池邊分八德,常臨七寶園;波羅花開後,偏地長金珍。談講三乘法,舍利腹中存;有緣生此地,久後幸沙門。”
燃燈道人俢化靈鷲高峰,開散佛門大教,成就萬佛之祖。有詩單贊:
“一天瑞彩光搖曳,五色祥云飛不徹;鹿鳴空內九臬聲,紫芝色秀千層葉。中門現出真人相,古怪容顏原自別;神舞虹霓透漢霄,腰懸寶無生滅。靈鷲山下號燃燈,時赴蟠桃添壽域。”
赤松子修成元始大道,可謂功德圓滿,但他可能是性向變態的第一人。所謂無私天地寬、慈悲為懷,有詩單贊:
“面如傅粉,三頭六臂;二目中火光焰 現金龍,兩耳內朵朵金蓮生瑞彩。足踏金鰲,靄靄祥云千萬道;手中托杵,巍巍三寶如意擎在手。長毫光燦燦,楊柳在肘後,有瑞氣騰騰。正是:普陀妙法甚莊嚴,方顯慈航道行。”
(七)
最熱情的女神:旱娘。她的女兒羲和比她還熱烈,像魚兒一樣已經不能長時離開水了。她生活在大海里,走到哪里,哪里海水鼎沸,巨浪滔天,這已不是熱情,而是暴烈了。旱娘初成神時,避難雪山,致使雪川崩塌,天下大水湯湯。不過,她久經修煉,已能收神凝氣,對周圍環境可以無害通過。她如果不收神凝氣,所經陸地樹枯葉焦,瞬間大地龜裂,無故生煙,不時就會變成沙漠。真正熱情的沙漠!羲和的內斂功夫遠遠不如其母,因此羲和雖高居海神大位,下場卻不免有些凄慘。先是九子頑劣,被后羿射殺;繼而自己又被太昊拋棄;又兼后夫龍祖戰亡。羲和完完全全成了脾氣暴躁的神經質者。其實她一出生就有點不正常,把溫柔的盲月望舒活生生撕成碎片,豈是正常人所為?可見熱情過火反為不美。不過這些旱娘都不知道了,她生下羲和后,幸福地看了嬌兒一眼,慢慢化作一列美麗的珊瑚礁,裝點碧海——女兒的浴池。
最漂亮的女神:月母望舒最小的女兒皇娥。望舒原為盤古左眼所化,可惜生下十三個月亮后,雙目失明。皇娥是第一代玉女,她一生純情,生下一雙兒女:少昊和電母,皆成有名大神。皇娥起始的幸福,有點像剛過門就死了公婆、繼承大家大業的童養媳,著實令眾神羨煞。她的十二位姐姐也很漂亮,但姿色比皇娥略遜一籌,且命運多劫。這十二位應是主管文藝的中國女神吧?
眾神中最幸福的一對:火神祝融和旱娘。他們志同道合,不打不相識。他們倆的同類項占了絕大部分,共同語言一定特多。他們誰也不怕誰,誰也不用刻意讓誰,長時間一定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出現了一個適度的情感緩沖地帶。要說雷公電母也屬同類,也可以說比較幸福,但雷公脾氣暴躁,電母司電之時只是配合而已。生活在動不動就發脾氣的丈夫身邊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太白金星燧人和閏月皇娥初識之時,可謂金童玉女,一時的絕配,不過太白金星很快迷上了仕途,官癮還頗大。皇娥大多數歲月只有獨守空房。(她工作時間又短,五年二閏,五個年頭上兩個月班。那么多的閑暇,丈夫不在身邊,性格又拘謹,多么寂寞啊!)雖然遷居天界,他們的“愛巢”——那棵西海空桑,被燃燈道人化作靈山腳下凌云飛渡的獨木橋,由此可知他們的愛情無疾而終的結局。真是無可奈何花落去!玉帝、王母的政治婚姻,更不堪一提。
最丑陋的女神——女媧怪女蚜窳。蚜窳全身長滿鱗片,形似蟒蛇,無手無腳,白長了張人臉,綠不拉幾,還好吃人。活生生的一個蛇妖。后來被貳負神和其弟危殺死。
眼睛最大的女神——燭陰。她身長千里,其目亦大。雙目如炬,睜開可以照亮北極,是極光極晝之光源;她閉上眼,北極立刻陷入無邊的黑暗——極夜之中。這一睜一閉各需六個整月。單從其雙眼睜開照亮的范圍之廣,可知她的眼睛奇大無比。男人的牛眼也難及其十之一二。
(八)
衣著最時髦的神:中央紫微北極大帝太昊。他本是盤古右眼所化,與羲和生下十個太陽后,雙目失明;遂開前眼,用肚臍眼視物,為此穿上了露肚腰褂;后報復后羿不成,見其威神甚巨,恨己沒有后視眼光,遂開后眼,用屁股眼視物,為此穿上了兩瓣子腚的褲子(樣樣式與小孩的露襠棉褲雷同)。因太昊穿著“露襠褲”時,就套上了露臍裝,所以被評為衣著最時髦的大神。他可是中央紫微北極大帝啊,四御之一,天界不倒翁,真正紅得發紫的人物!
