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月,李文忠擒脫列伯于大同,孔興走綏德。先是,元主北走,屯蓋里泊,命脫列伯、孔興以重兵攻大同,欲圖恢復,至是,元主無意南向矣。(《太祖實錄》)
太祖遣使諭元將擴廓帖木兒。
諭曰:“昔帝王之得天下,當大功垂成之際,尤必廣示恩信,雖素相仇敵者,亦皆收而并用之,所以法天地之量,而成混一之業也,朕自起兵淮右,收攬群雄,平定華夏,惟西北邊備未撤,蓋以汝守孤城,保其余眾,遠處沙漠,朕甚念之。是用特與湔滌,示茲至懷,必能知時達變,慨然來歸。其部下將帥及各部流移軍士,多我中土之人,果能革心從順,文武智謀,當一一用之。有愿還鄉者聽,其賀宗哲、孫翥、趙恒等,朕悉涵容,皆所不計。投機之會,間不容發。朕言不再,其審圖之。”(高皇帝《御制文集》)
十二月,元將王保保侵蘭州。
保保知大軍南還,以兵襲蘭州,指揮張溫拒守,保保進攻不利,乃引去。(《太祖實錄》)
洪武三年庚戌正月,元兵犯蘭州。
正月初三日夜半,有馬銜山民王黑子叩臨洮城門,報曰:“元小總兵軍馬已圍蘭州,指揮俞光被擒,哨兵將至矣。”指揮韋正登城設備,達旦,哨果至,聞有備而回。元兵攻蘭州,百計不能克,兵眾食乏,互相殺食,主將不能禁。三月,大將軍達、右副將軍和、左副將軍愈督兵四十萬援之。
癸巳,太祖以王保保為西北邊患,命徐達為征虜大將軍,李文忠為左副將軍,往征沙漠。
上曰:“王保保方以兵臨邊,今舍彼而取元主,失緩急之宜。吾欲分兵為二道:大將軍自潼關出西安,搗定西,以取王保保;左副將軍出居庸,入沙漠,以追元主。使其彼此自救,不暇應援。元主遠居沙漠,不意我師之至,如孤豚之遇猛虎,取之必矣。”諸將受命而行。時王保保駐兵安定縣之西,入侵蘭州,無所得而去,乃縱游兵,四出被其擾。(《太祖實錄》)
三月戊午,大將軍達師至定西。
王保保退屯車道峴。達進兵沈兒峪,遣左副將軍鄧愈直抵其壘,立柵以逼之。(《太祖實錄》)
兵至定西乾溝,達諭將士曰:“我在此安營,元兵必棄圍赴戰。及彼至,吾已息兵二日,與戰必勝矣。”居二日,小總兵果留圍城之兵,率部下赴敵。達令陜西運糧相繼,元兵食愈乏。四月初五日,達令各衛士卒輪晝夜驚擾之,元兵饑甚而不得息。初七日夜,不令軍士擾之,俟元兵睡熟,選將士造其中軍劫之。元兵大潰,小總兵遁去,部下將帥悉擒至興元斬之,士卒派錄各衛,隨征成都。(俞朱《紀事錄》)
四月,王保保走和林。
大將軍駐沈兒峪口,與保保隔深溝而壘,日數交戰。保保發兵千余,由間道從東山下潛劫東南壘,東南一壘皆驚擾,達親率兵擊之,乃退。明日,力戰,大敗保保兵于川北亂冢間,擒元剡王、文濟王及國公閻思孝、平章韓札兒、虎林赤、嚴奉先、李景昌、察罕不花等一千八百六十五人。保保僅與妻子數人從古城北遁去,至黃河,得浮木以渡,遂由寧夏奔和林。愛猷識理達臘復任以事。(《太祖實錄》)
丙戌,元帝殂于應昌。
五月癸卯,大明兵襲應昌府,皇孫買的里八剌及后妃并寶玉皆被獲,皇太子愛猷識禮達臘從十數騎遁。
洪武四年辛亥九月丙辰,冊故元太傅、中書右丞相、河南王王保保女弟為秦王爽妃。
時妃有外王父喪,上命廷臣議之。禮部尚書陶凱奏:“大功以下,雖庶人亦可成婚,況王妃無服。”上遂令中使及女史往諭妃家,行納征發冊禮。冊曰:“朕君天下,封諸子為王,必選名家賢女為之妃。今朕第二子秦王爽年已長成,選爾王氏,昔元太傅、中書右丞相、河南王之妹,授以金冊,為王之妃。爾其謹遵婦道,以助我邦家。敬哉!”(《太祖實錄》)
