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申城
文/芮雪
行走申城僅僅十數年時間,我資歷尚淺,不敢妄加評論。加之文筆拙劣,只能粗略勾出我體驗中上海街道的輪廓。
上海的大路是繁忙的,那是路人如織的世界。工作日,他屬于行色匆匆的上班族們;節慶時節,他屬于初來乍到的游客。他是上海的第一塊招牌,也是多數人對于上海的第一印象。各種文化的交匯之所,呈現出與古城不同的活力。以絢爛的星光為代價,上海換來了行道邊的火樹銀花。這樣的犧牲符合城市人的口味,使他們紛紛在街道邊舉起相機留念。乍一看之下,上海的商業街確實與其他大城市無異,但是他能如此完美地把異國風情的建筑和摩天高樓結合在一起卻沒有違和感,那是來自于申城大氣的融和。
上海的另一面在于窄巷,由野貓無聲地指引,來到心靈的棲所。在這里,你可以聽到最純正的上海方言,感受到最濃厚的海派氣息。游客們通常不會選擇這里,此處反而是文藝青年經常出沒的地方。總是與喧囂無緣,他們的棲身之所多數隱藏在紅色磚墻和梧桐濃蔭之中。但是這份寧靜非常巧妙。要同時權衡幽暗寂靜和安全放心,路燈不能過暗或過明,就連梧桐樹的疏密都要足夠精細以讓人發掘出內心深處的秘密。鬧市中的窄巷正是這份巧妙的完美體現,由一扇鐵門隔絕,內外兩邊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只需要稍微轉過幾棟小樓,就能體驗到驚喜的柳暗花明。誠然初來乍到者會感到困惑,甚至存在著相當的迷路幾率,但是為了難得的安寧有何不可?畢竟窄巷中所包含的,不僅是片刻的清靜,更是上海灘不為人知的秘密所在。
大路和窄巷,無論是哪一種路,都是我所喜歡、所依戀的。我欣賞這樣的反差。多走一步,多繞一圈,就能置身于一個全新的世界。誰能想到如今黃浦江畔的繁華,來自于曾經的不起眼的小漁村呢?當有軌電車慢悠悠搖過街道,外國巡捕橫行上海灘的時候,提籃橋的鐵窗可曾映照出黎明?上海的住民都來自五湖四海,在江南溫潤如玉的氣候和細雨里,糅合了各地的特色,造就了申城包羅萬象的文化。正是因為兼容并蓄的溫和,才有海納百川的氣度。只有親自行走在申城,用心靈感受,這一點更加鮮明。
我曾經行走在不同的城市,到過很多不同的地方。巴黎的優雅曾經吸引過我,夢中出現過羅馬百年前的建筑,也曾由衷向往過維羅納的浪漫。但是,就算是出于對于家鄉的私心也好,我依然更喜歡上海的萬國建筑,懷念黃浦江邊映照出的燈光。無論今后我將遠行去往何方,踏在上海土地上的那份溫馨和安詳,永遠無法被替代,它將成為永久的窖藏。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