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故尋仇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中原來草莽。
潦倒不通庶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哪管世人誹謗!
富貴不知樂業(yè),貧窮難耐凄涼;可憐辜負好韶光,于國于家無望。
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绔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這篇判詞明貶暗褒,明面批判賈寶玉不讀圣賢書,不愛時文八股,不喜仕途經濟。卻愛在女子群里鬧,實際上卻是相反。他的那句“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更是為世人所追捧。那時年少,初讀紅樓,不諳世情,寶黛愛情幻滅,黛玉的“心事終虛化”讓我好一陣的惋惜。但僅是惋惜而已,更深的東西體會不到。時至今日,如果要我來給賈寶玉做一個評價的話,我想既不是不羈世俗,厭惡功名利率,也不是多情憐香惜玉,更不是什么不屈于現(xiàn)實,品行傲岸,而是——沒有擔當。
評判賈寶玉沒有擔當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談。
其一,賈寶玉對金釧兒,晴雯,黛玉死都有“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責任。金釧本是王夫人的貼身大丫頭,因與寶玉調笑而觸怒了王夫人。“王夫人固然是個寬仁慈厚的人,從來不曾打過丫頭們一下,今忽見金釧兒行此無恥之事,此乃平生最恨者,故氣憤不過,打了一下,罵了幾句。”雖金釧苦求,亦不肯留下。此事中,因是賈寶玉與金釧調笑,王夫人大怒,此時寶玉的反應——“寶玉見王夫人起來,早一溜煙去了”,一個“早”就可說明了寶玉在這件事上的態(tài)度。’金釧被攆,寶玉也沒有絲毫的補救措施。金釧投井,寶玉的反應-----“聽到金釧滿含園區(qū),投井而死的消息,五內俱傷。正茫然不知往何處去的時候~~~五內俱傷,茫然不知往何處去是他的處理結果。而不是金釧的親人進行補償補救。
霽月難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的晴雯,是紅樓中我比較喜歡的一個角色,敢愛敢恨,但是最終花殞令人惜嘆。在第七十七回“俏丫頭抱屈夭風流美優(yōu)伶斬情歸水月”晴雯亡。在抄檢大觀園中,王善保家的趁機中傷晴雯,使得原來就不喜歡晴雯的王夫人火上澆油,王夫人帶人查怡紅院時,不顧四五天水米不曾沾牙,蓬頭垢面,怏怏弱息病在炕上的晴雯的狀況,強制將晴雯趕走,曹雪芹著重描寫了王夫人的怒氣和雷厲風行的處置,整個過程賈寶玉不曾試圖求情,或通過向王夫人表態(tài),僅是玩笑,以后定當不會如此來補救一下。細細看一下賈寶玉的反應。“說寶玉只道王夫人不過來搜檢搜檢,無甚大事,誰知竟這樣雷震電怒的來了------雖心下恨不能一死,但王夫人盛怒之際,自不敢多言------”一個“雖”,一個“但”,一個“自”就很好的詮釋了寶玉的心態(tài),有心無力,愛莫能助,擔當不起來。送完王夫人,他的反應------“只見襲人在那里垂淚,且去了第一等的人豈不傷心?便倒在床上大哭起來”。他的善良與軟弱共存,面對困難,每每有心無力。這樣的性格,注定了在將來木石姻緣面對挫折時的結局。至于后來偷去看他,互贈夾襖,僅是能讓晴雯稍感溫暖罷了。至于晴雯死后,念念不忘,又是作詩,又是哭泣。生前未能保全,這些作態(tài)又有何用?
由于年幼失怙,常年寄人籬下,黛玉被養(yǎng)成了一種孤高自許,目無下塵的性格。而寄居外家,孤苦伶仃的環(huán)境下,讓黛玉感覺到“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在這種情況下,賈寶玉溫柔體貼,做小伏低,再加上二人一起在賈母處長大,一起同吃同臥,情分比別個不同。使得黛玉心中早存了一段心事。二人小時,賈母也有暗示。這樣使得黛玉在賈府的生活雪上加霜。但是王夫人不喜歡黛玉,在王夫人罵晴雯時曾提過,“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象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罵小丫頭.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樣子------”此處與其是說看不上媚眼像林妹妹的晴雯的狂樣子,倒不如說是看不上林妹妹那個狂樣子。在賈府,賈寶玉與黛玉較他人親厚是眾所周知的事。古代很早就有“男女七歲不同席”的古訓。在明清時期,更是將封建制度推到了頂峰。這時候對男女關系,尤其是女子的約束已到了一種極限。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是真的對黛玉好的話,在相處的時候,在說話的時候就應該時時注意維護其作為女子的名聲。因為他們婚姻的權利不在自己的手里。古代相信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命。”我也非常不喜歡封建制度,在沒有能力的時候去硬碰硬,結局只能是悲劇。
其二,一個時代,他的習俗,制度假如你覺得不合理,你覺得不公平,除非你有能力去超越他,否挑戰(zhàn)的結局注定是悲劇。我舉一個例子,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她的存在絕對給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這些孔孟之道狠狠地一巴掌。武則天的聰明之處在于她是一直將自己想的付諸于實踐,而賈寶玉的悲劇之處在于他周圍所有的人都知道討厭什么,喜歡什么。但是他的喜歡在面對挫折的時候,總是束手無力比如王夫人發(fā)作金釧、晴雯是只能為她們哭兩場。他的討厭在得知賈政要考較他時,會連夜苦讀,連累一屋子的丫鬟不得睡。自己發(fā)愁無助。你可以厭惡封建知識分子的仕宦道路,可以諷刺那些熱衷于功名的人為“國賊祿鬼”,可以嘲笑道學所鼓吹的?“文死諫、武死戰(zhàn)”的所謂“大丈夫”名節(jié)是“沽名釣譽”,只要你的能力高到可以功名觸手可得,你的武力軍功高到軍職隨你挑,你的處事能力達到令同僚交口稱贊而君主不猜疑你。這時候的你對這些外在不屑一顧仍愿混跡在內帷,那么你的反抗不再是悲劇,你的喜歡經得住風雨,你的討厭沒人敢詬病。這時可以再舉一個例子,楊過喜歡小龍女,要娶小龍女,一開始的時候所有人不理解,都認為他們倫理敗壞,是不赦之罪。連郭靖黃蓉也對他們不假顏色。然而,楊過的非凡武功,堅貞不渝大仁大義多次就黃蓉一家為危難之中打動了大家。這些東西早已超越了世俗對他們愛情的束縛,因而他們得到了所有人的祝福。如果你要反抗某些不可撼動的、約定俗成的東西,唯一的途徑是超越,否則注定是悲劇。因而賈寶玉的悲劇在于沒有擔的起反抗的能力。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