按:保保姓王氏,為李察罕之甥。今秦王妃曰“選爾王氏”,知為保保本生妹也。曰“有外王父喪”者,蓋即察罕之父梁王阿魯溫也。
洪武五年壬子正月,太祖遣征虜大將軍徐達、左副將軍李文忠、征西將軍馮勝,率師征王保保。
上御武樓與諸將論邊事,徐達曰:“王保保出沒邊境,遁居和林,宜剿絕之,得兵十萬足矣。”上曰:“兵須十五萬,分三道以進。大將軍由中路出雁門,揚言趨和林,而實遲重,致其來擊之,必可破也。左副將軍由東路自居庸出應昌,掩其不備;征西將軍由西路出金、蘭,取甘肅,以疑其勢。卿等宜益思戒慎,不可輕敵。”(《太祖實錄》)
二月,藍玉兵至土剌河,與王保保遇,擊敗其眾,保保遁去。
五月,徐達兵至嶺北,與虜戰,失利,斂兵守塞。
先是,洪武元年,劉基乞歸將行,言于上曰:“擴廓帖木兒雖可取,然未可輕,愿圣明留意。”其后定西失利,擴廓帖木兒竟北走沙漠。(《太祖實錄劉基本傳》)
洪武三十年六月,敕諭晉王今上曰:“吾用兵一世,指揮諸將,未嘗敗北,致傷士卒,正欲養銳,以觀時變。夫何諸將日請深入沙漠,不免疲兵于和林,此蓋輕信無謀,以致傷生數萬。”(《太祖實錄》)
高帝謂天下一家,尚有三事未了:一、少傳國璽,一、王保保未擒,一、元太子無音問。分三路出討至漠北,大敗,死者前后約四十余萬人。(《草木子余錄》)
按:《實錄》云“傷生數萬”,《草木子》則云“四十余萬”。蓋通前后征胡而言。
洪武六年癸丑六月,王保保遣兵寇雁門。
保保兵據南、北二山,守關指揮吳均拒卻之。(《太祖實錄》)
十一月,大將軍徐達擊王保保兵于大同北。
是月,上遣使諭大將軍達等曰:“近聞王保保欲來求和,必非實意。其步將普賢奴、乃兒不花、魁的斤等各將人馬,恐假此來擾我邊,須多伏精兵,盛為之備。近術士張鐵冠言子月有戰,卿等未可即還。”時達等還自朔州,至代縣,聞王保保兵至大同北,即率師往擊之。至貓兒莊,遇大雪,退營雁塔堡,遣裨將掩捕懷柔胡騎,至三角村,擒武平章、康同僉,獲馬八千余匹而還。(《太祖實錄》)
洪武七年甲寅九月,太祖遣崇禮侯買的里八剌北歸。復遺其父愛猷識里達臘織金、文綺錦衣各一襲。
洪武八年乙卯八月,故元將王保保卒。
保保自定西之敗走和林,愛猷識理達臘復任以事,后從徙金山之北,至是卒于哈剌那海之衙庭。其妻毛氏亦自經死。(《太祖實錄》)
后二十一年四月,藍玉兵至捕魚兒海,詹事院同知脫因帖木兒將逃,失馬,竄伏深草間,擒之。七月,與樞密院知院托臺謀叛,托臺發其事。命玉逮問,擒之于薊州。脫因帖木兒者,王保保之弟也。以其同知詹事院,故又稱為詹同云。(《太祖實錄》)
元滅,其臣擁兵不降者,惟擴廓帖木兒。太祖嘗獲其家屬,厚恩以招徠之,終不至。一日,大會諸將,問曰:“我朝誰為好男子?”或對曰:“常遇春。領兵不過十萬,所向克捷,此好男子也。”上曰:“未若王保保,斯所謂好男子也。”其后,民間每相誚曰:“常西邊拿得王保保來耶!”至今遂成諺語。(姚福《清溪漫筆》)
野史斷曰:平定江淮,大事也。庚申帝漫爾而付之擴廓,擴廓亦漫爾而受命,其根本已非矣。而又庚申帝宣淫于上,擴廓肆愚于下,上淫而下愚,上虐而下暗,處則昧經邦之大計,出則昧兵家之神機。及大兵一動,君臣俱及其禍,豈不宜哉!(《庚中外史》)
高岱論曰:擴廓強捍善用兵,以逋逃垂盡之勢,猶能轉戰千里,屢挫不衰。中山自入中原,未嘗少衄,獨隴右之克甚艱,至多斬殺其部曲。暨其運終祚訖,遠遁沙漠,而不為亡國之俘。我太祖激厲諸將,嘗曰:“王保保,天下奇男子也!”豈非深羨之耶。(《鴻猷錄》)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