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看電視,還是逛寺院,有一個鏡頭不時在我心頭閃現:那就是一位僧人,走進寺院之后,隨手關起了身后的門,然后悠悠地走向了庭院深處。僧俗兩重天,那種場景給我的感觸是那樣刻骨銘心的,他關起來的不是一扇普通的門,而是一扇隔開紅塵滾滾的門,一扇與隔絕的門,一扇超凡脫俗的門,一扇放眼世間皆坦然的門。
對于佛學我真的是一竅不通,但它對人世間的思考,也常常引領我去做許多無畏而無限的思考。最讓我感觸深的有兩點,一個是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一個是世事與我如浮云。我真的不知道這兩點是不是佛學觀點,但絕對與佛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也就認同為佛學觀點了。面對一個紛擾萬千的世間,多少事又能讓人想得通呢?況且為了生存,我們總在不斷的嘆息,昨天的米貴了,今天的工資未漲,明天的房價依然不會跌,活著真難,人生真累,一切是多么不如意。這時候佛說,來從來處來,去從去處去,來去赤條條。就算是富可抵國,也只能是一日三餐,夜臥三尺。有飯吃,有地住,我們還需要什么嗎?這么說,雖然很寬泛,可卻又是那么實在!也許正如所說的一樣,佛在心中啊!
在小城工作的日子里,有一位同事碰到了生活的艱難,也碰到了工作上的不如意,加之柔弱的性格,層層重擔加在他的身上,終于使他變得郁郁寡歡。也不知道他從哪弄來那些經文,而且讀得滾瓜爛熟;每當幾位朋友小酌之后,不勝酒力的他,能為我們把那些佛教經文倒背如流。那時候,我們總為他感嘆一番,然后想著生活的重壓下面,我們真的能夠走向佛,走向虛無,走進人間寺院,關掉身后的門嗎?
清幽的境界里,敲打著鼓罄,綴讀著萬千黃卷,迎來朝陽東升,送著夕陽西下。也許一切都可以想,也許一切都不用想,但想與不想都是一個結果,那就是世事的虛無和人生的寧靜。在電視里看過李淑同出家時的鏡頭:那是一個瓢潑大雨降落的下午,在一座深宅大院的寺廟門口,我們可敬的先生終于看透了世間的紛擾,想通一切進入佛界,決絕地關起了身后的那扇門。就在門外面,是深深愛著他的人兒,奮不顧身地撲向那兩扇厚重的門,深情呼喚,悲痛欲絕,泣不成聲,但仍然未能喚回先生一次回眸。只見他咬緊牙關,邁步走進了深深的院落。
無論是凡間的不可極頂,還是入佛的憑凌與超脫,其間的對與錯,我輩難以評說;但這個境頭卻深深地留在了我的心間。從此以后,弘一法師專心佛事,又在佛學界做出了優異的成績,成為了一代名僧。佛為他撫平了心靈的創傷,佛讓他擁有了一顆平靜而安寧的心,佛也讓他從更深更高處領悟了人生的無奈與平靜。
“聲聲佛號傳祝福,句句咒音達情意;朵朵蓮花綴蓮臺,首首梵唄除煩惱;盞盞心燈照暗夜,把把紅炬遣無明。”佛讓無數的生靈平靜下來,坦然面對眼前的紛繁世界,這個卻是真的。對此,歷史課本里總是把它概括為積極的意義和消極的意義,前者換來了和平與安寧,后者換來了死寂與沉淪。
總把最悲傷的事情寫在心里,總把難堪的表情瀉在臉上,總把深切的刺激化成仇怨,總用細小的不安激發抱恨,換來的是不斷增長的縷縷白發,以及人生的郁郁寡歡,還有諸多的無奈!當再次面對著絲絲同情眼神的時候,當不斷勸慰通過各種方式包圍的時候,人真的會感覺到佛的偉大和俗的渺小。我明白了,佛在數千年里流行不衰的真正原由;不能說多此一舉,而是更應該感慨人的貪婪和悲哀!
坦然面對人生的山重與水復。我記著這句自創的句子,沒有多少詩意,也沒有多少哲里,卻永遠不斷地安慰著一顆枯燥而空落的心。該發生的一定得發生,該來的也一定會來;反之,該失去的也一定無法挽回。無法阻擋的時候,順其自然也許真的是一種最好的選擇!當一切成為過去的時候,再回頭看那山,還是那樣地安穩沉靜;再回頭看那水,依然借著春光碧水長流;花遇春則開,葉遇秋剛落;人間多少滄桑,此事不關風和月!“系得綠蘿裙,處處憐芳草”,真的擁有了坦然的時候,什么事我們還不能放下來呢?!20100331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