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情商,不能不說什么是智商了。智商就是智力商數。智力通常叫智慧,也叫智能。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并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智力包括多個方面,如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分析判斷能力、思維能力、應變能力等。
以往認為,一個人能否在事業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現在心理學家們普遍認為,情商水平的高低對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著重大的影響,有時其作用甚至要超過智力。那么,到底什么是情商呢?
情商又稱情緒智力,是近年來心理學家們提出的與智力和智商相對應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說白了,情商就是對自己情緒的管理和控制能力。
怎樣才能提高自己的情商,我們先人卻早有思考和感悟。我們可以從他們的明言警句得到啟發。
制怒忍辱
林則徐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智過人,可是卻喜怒無常,順利時揚揚自得,遭受挫折時便煩躁不安。他的父親林賓感一個人成才不僅靠智力超人,學習突出,還要取決于他良好的心態。于是他非常注意培養兒子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首先,他以身示范,平日注意自己的言行,遇事不怒,待人和藹,為人處事謙恭謹慎。
另外,林賓還十分重視用暗示法來教育兒子。有一天,父親回到家臉色與往日不同,林則徐問父親今天遇到了什么不順心的事情,何以面無喜色。父親借機給他講了一個“急性判官”的故事:某官以孝著稱,對不孝之子絕不輕饒,必加重處罰。一日,二賊入戶盜得一頭耕牛,又把此家的兒子五花大綁押至縣衙,向縣官訴其打罵父母不孝之罪。該官聽說兒子竟然打罵父母,犯下不孝之罪,于是不問青紅皂白喝令衙役杖責50大棍。正在此危急關頭,這家老母跌跌撞撞趕來,跪在縣官面前,聲淚俱下央求縣太爺棍下留人。老母把兒子的孝道說給縣太爺聽。縣官聽罷,追悔莫及。這時才想起找兩賊人算賬,可兩賊早已逃得無影無蹤了。
這個故事以及父親身教的良苦用心,給林則徐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后來林則徐做了高官,他的府衙里總是掛著一塊牌匾,上書“制怒”兩個大字,以警示自己,因為沖動是魔鬼。
忍辱是佛教般若的重要表現,一個具有大智慧的,成熟的男人,往往難忍能忍,在他的面前沒有忍無可忍的事情,因為他懂得小不忍則亂大謀。
每逢大事有靜氣
在一般情況下,人都可以較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把握好良好的心態,但是當處于關鍵時刻,面對突發事件,當事情如泰山壓頂而來時候,要冷靜對待,把握好自己的情緒就不那么簡單了。
在這方面做得最好,要數諸葛亮了。
因街亭失守,司馬懿十五萬大軍,望西城蜂擁而來,時孔明身邊別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兵卒不到二千五百,眾官聽得這個消息,盡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見塵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殺來。孔明傳令,教將士“旌旗盡皆藏匿,諸軍各守城鋪。若有妄行出入及高聲言語者立斬。大門四開,每一門上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
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于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
司馬懿來到城下,只見孔明坐于城樓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拿鹿尾。城門內外,有二十余百姓,低頭灑掃,判若無人。司馬懿看畢大疑,深怕中計,便到中軍,教后軍作前軍,前軍作后軍,望北山路而退。
面對十五萬大軍壓境,諸葛亮卻能憑欄而坐,焚香操琴,并絲紋不亂,這需要何等的自控力,何等的膽略!空城計的成功關鍵在于諸葛亮操琴這個細節,這個細節的成功關鍵在于心態控制的好。
相比之下,青梅煮酒論英雄里的劉備,做得稍遜一籌,當他被曹操一語道破當今天下英雄,就是我和你時,竟大驚失色,露出慌態。巧的是一個響雷被劉備所利用,這才掩蓋了驚慌的神色。
心態決定命運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說過:心態改變,態度跟著改變;態度改變,習慣跟著改變;習慣改變,性格跟著改變;性格改變,命運就跟著改變。
人不能選擇命運,但可以選擇心態;
有什么樣的心態,就有什么樣的命運。
決定命運的不是什么環境。不是什么能力,也不是什么機遇。而取決于什么樣的心態。
積極的心態孕育成功的果實。消極的心態孕育失敗的萌芽。
有什么樣的心態,就有什么樣的人生。心態決定一切,心態決定命運。
每個人終其一生。總要遇到各種問題.煩惱、矛盾和困難,挫折和失敗不可避免。面對人生的困局和障礙,不同的人會采取不同的心態,從而也就導致兩種有天壤之別的人生結局:成功的人生和失敗的人生。
要調節好心態需注意三點:第一,不能改變環境就適應環境;第二,不能改變別人就改變自己;第三,不能改變事情就改變對事情的態度。
人們為了調節情緒往往借助煙酒茶,借助琴棋書畫,借助旅游和娛樂等外在因素。不可否認宗教是調節人們心態的最高形式。
宗教的作用說到底,就是調節信徒的心態。
一個人如果不依靠任何外在的力量,就可以自如的調節自己的心態,他就是一個非常高的情商者,就是圣賢,就是仙者,就成佛了。
孔子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
我很多時候都在思考一個問題,當你付出勞動并不少,為什么一無所獲?當你的汗水并沒有少流,卻富不起來?當你干的并不比別人差,為什么得不到提拔?那是因為你充其量只是一個勞力者。我們應該看到幾乎所有的成功者,必定是個勞心者。就是說,你要想成功,不僅要出力,而且要用心。《西游記》里那個本領最大?如果我們從情商的角度看,當然是唐僧,是觀音菩薩,是如來佛祖。因為他們是勞心者。白龍馬、八戒、沙僧都是勞力者,即使是戰無不勝的孫悟空也是個勞力者。
我們再看看水滸里的108位英雄豪杰,有幾個是勞心者?真正勞心者是宋江、吳用等少數人。
善于思考,愛動腦筋者,終究將勝人一籌。真如曹雪芹所說,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即使是那些腦力勞動者,也還有更細更精更深的學問要研究,那些泛泛而學,只做表面文章的,實質也是勞力者罷了。可以說職場需要“勞心者”,也培養和造就了“勞心者”。
難得糊涂
公元1754年秋,鄭板橋在山東任知縣,即興寫下“難得糊涂”四字,然后又在下面寫一串小字“聰明難,糊涂難,由聰明轉入糊涂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福報也。”
為什么孫悟空做不好天庭的官,因為他愛憎分明,嫉惡如仇,并隨心所欲,往往小不忍亂大謀,說到底他的情商太低了。
何謂糊涂,用情商的觀點看,可以理解為是一種策略,是一種高超的處世藝術。當條件不具備,時機不成熟,為了到達最終的目的,只好先糊涂吧,可見糊涂還是一種心態,是一種智慧。
說到這里,我想智商是來做事的,情商是來做人的;智商用于錄用,情商用于提拔。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