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心許“道”
讀《道德經》筆記(22)(原創)
注:本范本《老子注釋》系復旦大學哲學系《老子注釋》組注
今起又參照陳鼓應的《老子今注今譯》
原文:
曲則全,枉則直;
洼則盈,敝則新;
少則得,多則惑。
是以圣人執一,以為天下牧。(是以圣人抱一,以為天下式)
不自是(視)故彰,
不自見也故明,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能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歸之。
譯文:
折彎反而能成全,彎曲能夠矯直;
低凹反而能盈滿,凋敝反而能新生;
少些反而能得到,多了反而會迷惑。
“圣人”掌握以上原則,建立“抱一”的理念,就能成為天下的首領。(就能成為天下所效法的楷模)
不強調自己的正確,反而能夠顯明;
不自我表現,反而才能明智;
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功;
不驕傲自大,反而能夠長進。
正因為能不爭之爭,所以天下的人沒有能和他相爭的。古代所講的“曲則全”的道理。難道是說說嗎?事實上能夠保“全”之道就在于“曲”。
心得筆記:
一, 圣人抱一,以為天下式
第一,守“曲”是一種妙道和功夫。
世間人皆歡喜“全,直,盈,新,多”。
凡物要十全十美,萬事要全始全終,過去父母理念里兒女還要全受全歸!故世人以全家福,十全大補湯……為美!
至于“直”,人們多喜“友直”,以友直為益者三友。更有直壯曲老一說,以為理直,氣就壯;理虧,氣自餒。
新陳代謝,新舊更替,多多益善……詩人亦說“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
然而,世人是否知道?
曲、枉、洼、敝、少的妙道呢?
低洼之地,可聚集“有本之水”和“無本之水”。
“有本之水”就是有源頭的水。它填滿低洼之地,徑流大海。就是孟子說的:“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后進,放乎四海。”
“無本之水”,就是天雨雪水。如孟子所言:“茍為無本,七八月之間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所以說,居于低洼之地才有得到充盈水的可能!
再有,若你已年界四十不惑,五十天命而后,你就會感慨時光流逝太快!心中不再急于求新,而多了許多“念舊”的感懷!天公人巧日日求新的歲月里,就意味著自身漸漸陳舊,而被新人取代!意即自己的凋敝,才能換來新生。所謂:“耳畔頻聞故人死,眼前但見少年多。”
此時是新好還是舊好?
筆直的馬路,直達的電梯雖然存在,但不能隱沒曲成萬物的哲理!這“直”只是那蜿蜒無限的曲線中的一小段!
“友直”予人得善,于己致禍!直言賈禍的歷史示例還少嗎?莊子說:“直木先伐,甘井先竭”!直木、甘井的下場好嗎?殊不知“曲成萬物而不遺”!
還有,盈滿則必虧,天下有幾人能持盈保泰的呢?
所以說:守住“曲、枉、洼、敝、少”之道,難道不是一種全身之道嗎?
守“曲”難道不是一種妙道嗎?
守“曲”可以匯集兩種能量取向,一來可求全,二來不致盈虧。
至于守“曲”功夫,那是需要智慧的看透和現實的堅忍的。此處,略去不言。
第二,以“抱一”的理念,聚合全面立體多角度的思維方式去認知世界
首先,學會用辯證,正反的觀點來把握“曲則全”的關系。
懂得居于曲、枉、洼、敝、少之地,方能全、直、盈、新、多。
曲、枉、洼、敝、少,是可以轉化升級發展到全、直、盈、新、多的。同樣,全、直、盈、新、多,也可遞減,退化進入曲、枉、洼、敝、少的。
因此,學會用辯證,正反的觀點來把握“曲則全”的關系,才能學會守“曲”的妙道和功夫。
其次,用易經變卦的各種狀況去分析理解“曲則全”的妙道。南懷瑾也強調這點。此處略去不詳談。
最后,要用道家的齊同萬物觀,即“圣人抱一”的道家思想來把握“曲則全”的關系。這是梅姑恩師竹翁常常教導我的!即曲就是全,全就是曲;枉就是直,直就是枉;以此類推……少就是多,多就是少。
當年伍子胥為闔閭推薦了兩名刺客,一名專諸,一名要離,這兩名刺客讓闔閭穩坐在王位上,幫闔閭除去了王位的爭奪人。
要說這要離刺殺的人是哪一位呢!原來是前國王王僚的兒子公子慶忌。公子慶忌據說筋骨如鐵,萬夫莫當,手能接飛鳥,步能格猛獸。闔閭乘駟馬追趕他的時候,公子慶忌棄車而走,走得如飛一般,馬兒都追不上。集結眾箭飛射他,公子慶忌挽手能接住箭,而不被箭射中!
