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的家原先在市區,他后來搬到了郊區的一個公墓附近。他對妻子說他喜歡清凈一點的地方,妻子說清凈的地方很多,為什么一定要搬到這個死人居住的地方。L笑笑說,死人住的地方才是真正的清凈之地。
L沒有告訴妻子他搬來墓地的真正原因,他不能對妻子說他就是喜歡墓園這樣的地方,他害怕妻子用驚異的眼光看著他。
“喜歡墓園”確實是一個古怪得不能說出口的理由。
這么多年來,L一直沒有別的興趣,他唯一感興趣的事情就是閱讀墓志銘。他趁出差的機會像一只黑色的鳥一樣奔走在各個城市和鄉村的墓園之間,閱讀陌生人碑文上的文字。他終年隨身攜帶著一個黑色的筆記本和一只黑色的鋼筆,筆記本的扉頁上L用莊嚴的小篆寫下:“在死亡的世界里,聚集著存在最高的秘密。”由于時間相隔太久,L已經忘記是哪個詩人說過的話。
L依稀記得他在讀初中那年,在一個親戚家的書廚里偶然翻到一本薄薄的書。當他在書頁中讀到那句有關死亡的句子時,他感覺自己一下子掉到了一個神秘昏暗的窟窿里邊。他默默地把那句話記在了心頭,然后在某個夜晚把那句話偷偷地記錄在那個黑色筆記本的扉頁上。
L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與死亡相關聯的句子: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陶淵明
他并沒有消失什么,不過感受了一次海水的變幻,成了富麗珍奇的瑰寶。——雪萊
對人生,對死亡,給予冷然之一瞥,騎士馳過。——葉芝
著名的埃及法老庫鐫刻在墓碑上令人恐怖的咒語:“不論是誰騷擾了法老的安寧,‘死神之冀’將在他頭上降臨。”
古希臘“喜劇之父”阿里斯托芬的墓志銘出自哲學家柏拉圖之手:“美樂女神要尋找一所不朽的宮殿,終于在阿里斯托芬的靈府發現。”
埃及亞歷山大大帝的墓志銘:曾經,整個世界對他說來都太小,現在,一杯土已使他心滿意足。
小津安二郎的墓碑上只鐫刻了一個“無”字。
弗蘭克?辛納屈的墓碑上刻著“最好的尚未來臨”。
這個隱秘的筆記本被K稱為“死亡手札”,死亡手札中的文字是L在墓地的碑文和書籍中摘錄下來的,為了尋找那些死亡與冥想的句子,L有一段時間陷入瘋狂的閱讀中。
L想起多年前父親在醫院里閉上眼睛的那一刻。
L的親人們都圍著父親逐漸冷卻的身體哀慟不已,只有L木木的站著,他在心中默念著死亡手札中的一個句子:“死亡是一種幸福,非常深邃的幸福。”L這樣念著的時候,覺得那句話是從父親安詳的面容中滲透出來的。L很遺憾,他悲哭的親人們無法安靜的聆聽永恒沉睡的父親的言辭。
L對閱讀碑文產生興趣緣于13歲那年的夏天。
放學后L和幾個小伙伴一起去學校后面的池塘中洗澡,他們像快活的小鴨子一樣在池塘里玩耍嬉戲。L游著游著看到池塘邊有一片松樹林。L聽外婆說過,松樹林里最愛生長一種叫松樹菌的野菌。那種菌很好吃,滑溜溜的柔軟而細膩。L就想去看看樹林里有沒有松樹菌。
L連衣服都沒有顧得上穿就爬上了池塘邊的那片松樹林。樹林里很幽暗,忽明忽暗的光影迷失在樹林中。很多年后,L讀《神曲》,就想起13歲那年夏天步入那片幽暗的松樹林里的情景。
據說但丁的那片黑暗的樹林是冥界之門。
L在那片松樹林里驀然看到那塊陰冷墓碑之時,打了一個寒顫,13歲的L通過一塊豎立的墓碑臨近了死亡之門。
