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周前通過美國的朋友口中得知這本書。兩周后,把三部全部看完。有感而發的想法太多,支離破碎,理性感性兩條線就如同DNA螺旋般糾纏。
如果將它界定在小說,那還有什么書可以對我思想產生這么大的影響。關于弦論,黑洞理論,曲率航行以及維度展開,那種沖擊就如同是某種超現實主義的宗教。宇宙的規則客觀到亙古不變,卻又在主觀上露出蒙娜麗莎般的微笑。還記得初中讀時間簡史,得知時間是第四維度時的不可思議。何為無知,就是連三維世界的規則都只是略知皮毛。
對于存在,我們只是生活在人所建造的一切,無論是精神還是客觀物質。所謂的宇宙觀,讀完三體之后我才明白它真正的界定。客觀的說,世界觀還是存在價值觀都是宇宙觀的一種縮影。這種縮影的尺寸感,就如同人之于太空。一個文明的誕生,是極小概率的事件。就如同我在除夕晚上6點半吃到的牛肉是進口于遠在太平洋那一岸的美國,生長美國西部草原的3歲大小的左下蹄有一顆痣的牛。那么我和這頭牛所聯系的概率簡直是滄海一粟。然而我們不會去想這樣的概率事件,因為我們習慣把視野放在眼前,習慣于習慣。然后也就習慣于懶惰,習慣于失敗,習慣于一塵不變,唯獨我們發現不了自己的存在,存在在這樣一個時點,這樣一個星球,這樣一個三維世界的價值,所有的關于自我價值的書所局限的仿佛都是眼前的一切,更宇宙相比實在太膚淺。書中的黑森打擊理論,在我看來就是一種客觀上的純理性的生存行為。近乎無情的理性來源于陌生,聯系和信息的交互容易產生理性之上的色彩。就跟三體世界和人類世界之間的糾葛一樣。生存似乎是永遠的話題,一個人的生存,一個家的生存,一個國家的生存,一個星球的生存,最后站在宇宙的視角,全宇宙的生存。就如同俄羅斯娃娃一樣,無限循環下去,跟**的鏈式反應一樣,環環相扣。一個個文明,一筆筆的濃墨淡彩最后涂抹成一片混沌,這就是宇宙。
妄圖逃避黑森打擊所進行的掩體計劃,最后卻迎來的是滅絕性的二維展開打擊。 三維空間的二維展開就如同你曾經踩死過的螞蟻,哦,也許我們曾經無數次不經意地對螞蟻進行二維展開吧,當然這只是個不確切的界定。三維的信息量之于二維是一種爆炸。然而這些打擊的實施者,卻是如此輕描淡寫,甚至對地球進行二維展開都算是一種高層次的打擊,算是看得起地球,就跟我們踩死螞蟻一樣。人類之于宇宙,就如同一個孩子,窺視清楚了小小的一角,卻躲不及迎面而來肅殺的寒風。
生存之間,必然存在上下之分。封鎖,壓制,消滅。一切文明似乎都是這樣發展起來的。土地,土地,資源,資源,生存,生存。就好比我們的生存,剝奪了物質,剝奪了宇宙間的一份質量。只不過,我們相對與時間來說是太過匆匆的匆匆,相對于宇宙而言是太過渺小的渺小。然而這樣匆匆渺小的人類,卻也是宇宙里億萬概率分母上的唯一的分子。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