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莊
文/石光澤
????我媽媽的娘家在王家莊,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說它很有意思,是這個莊子雖然姓王,但村子里沒有一戶人家姓王。我外婆家姓崔,左鄰姓馮,右舍的人家姓沈。所以一到過年,家家戶戶門上貼的堂聯也不一樣。張家貼的是“九居世澤,百忍家聲”,姓馬的人家就貼“銅柱世澤,修帳家聲”。離王家莊兩三里的地方有個叫崔家窯的莊子,崔家窯的倒都是姓崔的。我媽媽說祖上是從崔家窯入贅到王家的,后來改回了本姓。我外曾祖父去世時來了許多親戚我都不認識,我媽媽說那都是崔家窯的老親了。莊子里的其他人家也大都是這么來的,久而久之,王家莊也就沒有姓王的了。
???王家莊的崔姓人家有三戶,叫新三房。有新三房就有老三房,?老三房是我外曾祖父那一輩,兄弟三個。我外曾祖父是最小的一個。老大在日本人打過來的時候和日本人對著干,結果叛徒告密被捉住了,日本人知道他水性好,在他身上綁了石磨沉到大河里被漚了粽子。我們今天看來他算是抗日英雄,值得大宣特宣,可在我媽媽他們那里只不過是家族中的一件事情而已,你不問,他們也不會說。老大家的媳婦也因此瘋掉了。我姨媽說當年崔家的三個妯娌個個賽朵花。三個妯娌中我外曾祖母活得最久,大前年才去世,享年九十三歲,現在回想起她老年時候的相貌,雖然老態龍鐘,但瓜子臉,高個子,放在七八十年前也不會不好看到那里去。老大家只有一個女兒嫁到鄰村,后來那個女兒去世了老大家就絕了后,好在老二家有兩個兒子,我外公又是獨苗,這就是新三房的來源。崔家到我舅舅這一輩的字派是“柏”,我只記得崔家字派中的一句“松柏槐楊柳”,很上口的一句話。
????我小時候很喜歡聽事,愛跟在大人后面聽他們講話。所以有時候我媽說她娘家的一個誰,我都知道那是誰。上面崔家的事情和接下來我要講的關于我外曾祖父的事情也都是我聽過來的。
????以前在鄉下,能上私塾識字是件頂了不起的一件事情,所以一個村子里一定會有一個老頭受人尊敬,稱為老先生。這個老頭能看得了古書,能寫毛筆字,對小孩來說他會講許多故事,對中年人來說他知道許多禮節規矩,婚喪嫁娶都少不了向他們去討個主意。特別是過年的時候要寫堂聯,這個各姓人家的都不一樣,沒得賣,非得請這些能寫毛筆字的老先生寫一幅不可。我外曾祖父就上過私塾,他老人家活著的時候,一到過年家里就很熱鬧,都是來寫春聯的。至于我祖父那一輩能寫毛筆字的就很少了,我父親這一輩生在紅旗下,長在紅旗下的連毛筆都沒摸過幾回。等我外曾祖父去世后,村子里就再也沒有能寫堂聯的老先生了,家家戶戶只能去街上買一些諸如“生意興隆,萬事如意”的貼貼,雖然同樣熱鬧,但哪有堂聯來的有文化呀。鄉下的私塾能出幾個識字明禮的,日后祖上傳下來的東西有人能夠傳下去,這就夠了。可惜的是這些最后一批受過私塾教育的老先生們也大都行將就木了。我姨母評價她祖父是天資極高,能過目不忘,但家里窮,后來就供不起了。但終歸是上過學,識得字的,后來就被當地的一個大戶聘為賬房。到收賬的時候,如果估摸著那戶人家實在困難拿不出錢來,他就會找個地方喝喝茶睡會覺,看看時間差不多了就回去交差。東家看他出去了一段時間,的確賣力,很是相信他,再加上我外曾祖父能編瞎話,所以東家也不會再派人去逼帳。解放后,財主家的賬房算是狗腿子,但大家都沒怎么難為他。我外曾祖父的讀書的天份并沒有遺傳給我的外祖父,不過我的舅舅的確是個讀書的種子,所以孫輩中他最喜歡的還是我舅舅。
????關于外曾祖父的事情也未必是如此傳奇的。我們家兄弟兩個,我祖父母年紀又大,我弟弟也就是我外婆帶大的。我弟弟比如小兩歲,人高馬大的,我外婆見到他就很自豪,這個外孫是她帶大的。她常說當年我外曾祖父反對這事,說不曉得帶大了有什么用,我外婆反駁他,起碼以后他媽媽讓他到他外婆墳上去燒紙,他總歸是賴不掉的。外曾祖父對人對事一直都是這個態度。我姨母小時候得了小兒麻痹癥,昏迷不醒,他在去縣醫院的路上一直嘮叨個不停,說這個伢兒(當地土話,小孩的意思)是收不住了,是收不住了(意思就是養不大了)。到六十歲后就天天在房里念佛經,我小時候就以搶他的經書為樂。他對誰都是笑呵呵的,既不表示特別喜歡又不表示生氣,從來不多話。
????我媽媽一直嫌棄我,說小孩子不要聽大人講閑話,可如果我不去聽事,有多少好故事會被錯過呀。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