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國家,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的民族。長期以來就有英雄創造歷史還是歷史造就英雄之爭。
什么是英雄?不同時期,不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階層的人群會有不同的看法,就是古典名著也有不同形象。
《西游記》中的孫悟空,《水滸》中的武松和《三國演義》中的關羽,是家喻戶曉的英雄。但是這三大名著里的英雄,卻各有特點,他們處于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時代,做出了不同的壯舉,深受人們的喜歡,得到人們的贊賞和認同。
認真分析他們的所作所為,一言一行,就會發現他們有各自的思想傾向和做人的道理,體現了不同的理念,折射不同的文化內涵。
《西游記》里的孫悟空自稱自己是:
祖居東勝大神洲,天地包含幾萬秋。花果山頭仙石卵,卵開產化我根苗。
生來不比凡胎類,圣體原從日月儔。本性自修非小可,天姿穎悟大丹頭。
官封大圣居云府,倚勢行兇斗斗牛。十萬神兵難近我,滿天星宿易為收。
名揚宇宙方方曉,智貫乾坤處處留。今幸皈依從釋教,扶持長老向西游。
逢山開路無人阻,遇水支橋有怪愁。林內旋威擒虎豹,崖前復手捉貔貅。
東方果正來西域,那個妖邪敢出頭!孽畜傷師真可恨,管教時下命將休。
究竟悟空是一個怎么樣的英雄,從《西游記》問世以來就有爭論。有人說他是農民起義領袖的化身,代表當時農民的利益;有人說他是一個妖猴,神通廣大,百戰百勝,是神的代表;有人說他是一個反皇帝,想當官的官迷;也有人說他是反對黑暗社會,痛恨豺狼官吏,為民除害的進步和正義的力量……
分析孫悟空西天取經途中的所作所為,我們可以看出他是百姓理想中的英雄:
他英勇、善變、樂觀、機智。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他敢于人先,勇于探索。當大小眾猴面對水簾洞疑惑時,沒有一個敢闖敢試,是孫悟空第一個不畏風險,闖進了水簾洞,贏得了大家的敬佩,獲得了美猴王的稱號。成為美猴王一寨之主之后,他沒有安于現狀,固步自封,而是繼續進取。他不僅自己要長生不死,而且還要自己的部下個個健康長壽。他居安思危,不僅自己長途跋涉,尋仙拜師,學會了七十二變等的本領,而且讓徒兒徒孫個個操練武藝,把水簾洞變成為堅強的戰斗堡壘,無人敢侵犯。為了更好的保護家園,他又一次想到了先進武器,于是到東海龍王那里取得了定海神針——金箍棒。水簾洞成為猴子們的理想王國。這一切都沒有讓孫悟空停止前行的腳步,他還要做齊天大圣!大鬧天宮終因挑戰體制,挑戰傳統,寡不敵眾而失敗了,被佛祖壓在五行山下。
皈依了佛法,是他人生的轉折。
他斬妖除魔,維護了佛祖的尊嚴,弘揚了佛教文化。孫悟空在和各路妖魔搏斗時,顯示了超越的本領,堅強的意志和聰明的才智,如“悟空三打白骨精”、“魔王巧算困心猿,大圣騰那騙寶貝”、“豬八戒助力敗魔王,孫行者三調芭蕉扇”等。
他與天庭作斗爭,體現了對官僚的藐視,體現了他先佛后儒,抑道揚佛思想傾向。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的無能,充分說明了儒、道的無用!
除暴安民,為民除害,他成為平民百姓的救世主。他不分國度,不分民族,不分貴賤,救民于水深火熱之中,救國于危難之時,體現了大慈大悲,普渡眾生的佛教思想。孫悟空有兩個突出的做法,就是對強盜狠,每逢交鋒必除之而后快;對當權者柔,從不傷害性命,只是教訓而已。對無主妖魔痛下殺手,對有后臺的妖魔網開一面。如悟空剛出山就遇到六個剪徑的強盜,他毫不手軟將其全部打死。在寶象國,他只降服迷惑國王的妖魔,卻不嚴懲昏暗無道的國王。在烏雞國,為被妖魔害死的國王伸冤,并救活了死去三年的國王等。
悟空的這些英雄事跡,說他是農民利益的代表有點牽強附會,說他是統治階級利益維護者是乎根據不足,說他是無所不能,神化般的英雄最恰當不過的。不過這種神化是披上了宗教外衣的。
大慈大悲的佛陀普度眾生是超越國度的,也是超越民族的,更是超越親戚同宗的,他所面對的是天下所有生靈。悟空也正是這樣做的。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是另外一種類型的英雄。
關羽,字云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今山西運城城)人。因戰亂而逃至涿郡。后與劉備、張飛在桃園結義,他們誓詞:“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國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民,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他是蜀國排名第一的五虎大將。曾經在汜水關前斬華雄,虎牢關前戰呂布而聞名天下。劉備兵敗,關羽保護劉備的妻子在吞吐山被曹操圍困,曹操讓張遼當說客。勸降關羽。關羽說了三個條件,一者,吾與皇叔設誓,共扶漢室,吾今只降漢帝,不降曹操;二者,俸祿養贍二嫂。一應上下人等,皆不許到門;三者,但知劉皇叔去向,不管千里萬里,便當辭去:三者缺一,斷不肯降。著名的降漢不降曹成為佳話。官渡之戰前降曹,被曹操拜為偏軍,封漢亭候,為曹操殺了顏亮、文丑。后千里走單騎,坐騎赤兔馬,提一口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終于回到劉備身邊。后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軍,受降曹操大將于禁,殺龐德。讓華佗刮骨療傷,威名遠揚。
