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木寨嶺,海拔3200米,國道212線就從岷縣和漳縣分界處的嶺上埡口越山而過。
曾幾何時,從甘肅的北部去隴南和四川,誰人不為木寨嶺犯愁!由于地質復雜和地下水位偏高,木寨嶺一直無法鋪筑油路,加上冬季的積雪,道路運輸更是困難重重。高高的山峰,盤旋的山路,九曲回腸,晴天一路煙塵,雨天泥濘難行,雪天路如滑冰場,旁有懸崖百丈,無論春夏秋冬,都讓旅人心焦。司機在謹小慎微中度著艱難的里程,旅客在擔驚受怕中履歷著行程,人們更難忘記,那一次次令人不堪入目的場面,曾有多少生命令人為之惋惜。
而今好了,只要走到山腳下,便有一條寬暢的隧道提供給人們。比起來,車輛少行7公里的盤山路,原來需四十分鐘的路程,現在只需5分鐘就可以安全、舒適地通過,真是一洞穿南北,天塹變通途。經過上千名建設者兩年多的艱苦施工,木寨嶺隧洞宛若水中游龍,穿破木寨嶺深處沉寂千年的圍巖,首銜岷州大地,尾搭漳河岸邊,破土而出。
誰說天下無捷徑,而今邁步從洞越。告別昨天長長的路,才深深感到今日時光的寶貴;作別昔日艱難的旅程,才感到大道朝陽的壯麗;辭別木寨嶺的山重疊嶂,才覺得狹長的甘肅因為有了木寨嶺隧道,北方和南方相距不再那么遙遠,昔日的蜀道,今日不再難。
我永遠銘記著通車的那個日子。那是一個非常晴和的日子,微風拂面,鮮花怒放,綠草如茵。在海拔2000多米的地方,成千個氣球飄蕩在蔚藍的天空里,18門禮炮轟然炸響,300面彩旗迎風招展,一排排方隊威嚴縱橫,四面八鄉的父老鄉親,穿著節日的盛裝,成群結隊地前來觀賞。他們高聲呼喊著、相互傳達著:木寨嶺隧道通車啦!
我們看到,因為有了隧洞,千年岷歸和諸多土特產正從洞里走出來,走出岷縣,走向隴原,走向全國,走向全世界。我們也看到,因為有了隧道,更多的人們把目光投向這里,把熱情傾注在這里,把希望寄托在這里。我們更看到,因為有了隧洞,脫貧致富的父老鄉親,走著豪邁的步伐,在奔小康的大道上闊步向前。20041105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