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軍后有千騎趕來,正是李述分兵之前的兵馬,他們一望主帥已死,燕軍十倍于他,當即四下潰逃。慕容令眼神一寒,如主宰生死的帝王般無情,他手持長刀一揮,箭雨再起,晉軍洋洋四千騎,逃下山者不足百人。
“孫將軍,燕軍有埋伏!上將軍已死,我等好不容易才撿回條命逃下山來!”
孫元在山下一望,那慌亂逃竄的人影可不就是李述的人馬嗎?
一聽李述已死,孫元大驚,自知靠著自己的百騎難以抗衡燕軍萬人,隨即想率軍而逃。
但是問題來了,要往哪里走呢?
孫元一想,違抗軍令,擅自攻山,損兵折將,這每一條罪狀都足以讓桓溫斬他于軍前,這么大的敗仗總得找個替罪羊吧,不然桓溫的滔天怒氣該往哪里撒!
晉營萬萬是回不去了!
倒不如,趁著燕軍在枋頭和晉軍打得不可開交之時,他率剩下卒眾占郡自立,至少有個安身立命之所啊。
他遂問部下道,“今大敗,上將軍戰死,我等有何顏面回去面見丞相!”
眾將聽完,皆垂頭嘆氣。
“爾等可愿隨我,在亂世中見勢而為?”
其余部將早已慌了神,他們深知桓溫脾氣秉性,就算回營受重責不死,也不會再受重用了。
所以,他們當即表示,“愿隨將軍!”
公元369年九月,孫元占據武陽與前燕抵抗。
****
“吳王,桓沖退兵了!”
慕容德前來稟報,他身上的鎧甲尚未來得及脫去,一臉的風塵仆仆。
幸好退兵了,這桓沖倒是難得的將帥之才,若是再戰,我軍難免死傷慘重。
慕容垂大喜,直言道,“應是令兒在濮陽取得了勝利。”
“兵貴神速,玄明,你即刻重點兵馬,今夜就率一萬五千騎趕往石門,速敗袁真,徹底斷了桓溫的念想!”
慕容垂知道,今日之勝,離逼退桓溫不遠了!
“若勝,伏于襄邑,桓溫必經此路而退,重創之。”
“得令!”
半個時辰后,只聽營外馬蹄聲陣陣,似是喜鳴大勝,男子翻身下馬,健步如飛般往主營奔去。
“父王,悉羅將軍和染干將軍斬了桓溫的大將李述!”
“我們殺敵共四千多人!”
慕容垂喜出望外,他望著一身玄鐵精甲的兒子,又好像看見了二十幾年前的自己,雄姿英發,立于兩陣之間。
“好!好!待歸龍城,吾必向陛下奏封爾等之功!”
“吳王,今日打得可過癮了!”悉羅騰隨后進營,手提李述頭顱。
慕容垂大笑,道,“悉羅,該去給桓溫送份厚禮了!”
悉羅騰立刻反應過來,“末將這就去!看那老頭還能撐到什么時候。”
“染干,傳令豫州刺史李邽,命他率州兵斷溫饋運。”
慕容垂知道,是時候給桓溫致命一擊了!
“得令!”染干津定定道。
雙管齊下,一斷糧道,二斷漕運,量他是桓溫也無計可施,吳王一下就抓住了晉軍的命脈啊。幾經戰敗,怕是桓溫此時已經亂了陣腳吧。
****
枋頭 晉營
“大哥,李述棄鄴城,追燕軍至土山,中埋戰死,我軍四千騎全軍覆沒,孫元叛變,領著剩下不到一千騎的人馬另謀他處去了!”桓沖雖退了軍,但是這十萬火急的戰情,讓他心中已經很清楚,他們晉軍勢如破竹的攻勢已經被慕容垂成功逆轉了。
“孫元這等叛將小人,留他無意,日后自有燕軍會去收拾他的!”
“只是李述這匹夫!竟背吾令!葬送吾取鄴城的大好戰機!”桓溫被氣得大口喘著氣,畢竟上了年紀,身體大不如前了。
段思被擒,李述被斬,他何曾如此連連經敗,慕容垂真非尋常人啊!
“大哥,形勢已經相當危急了啊!”
進駐枋頭之時,他就是不贊同的,燕國是馬上打下來的天下,幾經明主,雖這幾年有衰敗之勢,燕太宰太原王慕容恪病逝,但是燕國人才并未凋零,仍有慕容垂這般可鎮四方的將帥,且燕國精騎驍勇難擋,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攻下鄴城的。
他知道,大哥有大哥的抱負,但是現在他們的糧草,真的不能再耗下去了。
“先不要慌亂,越是這個時候,越要穩住陣腳,以防慕容垂突襲,命全營提高警戒。”桓溫雖是如此鎮定而言,但是他心中高歌猛進的一盤棋明顯被打亂了陣腳。
“幼子,現下你以為該如何?”
桓溫諸弟,唯沖俱溫之才,他對這個幼弟向來倚重非常。
“弟意,趁糧草仍足,焚船,棄輜重,由陸路歸建康。”
已近枯水期,水路無法再行船,他們要想安全撤退,唯有走陸路,雖然有被慕容垂掩殺的危險,但是越早走,對晉軍越安全。
桓溫陷入了沉默,連連損兵折將,士氣低落,糧草堪憂,情況確是不容樂觀。只是,他仍抱著一賭乾坤的心態,若袁真能及時打通石門,糧草供給順利,他與慕容垂的勝負,未可知矣。
“我知道了,容我好好考慮考慮,你去把郗超叫來。”
若說桓沖是桓溫的左膀右臂,那郗超就是桓溫大腦上的神經,他此時的猶豫不決,恐怕只有郗超才能懂,他的畢生夙愿,恐怕只有郗超才會徒手支持。
“大哥,你其實知道的,燕國氣數未盡,你是不可能一舉攻進鄴城,立萬世功勛的。”
“慕容垂父子龍虎之人,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且帳下猛將如云,他們就是燕國防線上的銅墻鐵壁,我們若是再不退,到時糧草枯竭,必遭掩殺。”
“大哥,你這十幾年來三次北伐,東晉戰戮連連,你此番出征兼并了郗愔的兵馬,才得五萬步騎。”桓沖頓了頓,嘆了口長長的氣,還是沉重著說道,“大哥,退軍吧,給東晉留點男兒吧。”
說完,沒等桓溫呵斥,他已經提前退出了營帳,徒留桓溫一個人望著帳外的蒼穹發愣。
萬丈凌霄,萬里河山,他桓溫竟無緣至此。
他桓溫一生叱咤,名震天下,奈何諸子無才,唯一器重的沖弟卻盡忠晉室,與他相背而行,可悲可悲啊。
郗超啊,我不怕此次退軍,戰果無存,卻怕我百年之后,一生基業全部付諸江水東流啊!
****
暗幕降臨,黃河上的星空閃著璀璨的光芒,如一支支燕羽箭閃著鋒亮的箭尖,零零星星地匯成一條明亮的指引大道。
家國當立,賊心當休!
慕容德率一萬五千騎趁夜而出,越出桓溫之后,趕往石門。
石門 袁真后營
慕容德行軍至晉軍后方,欲夜攻其營,但仰頭一望,只見袁真大營建兩米高,壁壘堅實,每營各設兩個哨口,每個哨口之間互為呼應,哨所上有四人分守東南西北四方。若不能在同時將這些哨兵全部一擊致命,就會很快驚動晉軍,陷入敵方的猛烈射殺之中。如此易守難攻,看來袁真是做了長久戰的打算了。
觀其勢,要想取勝,唯有待明日石門會戰了。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