瑀脫天數,洗滌濁氣,元神大固;東行來到龍柏巨人之國,見其眾個個高如參天大樹,遂變化如彼,結交頗多;再行見大海之浪翻騰動蕩,如城如峰,幾與天齊,遮日暗月;躍上水巔,見大水飛旋而下,下有萬丈深淵,納百川而不溢。瑀頓悟,水歸此處方可無害;繞水垛而行。忽然一股黑浪席卷而來,瑀叫聲不好,瞬間被卷進激流,飛速下旋,不可自拔,突見一石碑若隱若現,急扶,又覺下有硬物支撐,視之乃一玄龜。原居天河,被貶至此,負“歸墟”字碑。
玄龜欣然駝瑀徐行,它也無法出此大壑,不過告瑀水中有島如轉臺自旋,可暫居。遠看五根巨柱飛旋,愈近愈偉,原是五座無根之山。盤旋而上近三萬里,山頂平闊,周遭千里,登立其上,倒不覺轉,分別有字:岱輿、員嶠、方壺、瀛洲、蓬萊。其一有人,皆素女。島上亭臺樓閣皆白玉砌成;山中的飛禽走獸一律如銀似雪;奇花異草遍地,有一種珍珠樹,果實晶瑩剔透如玉脂,鮮美無比,女子吃上一顆即結珠胎,又有玉泉之水延壽,故此地人丁興旺,不過所生皆女。此乃女兒之土。
瑀著孝衣,白玉之體,到此有緣之地,甚喜;眾女見之皆近,個個育男,傳下帝族,慢慢五島有居,安然自得。此處屬陰,時快,度年如凡間一日。瑀覺歲月久長,常記掛父志,日思出此牢籠,急切之下,縱巨大法身,變化極斧,劈開歸墟水壁,湊合前之一瞬化龍而出。眾女貞烈,再無食珠果之人,漸漸凋零。五島男丁后有返老還童之仙緣。
瑀達東王公處,二神切磋,相投。神女玉亦甚喜見瑀,天天聽談。東王公引瑀參觀天之銅河,言天水不下久矣,不知何故。瑀縱身而上,見有巨木塞口,遂極斧劈砍,修成一座壯麗的木柵,大水傾瀉,一舉消除下界水患之源,從此洪水不見有長。
瑀與東王公談導水于歸墟之略,唯憂大海倒灌。東王公提議以金箍神針鎮壓水府各怪。瑀遂把金箍神針變至極大,書上“三萬六千斤”字樣,安放于海藏,大海之波頓減。羲和直覺如鯁在喉,似被點中要穴,無最高特許無法再離海藏半步,自然心生怨恨。
瑀與東王公結拜,率龍柏巨人踏上地盤,神女玉執意跟隨。龍柏巨人三下五除二清除了黃河十年淤泥,大河漸流。他們治水之舉傳布四方,天下能人志士紛紛來歸。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