關羽一生重義氣,忠郡主,智勇雙全,武藝絕倫,被統治者崇為“武圣”,與號為“文圣”的孔子齊名。
千百年來,經過歷代統治者的封謚,把關羽說成:對國以忠,待人以仁,處世以智,交友以義,作戰以勇的楷模。代表著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出現在世人面前。他由萬世人杰,成為神中之神,以后逐漸衍變成為戰神、財神、文神、農神等,成為全方位的萬能之神,為歷代統治者和黎民百姓所敬仰。
他不僅是中國的神,而且還流傳到日本、泰國以及東南亞各國。
美國圣地亞哥加州大學人類學系教授、芝加哥大學人類學博士DavidkJordan(漢名焦大衛)先生曾經說過一段很有意思的話:“我尊敬你們的一位大神,他應該得到所有人的尊敬。他的仁、義、智、勇直到現在仍有意義,仁就是愛心,義就是信譽,智就是文化,勇就是不怕困難。上帝的子民如果都像你們關公一樣,我們的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边@位美國學者的話是頗有見地的。
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凝聚在關羽身上的是儒家的忠、義、智、仁、勇,蘊涵著儒家傳統文化的倫理、道德、理想和理念。
可見,關羽與孫悟空不同,他是官方英雄。
《水滸》、《金瓶梅》里的武松則是另一種類型的英雄。他是力大無比,敢做敢為,知恩必報,武功高強的好漢。
武松因打死景陽崗的老虎而一舉成名。
景陽崗上有一大蟲,經常傷人,不僅當地獵戶拿它不得,就是當地官方也無可奈何,只好安民告示,三碗不過崗,單人和夜晚不得過崗。
武松喝了十五碗,七八斤牛肉,微醉只身過崗,赤手空拳將老虎打死。
陽谷縣為他披紅掛花,百姓是傾城出動,為之慶功。
重親情,講感情,有仇必復,是他顯著的特征。
兄弟武大被老婆潘金蓮勾結情夫西門慶害死。武松得知后,為了找到人証物證,他智請何七叔等眾人到酒店。酒過數巡,武松揭起衣服,拔出尖刀,插在桌上。指著何九叔道:“小子粗疏,還曉得冤各有頭,債各有主。你休驚怕,只有實說,便不干涉你!我若傷了你,不是好漢!”
這種江湖義氣,不是不講道理的,只是顯得太魯莽了。
人證物證俱在,他到衙門告狀,結果沒有受理,被迫開始實施復仇。
請四鄰,大家坐定。武松一手拿住王婆,一手指著嫂子,高聲道:“高鄰休怪,不必吃驚。武松雖是粗魯漢子——便死也不怕——還省得有冤報冤,有仇報仇,并不傷犯眾位,只煩高鄰做個證見。若有一位先走的,武松翻過臉來休怪,教他先吃我五七刀,武二便償他命也不妨?!?/p>
武松殺了潘金蓮,又去獅子樓砍下了西門慶的頭,用人頭祭奠哥哥,事后主動到縣衙自首。
重友情,講義氣,知恩必報是武松的另一個特征。
施恩有一**,被蔣門神霸占。施恩斗不過蔣門神,只好忍氣吞聲。囚犯武松到了安平寨,施恩欲借武松之力奪回。于是便不惜花重金打通關節,免打了殺威棒,并天天好酒好菜招待武松,使武松深受感動。武松為了報恩,便醉打蔣門神,為施恩奪回了**。
武松豪俠之中夾雜著濃厚的江湖義氣,這種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視死如歸的性格深受百姓稱贊。
不過武松和悟空相比,就顯得機謀不足,勇猛有余。他沒有悟空那樣靈活善變,常借助外力來克敵致勝。
關羽和武松都有知恩圖報的經歷。正因為施恩對落難時武松的熱情款待,也就有了武松醉打蔣門神的一幕。曹操對關羽也是不恤血本,上馬金,下馬銀,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這才有后來的華容道捉放曹。可見兩人在報恩的方法截然不同。武松與關羽相比,處不同層面,其作用和影響力也不同。
現在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三位英雄的不同點:
孫悟空是宗教式的英雄,在他的身上折射出佛教文化。佛與魔歷來就是一對勢不兩立的力量,在悟空的身上總是體現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神通。悟空的行為并不為那個統治集團服務,也不為那個階級著想,他普度的是天下眾生,他斗爭的對象也大多妖魔鬼怪。
悟空是一個神化英雄,他在和妖魔作斗爭的過程中,總是先敗后勝,這樣既突出他不屈不饒敢于斗爭的精神,也顯示他有著神奇的力量和智慧,而且還凸顯他戰勝任何妖魔的神化。而關羽、武松等英雄就不同了,他們在與對手的斗爭中雖然顯示了英雄氣概,但最終都逃脫不了失敗的結局,因為他們是人不是神。
關羽是官方英雄,在他身上折射出儒家文化。他的一生都體現了儒家的仁、智、禮、信、義的思想。他忠于漢室,忠于劉備,他把畢生的精力用在維護統治集團的利益上,因而他所斗爭的對象不是強盜毛賊,不是貪官污吏,也不是妖魔鬼怪,而是敵對國和各方面的都對勢力,他需要的是更高的斗爭藝術和謀略。
武松是民間英雄,在他的身上折射出的是大眾文化,是老百姓喜歡的人物,因為他就是百姓的一員,他和百姓容在一起。他談不上普度眾生,更沒有為統治階級服務的覺悟,他靠的是樸實良心,樸素的感情。
這三為英雄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各種文化都有自己英雄的標準,每個民族都呼喚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每個時期都會涌現具有時代特征的英雄。
英雄和平民是少數和多數的關系,盡管英雄是少數,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自己的英雄。在任何時候我們都需要英雄存在,這是因為英雄是民族和國家的脊梁,英雄的精神是無價之寶!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