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人類自己給的定義,反映的是人類自己表演的節目,他的前戲單調明了卻很長很長,后戲復雜,并且越來越復雜。可是越復雜越有詳細記錄,越簡單卻越缺少記錄。歷史學家告訴我們:440萬年前,南方古猿;380萬年前,早期猿人;180萬年前,晚期猿人;30萬年前,早期智人;5萬年前,晚期智人,人類正式誕生。而國家一旦誕生,人類就進入了文明史代。“國家,是文明與史前的分水嶺”。
我們偉大的祖國,歷史悠久。按照傳統說法,從傳說中的黃帝到現在,大約有四千多年的歷史,通常稱為“上下五千年”。因此我們說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
宿遷,位于淮、沂、沭、濉水下游,是一方古老悠久,飽經滄桑,又生機盎然的熱土,他的文明史是多少年,卻沒有明確的說法。有人說,他是祖國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五千年。這種說法也不是謬誤,說他錯也不能錯到哪里去。但是,從寫史修志的角度看,說無依據,寫無事實,就顯得單薄無力,牽強附會。
說他也是“上下五千年”就必須拿出史料來。有幾處史料可佐證:
《史記·項羽本紀》:“項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時,年二十四。其季父項梁,梁父即楚將項燕,為秦將王翦所戮者也。項氏世世為楚將,封于項,故姓項氏。”司馬遷告訴人們,項羽是下相人,項家為楚將世家,因為封于項地,所以姓項。據《項羽故里考辨》一文介紹,項氏家族本姓姬,黃帝后裔。西周分封于項子國,轄地在今河南沈丘。春秋為齊國(一說戰國為魯國)所滅,其族人“散居江淮”。為懷念故國,乃改姬姓為項姓。作為其中的一支脈的項羽家族先世族人,輾轉流落至淮北的相水注入泗水處定居。東漢史學家應邵云:“相,水名,出沛國。沛國有相縣,其水下流,又因置縣,故名下相也。”(《史記·項羽本紀》注一,中華書局,1959年)這是下相縣名之由來。古相水的流向是自今濉溪東南流至宿遷,宿遷為其“下流”。至漢代后,相水之名已經不存在。但從河道走向看,當是睢水之名取代了相水之名。《中國歷史地名詞典》“睢水”條云:“自今河南開封縣東分古鴻溝東流……復經安徽濉溪、宿縣、靈璧、泗縣,及江蘇睢寧,至宿遷縣南注入古泗水。久湮。”睢水與相水的走向完全一致。
睢,是仰目張望隹鳥的意思。隹,是一種很美麗的野雞。據《千年古道話睢水》一文介紹,因為相水河邊棲息許多隹,人們便把相水稱為睢水,后稱濉水。秦,建立郡縣制,全國設立36個郡,宿遷因處相水下游,故置下相縣(今宿遷西南)。屬泗水郡。《史記》還從側面告訴人們,下相地名早于秦,至少在春秋戰國的楚就有了。并且此相非彼項,雖然同音,卻是兩個地方。睢水(濉水)一名在秦以后。漢代以后,相水之名已經不存在,睢水之名便取而代之。據北宋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載,睢水,源出陳留縣西浪蕩渠,為古代鴻溝一支流,經陳留縣北(今開封東南),東南流。古睢水于下相城南十里匯入古泗水,曰睢口、睢清口,亦稱小河口,舊稱張廟,位于今天的宿城區。宋后,因黃河南侵入卞、入睢、入淮,睢水故道,上段豫境已早于明末淤為平陸,中斷皖境屢屢改道,末段蘇境河道漸次南移。清初,小河口淤廢。民國初,濉水在虹縣(今泗洪縣)青陽分南北兩路入洪澤湖。新中國建立初,自靈璧澮塘溝另辟新濉河入泗洪老汴河。1966年以后,實施新、老濉河改道工程,濉水分新濉河、老濉河兩支入洪澤湖。
相,還有一說,源自《詩經·商頌·長發》:“相土烈烈,海外有截”,以紀念夏朝的相土率商部落定居于此,故名相。秦置相縣,為泗水郡治,下相屬焉。是相地名在先,還是相水名在先,就無從考證了。不過從邏輯推理看,應該先有相人,然后有相地,然后有相水吧。
因秦時設立下相縣,宿遷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到公元前221年;因項羽世家是楚將,宿遷的文明史又可用追溯到戰國時期,距今約2700年。
西周,徐國建立于泗洪境內,當時的勢力范圍很大,一度達蘇皖魯。歷經夏商周三代、傳承44代國君、綿延1600多年,戰國時期,徐亡屬楚,秦時置徐縣,屬泗水郡。今泗洪縣坊間還有很多徐國的傳說,境內還有一些古跡可考。因境內徐國于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年)建國,這樣宿遷的文明史又可以推前3114年。
《泗虹合志》載:“少昊青陽氏分支子于此。”青陽以此得名,為古國名。《史記·五帝本紀第一》記載:“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為嫘祖(我國養蠶治絲的發明者)。嫘祖為黃帝的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少昊歷史傳說中的五帝之一。傳說上古時期,在東海之外,有一個巨大的溝壑,少昊就在這里建立了自己的國家。他所建立的這個國家和別的國家不一樣,少昊的文武百官,都是由各種鳥兒來擔任,是個鳥兒的王國。少昊命知曉天時的鳳鳥(鳳凰)擔任“歷正”的官,用春來秋去的玄鳥(燕子)擔任“司分”的官;讓趙伯鳥(伯勞鳥,夏至鳴,冬至止)做“司至”的官;青鳥,就是鸧鵪立春鳴,立夏止,讓它做“司啟”的官;讓丹鳥(錦雞,立秋至,立東去),做“司閉”官。這五種鳥,掌管一年四季的天時,由鳳凰做它們的總管。此外,少昊還叫懂得孝敬的鵓鴣,掌管教化;叫兀鷲統帥軍隊,掌管兵權;叫蒼鷹掌管法律和刑法;叫布谷鳥掌管工程建筑;叫老雕掌管營造修繕等事。少昊還命五種野雞做了五種工官,分別掌管木工、金工、陶工、皮工、和染工,以滿足人民生活日用品的需要。又叫了九種扈鳥做了九種農官,督促百姓適時播種,及時收獲。如此,天時、地利、人和得到了充分利用,人類從野蠻的原始社會,步入了初步的文明社會。
這是一個古老而美麗的傳說,當然不可能是真實狀況。不過還有另外一個版本,少昊是用各種鳥的名稱來命名官名。但是故事從側面告訴我們,那個時候古人在沒有春夏秋冬的概念,沒有建立氣侯概念的情況下,只有靠對事物的觀察,總結出反映氣候變化特征——候(一年有24節氣72侯)。他們從鳥的生活特性得到啟發,來安排生產生活,古人聰明的才智,令我們贊嘆。故事還從另外一個側面告訴我們,在那個時代,自然生態是多么的和諧,各類動植物的生長也是相互影響,相互依存,和諧有序的。
關于少昊后裔的歷史資料很少,但我們從少昊的零星傳說中得知泗洪青陽的歷史源頭,可以大致推斷出宿遷的文明歷史。這樣我們可以把宿遷文明史推前到公元前2250年,他和祖國的文明史基本一致。因此,我們可以有理有據地說,宿遷文明史也是“上下五千年”。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