L沒有立即逃離那片松樹林,而是顫栗著慢慢接進那塊墓碑。他先是保持著一定的距離打量那塊青灰色的墓碑,后來慢慢蹲下身子,仔細地看墓碑上的文字。墓碑的中間刻了一豎排醒目的大字:愛女姬姒之墓。
“姬姒。”L輕輕的念道。
L念到這個名字的時候覺得有一陣陰風輕輕吹過。L頓覺這個名字美麗而不祥,像古代戲曲里女子的名字。
L的目光移到了墓碑的右邊:“姬姒,你別怕。在你離去的那一刻,多少人,多少動物和生靈也在與世長辭。”
L一遍又一遍的閱讀著墓碑上的這段文字,先前的那種恐懼和不安已經逐漸退卻。他幾乎忘記了是在閱讀碑文,他感到一種從沒有過的靜穆的安詳。
“我把你帶出此地,前往永恒之邦。”把有限的生交付永恒之地的悲欣之感,只有在但丁的詩歌里可以深刻的體驗到。
L的目光最后小心翼翼地移到了墓碑的左邊。左邊的墓碑上刻著姬姒的生辰和死亡日期,L從姬姒的出生和死亡日期上推斷出姬姒死的那年只有12歲,比L還小一歲。
想到姬姒那么小就辭別了世界,L有點難過起來,他想象不出姬姒為何在那樣的幼小的年紀就離開了人世,但他知道姬姒已經死去多年了。
“姬姒,你別怕。在你離去的那一刻,多少人,多少動物和生靈也在與世長辭。”L再一次輕輕念著碑文上的文字。
姬姒,愿你安息。L說后,轉身走出了那片松樹林。
L與墓碑結下不解之緣,除了在13歲那年夏天偶然遭遇了松林中的墓碑,他還遭遇了一個人,確切的說是遭遇了魯迅先生。魯迅說,我只很確切地知道一個終點,就是墳。魯迅的很多文字都具有墓碑的荒寒之氣,研究魯迅的人大都認為他文字中的蕭瑟和早期家道中落,受盡人間冷眼和困頓有關,但L固執的認為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
1909年魯迅從日本回國,先入浙江兩級師范學堂任教,開始對古代碑文進行搜集、研究。后赴紹興府中學堂,經常去古玩店成批買古磚,既有銘文磚、又有畫像磚。魯迅同時對紹興周邊的古跡進行了查考,拓碑的工具總是隨身攜帶。《魯迅詩稿》最早的一幀《李賀感諷五首之三》便是1909年留下的,“南山何其悲,鬼雨灑空草,長安夜半秋,風前幾人老。”或許受古碑銘的影響所致,滿紙悲戚。
魯迅曾經在北京寄寓紹興會館,他在《吶喊》自序中說“許多年,我便寓在這里抄古碑。”魯迅對意態奇異的碑銘喜愛情不自禁之際,將790余種石刻碑文按原字逐一臨寫。他還著了《鄭季宣殘碑》考:“唯重行更定之文,雖不盡確,而用心甚至,因錄之,以備省覽。六年寫出,七年八月三日重閱記之。”這一切都表明魯迅對碑文的癡迷以及碑文的暗影,已經滲入到他的著述甚至靈魂之中。
L一段時間酷愛看電影,對電影中精彩的故事本身并沒有特別的感觸,讓他入迷的還是那些與死亡有關的場景。《東京物語》中有一個片段在L的腦子里揮之不去:敬三坐在門檻上仰望山頂的那片墓地,那是母親即將要去的地方。此刻母親正躺在冷硬的榻榻米上,她臃腫的身體一定和地板一樣冰冷,只是她早已感覺不到。和尚們正圍繞著母親的遺體念誦經文。敬三說,我受不了那聲音,當我聽到的時候,我覺得母親一點一點變小了。
敬三坐在門檻上,目光一直沒有離開過山頂的那片灰白的墓地。和尚們的頌經聲還響在他的耳邊。
L記起三年前死去的那個叫M的朋友。M生前去了一次歐洲,什么也沒有帶回,除了在那里拍攝的一張黑白的公墓照片。那張巨大的公墓照片在M的客廳里靜靜的掛了一年,有一天L然聽到M樓自殺了,從15樓跳下去的。L很驚異,他知道M直是個膽小謹慎的人,坐飛機都害怕失事的那種。