這樣的人在冷兵器時代實在是無人能敵!
然而公子慶忌最后卻死在一個--身材僅五尺余,(相當于現在的1.1米出頭一點)腰大一束,形容丑陋,且右臂斷折!殘疾如小侏儒般的要離手下!
這個小侏儒腰大“一束”,“一束”是什么概念?古代五匹布帛捆扎起來即為一束。這個小侏儒細小無力,迎風則伏,負風則僵!如何殺得了一位萬夫莫當的超人壯士?有興趣的人可參看《吳越春秋》,此處從略。
最有趣的是那把殺死前國王王僚的匕首,因其極其短狹,才可藏身魚腹。因而得以躲過王僚手下地毯網羅似的搜查!
“弱小”才能被人所忽略,“弱小”才能攻其不備,出其不意!當然也成就了兵法中的詭道。
在智者伍子胥的眼里--弱小就是強大,強大就是弱小。柔弱能勝剛強!守“曲”即為“全”道!“全”道就要守“曲”!
所以,老子說:“是以圣人執一,以為天下牧。(是以圣人抱一,以為天下式)”
那就是--因此圣人以“抱一”的理念,聚合全面立體多角度的思維方式去認知世界,把握變化多端的世界,就能成為天下的首領。(就能成為天下所效法的楷模)
歷史是一部好教材,總會遺留各種人事予子孫參考,子孫取之不盡,可不要愚以不取!豈但愚以不取!還愚以自用啊!
二.“我”要縮小一點
自以為是,自我表現,自我夸耀,自高自大都是眼中只有“我”的表現。
一個人懂得了守“曲”的妙道,自然就不會“我執”。因為,“我執”就不能“求全”,就等于放棄了“我”以外的世界。“我”就成了一片葉子,一葉障目不見泰山!,這樣“我”看問題就缺少了一種“全”的視覺。更加遠離了“圣人抱一”的理念。
再有,過度宣揚自己,裝飾自己,進而推廣自己;以自我去觀照,去為人處事,就是有為法。有為法就不能“唯道是從”!就會干涉打擾別人的生活!
我們為人父母的,為人父母官的切忌以“自我為中心”。不強調自己的正確,不自我表現,不自我夸耀,不驕傲自大。
把“我”縮小,就是把世界擴大了!在守“曲”上下點功夫,家就全了,國家就興旺了!
漢武帝到了快死前終于明白了這個道理,頒布了《罪己詔》,因為他發現自己少年時代的英雄夢雖然得逞了,但漢家天下卻衰微了!沒有守住“曲”的功夫,自然國庫也空了,美女們都變成討飯婆和村婦要自己去耕田了……
漢武帝不但沒有守“曲”的功夫,而且還在步武力殺戮的后塵!最后只好殺了鉤弋夫人--自己的老婆。交代給后世的,還是血淋淋的暴力!而這血腥是孩子母親的……以為此舉可保漢家天下無虞!把強勢和個人英雄主義建立在血腥上的人,沒有不注定不敗落的……
而漢武帝他老子爺爺正因為懂得守“曲”的妙道,狠下了守“曲”的功夫,搞了幾個真假公主送給匈奴和親,就贏得了保“全”的生機!贏得了大漢天下!
正因為漢文帝和漢景帝的不爭之爭,所以天下的人沒有能和他相爭的。古代所講的“曲則全”的道理,和所留下的歷史經驗,難道是說說的嗎?事實上能夠保“全”之道就在于“曲”。
甲午年臘八梅已香寫于學易齋
作者:筆名梅已香,號文溪君
注釋:
①曲,造字本義,將燒軟的竹子折彎《説文解字》中,曲,象器曲受物之形。
②枉,造字本義,樹枝彎曲,病態生長。《説文解字》中,枉,衺曲也。
③洼,造字本義,山地間積水的低凹地。《説文解字》中,洼,深池也。
④敝,造字本義,撕毀巾帛。《說文解字》:敝,幅巾。另一種說法認為,“敝”是破敗舊衣的意思。
⑤惑,造字本義,心亂,不明確。《說文解字》:惑,內心迷亂。
⑥得,造字本義,撿到貝殼,喜獲財富。《説文解字》:得,行有所得也。牧
⑦牧,造字本義,放養牛群,這里引申為首領。
⑧式,造字本義,工具武器使用的套路,此處,引申為法式,范式。
⑨是,正確的。彰,造字本義,彩色紋案鮮艷奪目,此處引申為明顯突出。
⑩見,造字本義,睜著眼睛看。《説文解字》:見,視也。
⑾伐,動詞,夸耀己功。矜,持矛而立,自高自大的樣子。
⑿誠,造字本義:彼此信任談和,如實遵守協約《說文解字》:誠,說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