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年王炳中的大太太嫁到王家一年多的光景便生了早來,一家人自是歡天喜地,請神靈謝奶奶,上下鬧騰了好些日子,單是早來的名字便鬧了個驚心動魄。
大坡地一帶的風(fēng)俗,對于剛生不久的金貴兒子,有個撞姓的習(xí)慣,即抱上要撞姓的孩子,在即將黎明尚夜深人靜之時“撞姓名”,碰到誰便由誰起名,被撞見的人不能細(xì)想,需急口即來的才見靈驗,如若一時想不起來,一般是撞上姓李的,孩子就叫李保,撞上姓牛的叫牛保,寓意該姓氏的人保孩子平安健康,也為的是借那個人的福分和運勢以保佑孩子的平安長大。如遇到一狗,孩子有可能就叫狗子。若遇到一個不愿說的,也許這孩子就叫“不理”了。被撞見的人以后便是孩子的“干爹”,至死往來。
早來出生以后,先是找了九個家無傷剋的靈巧婦女,一人抱著轉(zhuǎn)了一個谷場,九人相加便是九個谷場,意寓孩子將來性命“久長”,財福“久長”(九場)。轉(zhuǎn)完九個場后便由一人抱著、滿倉領(lǐng)著到街中“撞姓”,不知那個抱孩子的女人是夜里害怕,還是轉(zhuǎn)谷場轉(zhuǎn)累了,一步一挪地落在了后面,也許是滿倉折騰了一晚上,想早些弄清早些完事而走在了前面。
恰好這天夜里有兩個人要去偷東西,因怕被人看到,便約好各自用糊窗戶的麻頭紙糊了一個帽子戴在頭上,那帽子除留下兩個黑洞看路外,整個兒的臉孔都被蓋了去。相約的兩個人總有一個先一個后地到達(dá)相約之處,早到的那個“白帽子”蹲在墻角心急火燎地不耐煩,終于聽到那邊啪噠啪噠的響動,以為是自己的伙伴到哪里撒了泡尿,或做了些其他什么勾當(dāng)來遲了,于是戴上帽子站起來就要走,還禮貌地打招呼:“早來了?”他不知道那邊過來的那個不是同伴,而是撞姓的滿倉。
滿倉猛然看到那個戴著白乎乎帽子的怪物,頭腦便猛地一乍,他真的以為遇見了白無常之類的惡鬼,“啊——呀——呀——呀”地拚盡全力大叫一聲后,一頭栽到地下再也說不出第三個字來。等那“白無常”似的怪物飛也似地逃走好一頓工夫兒之后,才慢慢地緩過神來,只覺腦袋脹大得如榼栳⑥般粗細(xì),站了幾站竟也沒有站起來,伸手往濕漉漉的褲襠一摸,竟屎尿屁的滿褲襠都是,臭烘烘地晃蕩了一陣子后,才想起了“白無常”說的那句“早來了”的話,“能說話——該不是個鬼!”心里暗暗思忖,便也有了些膽氣,一骨碌從地下爬起,以比那“白無常”更快的速度逃了回去。
此后,炳中的兒子便叫“早來”。只是沒有“干爹”。
①筮婆子:巫婆。
②火鐮:火柴大量使用之前百姓取火的用具。
③恁:冀南太行山區(qū)較為有特色的地方口語,是漢字古發(fā)音較為完整的保留,舌中貼上腭再按“en”發(fā)出的那個音,你、你的或你們的意思。在能見到的文字中,古白話里用的較多,如馬志遠(yuǎn)的《漢宮秋》:恁不去出力,息生教娘娘和番……這種發(fā)音及用法,除了極少數(shù)的方言,目前在我國的其他地域基本消失。另外,“恁”當(dāng)“那么”講,讀nen的情況,當(dāng)前亦不常用,官方語言里的“恁”已被“那么”代替了。
④潑拉棒:質(zhì)地沉重的一截方木棍,長短和耬寬差不多,綁在耬后邊用來打坷拉和蓋籽種。
⑤粗布:手工織的土布,因布線較粗,俗稱粗布。
⑥榼栳:從井里往上絞水用的一種尖底大桶,澆地或其他需要大量取水時才用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xué)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 版權(quán)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