L忽然想到了M客廳里掛著的那副黑白的公墓照片,他的腦子里閃過死亡手札中狄金森的墓志銘:“受喚而歸。”
M定是受喚而歸的。L想,也許當M在歐洲看到那片墓地的時候,當他按動快門的時候,L就聆聽到了遙遠的召喚。
黃昏的時候,L經常帶著他的狗去散步。那只狗沉默的跟在L的身后面,眼神里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惶惑不安。L散步的地點只有一個,就是他家附近的那片公墓。當初他就是為了聆聽永恒沉睡者在黑暗深處的言辭,才買下郊區的這所靠近墓地的舊房子。
L每次都如朝圣者般穿過一片白樺林和灌木叢到達山坡上的墓地。墓園掩隱在林陰之中,四周都有圍墻。走進墓園像進入了古宅之中,神秘得像寓言,像夢境。放眼望去,高低錯落的碑石默默佇立,風在墓園的樹林之間颯颯響著。L行走在其間,感受到一股秋天的陰寒之氣。
L有時候會給墓地中安息的人帶去一束新鮮的野花或幾個蘋果梨子什么的,他偶爾也會帶去一瓶酒或下酒的小菜送給看守墓地的老頭。守墓的老頭曾對L抱怨,這鬼地方太清凈了,死人又不會說話,除了喝酒沒有什么可以解悶。
慢慢的,看守墓地的老頭和L成為了親密的朋友。
L知道一部叫《午夜守門人》的電影。不過,L并沒有看過,但他很喜歡這個名字,他覺得那個看守墓地的老頭就是午夜守門人。
守墓的老頭每次看到L都很高興,像見著親人似的。他對L說他從40歲開始就看守這片墓地了,如今他都78歲了,該到了去墓地里居住的年紀了。他說他剛開始看守墓地的時候才只有幾十個墓,現在到底有多少個墓他都數不清楚了。有一次他閑得實在無聊,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來數墳墓,數來數去,太陽都落山了。老頭數的頭昏眼花的,他還是沒有數清楚到底有多少個墳墓。
老頭說這片墓地只有每年清明和過年的時候才熱鬧一些,有些墓10年了也沒有人來掛青和燒紙錢。他見那些地下的人太孤獨可憐,就偶爾在清明的時候給那些冷清的死鬼們掛束青和燒點紙錢。老頭說到此處的時候有點黯然。他說,其實我也是一個孤寡老人,不知道死后有沒有好心的人來給我燒點紙。
L忙安慰他,如果你死后還住在這里,我會在每年清明的時候給你掛青,燒紙錢。老頭聽后懸著的一顆心似乎放塌實了一些。
L去墓地的時候經常碰到一只瘦骨嶙峋的狗。L的狗總要熱情地跑上前去打招呼,那只狗卻一副置若罔聞的樣子。它神色凄惶,總是耷拉著尾巴,仿佛被悲哀壓彎了似的。守墓的老頭告訴L那是一只野狗,自從一年前它的主人葬在這里以后,它幾乎天天來墓地,刮風下雨從不間斷。它一來就蹲坐在主人的墓前,仰頭看著那塊高高的墓碑,有時候會發出長長的哀號。
L每個黃昏都在密密層層的墓園間徘徊、流連。他仔細地閱讀每一塊碑文上的文字和圖案。看到有意思的,他就掏出黑色筆記本記錄下來。
比如這個,“你孤獨了一輩子,希望在另一個世界可以不再孤獨。”
這個墓很荒涼,顯然很長時間沒有人來打理過。L猜想這也許是一個孤苦無依的老人的墓碑,碑上的墓志銘也許是老人的某個遠親或鄰居寫上的。
比如這個,“你走了,誰來幫我系領帶,誰來幫我做早餐,誰來幫我找眼鏡。”碑文用日常的生活細節表達了對已故妻子的深深眷戀。L注意到那個已故的女人有一個嫵媚的名字——玄蛾。
