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吳戈兮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
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九歌-國殤》
每每讀到《楚辭》這一篇,無窮盡的力量便在血液里燃燒,盡管路之迢迢,可我懂得了精忠為報。
每一個為國而戰的人,都是英雄;每一個為國而亡的人,都是鬼雄。不過僅僅讀到第四句,眼底便濕潤了,這一次我沒有再去他們的立場思考,光做了旁觀的人就已不能從容。戰國的秦楚戰場,手持吳戈身披犀牛甲的楚將,無數勇士的擊抗,血染旌旗,旗遮了烈陽,眼前敵人如云卻只能看見短兵交相,車輪碾過,誰國軍人又將陣亡?勇士爭先恐后持戈場上,哪怕敵箭交墜亂下,向前腳步已踉蹌,也要拼死護國不顧箭傷。踩踏著敵人亦或同伴的尸骨繼續廝殺,再無后顧之憂與別親離子的心情錯雜,不論當初為何上了戰場,這一刻,他們為了保衛國家。不論是誰,只要為國盡忠,都是我所敬崇之人,這使得我向往軍營的深綠,不再為了十分偏愛的綠色,而是為了能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站出來,義無反顧。我不希望戰爭的發生,每一個身處戰爭的人都是無辜的人,只不過是天意如此安排,沒有人能逃過,更沒有人能主宰。
秦國畢竟太過于強大,楚國的隊列慘遭踐踏。亂了陣腳又如何,是國的仇便是沖鋒之人的敵,不管怎樣,定要用所有之力予敵致命一擊。沒有誰生來就是勇士,到了戰場,不勇便會死,這是無從選擇的事。拉車前進的馬兒似乎也通人意,愿衛國家,聲聲嘶鳴的末梢左右驂服卻已倒下,這敵強我弱的形勢后又將有白發送走黑發。秦國使那短刀又毀了幾輛車馬,勇士還在沖殺,只有戰爭讓他們無所懼怕。車輪深陷使四匹戰馬被拴住,戰場一片嘈雜,殘肢斷臂交相鋪地,沒有任何事物可以阻擋將士報國一腔忠誠,深知前路是死也為國而去,恨敵入心的怒火染紅了每個人的眸。士氣一如既往的高漲,后方的人揮動鼓槌用力敲響,前方戰士聞鼓聲如頓消疲勞,奮勇拼殺。不知道為什么,突然很想哭,如果是我,在這種情況下也不會退縮,不知道那些人在臨死時會不會有我現在所領會的感覺,雖顧及家人,然,死而無憾。這樣的戰爭場面,給予我的,是靈魂的震撼。
我性子本如此,看到能感動我的,就一定寫下,待日后隨意翻看時,又能為之動容。至今為止,我從未寫下過戰爭,我向往寧靜與淡泊,戰場硝煙宛如烈火能輕易將我燒灼。如今我提筆寫下了,不為別的,只為我所看重的忠誠。《國殤》于九歌是最為獨特的,從《東皇太一》至《山鬼》,所祭奠的都是神,唯這最后一篇,是祭人間犧牲的楚將。楚懷王時多次與秦國交戰,卻每次以慘敗告終,屈原先生性忠且文采飛揚,寫下《國殤》明了志向也歌了楚將。
殘騎裂甲,楚將的嘶吼沖破云霾。茫茫荒野,是戰場,也是生命終結的地方,還是明滅在旌旗之下的希望。我似乎看到,在山下,戰士們安靜地將眼閉上,遠處還有同伴在拼殺,他們的心已了無牽掛。天陰沉沉的,像要下雨,神在發怒,為鞍馬一生之人而怒,為犧牲戰場之人而哀。我始終相信,天是能將人讀懂的,每一個天氣的變換都是神靈看人間的心情,或喜,或悲,或平淡,都有他的姻緣。
其實楚國的兵將都知道,這是一條不能回還的路,他們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不管為的是什么,他們都渴望城墻不破,國固民安。他們不過都是普通人,卻有著普通人沒有的偉大,或許家中尚有雙親在,別離時含淚一句:“忠孝難全”便頭也不回地上了戰場,或許家中尚有妻兒存,不忍多看一眼便去持干戈以衛社稷。佛家常說“放下”,他們何嘗不是已放下之人,放下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乃至生命。我敬重每一個像楚將一樣有血性的男兒,他們強大如神佛,為國疆而戰,為國事而死即使最后的結局是輸,那也是最光榮與神圣的。
荒原渺茫地讓人有些心慌,來時的道路太長已看不清遠方,戰爭結束的只是這一場,敗軍之后戰場又躺了多少楚將?不到最后一刻,決不能放過眼前的敵人。佩戴著長劍腳步還在不斷向前,秦弓拿在手中放出敵仇之箭,前方是地獄也無畏無怨,憑誰也阻擋不了疾步。這是國的責任與希望,這是軍人身上獨有的榮耀,他們既不是光芒也不是信仰,單憑他們至死不渝的精神就足以讓人熱淚盈眶。頭顱濺熱血,跌落戰場,楚將手中的兵器依舊緊握,我的淚再也無法忍耐而落,我不愿再做那旁觀者,我怕看到早已注定的的結局。屈原先生當年何等忠誠,他也想過要馳騁吧?可是心余力絀,他不得不因直言進諫而被小人殘害,他沒有征戰沙場,但我認為,他和楚將一樣,是英雄。
除了為國為民的人,我不信誰能做到視死忽如歸。或許有人會認為我這話過于偏激,那么敢問,除了抱著必死之心的人,誰在面對死亡之時毫無畏懼呢?楚將既英勇又一身武藝,且至始至終剛強著,即使是死也不可侵凌。他們雖然犧牲了,但他們的靈魂還活著,影響著我們。我寫戰爭,并非呼吁戰爭,更不想誰又犧牲于戰爭,而是為了阻止戰爭,阻止這些沒必要的犧牲。同時我也希望,我們居安思危,在戰爭來臨的時刻,我們也能像楚將一樣,無畏得站出來,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他們都是鬼中之雄,所以我一直將他們敬重。
《楚辭》給了我太多感動與震撼,所以,在寫戰爭的第一篇,我選擇了《國殤》,賦詩一首,以抒當年戰苦:
征夫
若非城墻烽火濃,無奈萬事蹉跎中。
愿衛疆土操干戈,故鄉何必淚目送。
身首分離尤無悔,可憐雙親無人奉。
久戰沙場不得歸,家書一封萬金重。
久戰沙場不得歸,家書一封萬金重。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