戰斗力最強的天帝非黃帝莫屬。玉帝、王母雙戰黃帝,方將其拿下。黃帝善排兵布陣,炎帝不是對手。黃帝主持天界之時,在天庭大興土木,弄得清靜之地塵土飛揚;后來主管地界,履地皇之職,方得其所。他歷經清修,成為黃極黃角大仙,應屬地仙之正宗,與鎮元子的地仙之祖,似乎有些沖突。二者的關系應為:黃帝——地神之祖,鎮元子——地仙之祖;前者屬方內政職,后者為方外教主。
音樂之神——黑帝顓頊。他的琴聲凄厲、冷峻,已成至寒大陣之靈魂,消魄蝕骨。絕美樂曲多凄美悲壯,可能正源于此。黑帝顓頊主管冬天,寒風凜冽,雪雹交加,摧枯拉朽,正是他的拿手好戲。
最丑陋的男神——水神共工。共工又名吳回,人面虎身,乃是兩足站立之惡虎,;平常脖子上就長著八個腦袋,擠擠挨挨;十條尾巴,撲撲楞楞。實在是兇神惡煞。他品行不端,四處流竄,經常騷擾女性神眾,欺負過月母望舒,侵犯過北極燭陰。他是女神水余星水孛的父親(望舒所生),也是下場可悲的男神鼓和欽的老爸(燭陰所出)。除了共工,第二丑的,就數他的手下相柳了。相柳生得人面蛇身,渾身發青,長著九個腦袋。他貪婪無比,無論何地被他的身體觸到,立刻變成汪洋澤國,化作膿水一灘。他被殺后,污血腥臭,致使當地塌陷,侵蝕四面,筑了五位天帝的臺子才鎮壓住。
帝嚳化為赤腳大仙,起初也就一乞丐。其盡拋富貴榮華的壯舉為世人嘆服,有詩單贊:
“大仙赤腳棗梨香,千金花座錦般妝。壽同天地言非謬,福比洪波話豈狂。一天瑞靄光搖曳,五色祥云飛不絕。白鶴聲鳴振九皋,紫芝色秀分千葉。中間現出一尊仙,相貌天然豐采別。神舞虹霓幌漢霄,腰懸寶錄無生滅。”
(九)
福星為五福(文中福祿壽喜已現,只缺財神一福)之首,極受大眾愛戴。俗話說: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有詩單贊:
“福星光耀世尊前,福納彌深遠更綿。福德無疆同地久,福緣有慶與天連。福田廣種年年盛,福海洪深歲歲堅。福滿乾坤多福蔭,福增無量永周全。”
祿星為世人推崇,人見人愛,特別是官宦士舉多賦文敬上。有詩單贊:
“祿重如山彩鳳鳴,祿隨時泰祝長庚。祿添萬斛身康健,祿享千鐘世太平。祿俸齊天還永固,祿名似海更澄清。祿恩遠繼多瞻仰,祿爵無邊萬國榮。”
誰不盼望福壽雙全,俗話說,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由此人們對壽星的喜愛可見一斑。有詩單贊:
“壽星獻彩對堂來,壽域光華自此開。壽果滿盤生瑞靄,壽花新采插蓮臺。壽詩清雅多奇妙,壽曲調音按美才。壽命延長同日月,壽如山海更悠哉。”
士人再贊:
“一陣異香來鼻嗅,驚動滿堂星與宿。天仙眾神把杯停,各各抬頭迎目候。 霄漢中間現老人,手捧靈芝飛藹繡。葫蘆藏蓄萬年丹,寶錄名書千紀壽。 洞里乾坤任自由,壺中日月隨成就。遨游四海樂清閑,散淡十洲容輻輳。 曾赴蟠桃醉幾遭,醒時明月還依舊。長頭大耳短身軀,南極之方稱老壽。碧藕金丹奉釋迦,如來萬壽若恒沙。清平永樂三乘錦,康泰長生九品花。 無相門中真法王,色空天上是仙家。乾坤大地皆稱祖,丈六金身福壽賒。”
喜星月老掌天下姻緣。青年男女對他尊崇有加,羨慕他的紅繩威力,恨不能親手把自己與意中人系縛一塊;背后對月老也是美言敬語,其愛戴之意日月可鑒。有詩高贊:
“仇敵之家,貴賤懸隔,天涯從宦,吳楚異鄉。千里姻緣,一線相牽,生死難離,美丑不棄。”
后來被封為財神的峨眉道人趙公明得商家供奉,初一、十五絲毫不敢怠慢;其一舉盜得定海神珠的運氣羨煞眾神,然金寶之財乃流動之物,終不得永有。其出道時自贊曰:
“天地玄黃修道德,宇宙洪荒煉元神;虎龍嘯聚風云鼎,烏兔周旋卯酉晨。五遁四閑除戲要,移山倒海等閑論;掌上曾安天地訣,一雙草履任游巡。五氣朝元真罕事,叁花聚頂自長春;峨嵋山下聲名遠,得到羅浮有幾人。”
(十)
東晉高士陶淵明讀罷華夏古老神話,感慨萬千,特賦詩十三首,今擇十二,與君共覽。
玉臺凌霞秀,王母怡妙顏。
天地共俱生,不知幾何年。
靈化無窮已,館宇非一山。
高酣發新謠,寧效俗中言!
迢迢槐江嶺,是為玄圃丘。
西南望崑墟,光氣難與儔。
亭亭明玕照,洛洛清淫流。
恨不及周穆,托乘一來游。
丹木生何許?迺在峚山陽。
黃花復朱實,食之壽命長。
白玉凝素液,瑾瑜發奇光。
豈伊君子寶,見重我軒黃。
翩翩三青鳥,毛色奇可憐。
朝為王母使,暮歸三危山。
我欲因此鳥,具向王母言∶
在世無所須,惟酒與長年。
逍遙蕪皋上,杳然望扶木。
洪柯百萬尋,森散復旸谷。
靈人侍丹池,朝朝為日浴。
神景一登天,何幽不見燭。
粲粲三珠樹,寄生赤水陰。
亭亭凌風桂,八榦共成林。
靈鳳撫云舞,神鸞調玉音。
雖非世上寶,爰得王母心。
自古皆有沒,何人得靈長?
不死復不死,萬歲如平常。
赤泉給我飲,員丘足我糧。
方與三辰游,壽考豈渠央!
夸父誕宏志,乃與日競志。
俱至虞淵下,似若無勝負。
神力既殊妙,傾河焉足有!
馀跡寄鄧林,功竟在身後。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
徒沒在昔心,良晨詎可待!
巨猾肆威暴,欽鳥違帝旨。
窫窳強能變,祖江遂獨死。
明明上天四,為惡不可履。
長枯固已劇,鵕鶚豈足恃!
鴟鴸見城邑,其國有放士。
念彼懷王世,當時數來止。
青丘有奇鳥,自言獨見爾;
本為迷者生,不以喻君子。
巖巖顯朝市,帝者慎用才。
何以廢共鯀,重華為之來。
仲父獻誠言,姜公乃見猜;
臨沒告饑渴,當復何及哉!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