比如,“爸爸,當你躺在墓地中的時候,我們才懂得失去你的悲傷。”L看到墓碑上刻了一大堆子子孫孫的名字占據了墓碑的大部分面積。L想起《東京物語》里敬三說的,父母沒進棺,沒有人要照顧他。
L注意到一塊簡陋的墓碑,墓碑上只刻著一句話:這里躺著的是一個不知道名字的異鄉人,愿過路的人把他的靈魂帶回他的家鄉。
一個很別致的大理石墓碑上雕刻著一把小提琴,小提琴下面刻著一行簡短的文字:這是一把會哭泣的琴。L想到這個女子,生前也許是個演奏小提琴的音樂家。
在一個素樸的墓碑上雕刻著一個十字架,還有一句像哀詩一樣的句子:一切終結在荒原,在一個白色的早晨。
有些墓碑由于年代久遠,被風雨腐蝕得斑斑駁駁,字跡漫漶得難以辯識。有的墓碑上雕刻著植物或玫瑰花等圖案,還有的墓碑上只簡單的刻著死者的姓名和生卒年份以及家族譜系的記載。他們的面容已經在時間之維中逐漸破裂,留給生者永不停息的悲拗。
L在墓碑前面站得越久,越接近墓地中的時光。L知道在這冰冷的遺骨長眠之地,在這些荒涼的墓冢下都埋藏著不為人知的,極其哀怨、絢麗的故事,只是從來沒有人穿越過這神圣的寂靜封蓋下的棺木,只有墓碑上的文字吐露了逝者臨終的肺腑之詞。“一個死者的言辭,在活人的肺腑間得以改變。”L覺得那些墓碑上的文字,像被召集的死去的人,對活著的人陳述那個世界的秘密。
L每次看到墓碑,都本能的聯想到一扇門,一扇通往死亡,進入永生的門。墓碑阻隔了生與死,又連接著生與死的界限。
2013年10的某個晚上,L從墓地回來的時候,天已經黑了,他不知道墓地上空的那只烏鴉一直盤旋在他的頭頂。
那晚L做了一個夢,夢到荒野中豎立著一塊青灰色的墓碑,墓碑發出蒙暗的色調,那顏色像鄉間古老瓦房的顏色。墓碑上站立著一只黑漆漆的烏鴉,它突然張開了巨大的翅膀,好象要覆蓋住整個墓碑。一道詭異的白光閃過,L看到墓碑上刻著一句墓志銘,“烏鴉說,永不復返。”那幾個字用凝重的小篆鐫刻而成,使得墓碑透出一絲森然。
L從此失蹤了。
L的妻子在他失蹤三年后,偶然從閣樓上發現了那個積滿灰塵的死亡手札。每天晚上L的妻子都在閣樓里點上蠟燭,在昏暗的燭光下閱讀筆記本上的死亡言辭:
我的前額是火,信仰是我的尸體。尸體帶著圓滿的微笑,一種希臘式的悲劇結局。——普拉斯
死亡是花,只開一次。——策蘭
我不能停下等候死亡。——狄金森
海明威在自己的墓碑上寫著:“恕我不起來了!”
這里躺著一個人,他的名字寫在水上。——濟慈
《讀者文摘》創始人德威特?華萊士自擬的墓志銘是:最完美的壓縮。
貝多芬的遺言:“我將在天堂里聽到一切。”
在死者白色的眼瞼上,長春花靜靜開放。———特拉克爾
漢學家彼德羅夫逝去之后,在自己的墓碑上只留下了一個大大的漢字:“夢”。
筆記本的最后一頁是一大片空白,上面只有一句話:海涅說,死亡是涼爽的夜晚。
L失蹤后,他的妻子時常在黃昏的時候帶著狗去墓園散步,還是穿過那片白樺林和灌木叢到達山坡上的墓地,只是看守墓地的老頭已經病故了,墓園中又增加了幾塊墓碑。
某一天L的妻子在一本他留下來的舊書中看到一段話,她模仿L的筆跡在死亡手札的最后一頁記錄下來:
由于你的死,你剝奪了我和你在一起的快樂,同時你也使我自由了,在我不喜歡的世界面前自由。而且如果我可以不熱愛它,是因為你不再在這里,我的陰郁的思想不會給你帶來任何詛咒。我是說現在,在你離開我那么多年以后,我明白你的死亡像是一個禮物,而我終于接受了它。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