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奚和一個小女孩坐在中間,后面是闞佰健和小女孩的老爸,最前面,卻是老艄公持了木漿把持方向,羊皮筏子在老艄公不慌不忙的擺布下,一上一下地從黃河左岸向右岸漂移,渾濁的黃河水從羊皮間不時翻涌而上,濕了旅客的腳面和褲角,小女孩稚聲嫩氣的連聲驚呼,左右手就被達奚和她老爸牢牢的握緊。達奚,心里也有點擔(dān)心,這小小的羊皮筏子,僅用十三張羊皮,十幾根根胳膊粗細(xì)的木桿,真的就能平安的將一行五人送到對岸么?當(dāng)然能。有人明白她心里的忐忑,一雙有力的大手緊緊的護住達奚的肩膀,達奚,心里就有了底氣。有了底氣的達奚,卻有了傻傻的疑惑:黃河,這般渾濁,怎會有“跳到黃河也洗不清”的俗語?
秀才,當(dāng)然,這種事也只有秀才方能講清楚:周秦時候,黃土高原上大半是森林,深的根,淺的須,牢牢地固定了黃土,樹木葉子的縫隙里,陽光透了進去,野草、藤曼的將地面遮了嚴(yán)嚴(yán)實實,天雨過后,地表先是有了條條水流,水流相遇,攜手奔流成了小溪,小溪又匯集成大河,大河再注入黃河,可這些匯集到黃河的水,卻不能帶走一點黃土,河水,清澈明亮,掬了捧了,就可直接引用,勞累一天的農(nóng)人,任撿一處背過人的淺灘,赤條條的跳進去,就能洗去一身的污濁。要是跳進黃河里也洗不清,那該是多么的臟污啊。
在黃河上摸滾打爬了大半輩子的老艄公,制作羊皮販子是熟手,也熟知黃河蘭州段上的淺灘與水灣,上了筏子載送客人也是一把好手,可整日里打交道的這條大河,自打記事起就是這般的渾濁,何曾能直接洗澡與擦身?俗語,老艄公也常用,常用歸常用,可從未曾明白過。原來如此。老艄公暗暗點頭,后生可畏啊。
筏子上的人都解了疑惑,達奚呢,明白了事理,事理,又是他講明白的,臉上更有了光彩,有了光彩的達奚,心里愈加的安穩(wěn),一起一伏的波浪,不再恐懼,反有了搖籃般的舒適快意。
倒是小女孩的一句話,純粹是笑話,倒惹得大家一陣哄笑:黃河里的水,真能清到洗澡的么?
到得黃河右岸,老艄公先跳了上岸,手里的木漿插到筏子木排間的空隙,兩手用力,筏子就??康梅€(wěn)穩(wěn)妥妥。上了岸的達奚,卻被黃河邊一排排依岸??康挠瓮?,游艇上的人,三五成群,玩著撲克,抿著三泡臺,深夏漸秋雨過天晴的午后,親人相聚或是好友嬉鬧,舒適愜意并怡然自樂。
秀才,鬼精靈,明白達奚的意思,直就前面引路,上得游艇的二樓,招呼達奚靠在躺椅上,手腳嫻熟的泡茶,青瓷質(zhì)地的杯子里,枸杞、茶葉、大棗、桂圓、冰糖,開水沖沸下,冰糖沉了底,茶葉不斷的翻滾,枸杞、大棗、桂圓漂浮于水面,過得片刻,枸杞吸足了水,反轉(zhuǎn)到杯底去找冰糖玩鬧,水面上直就留了大棗、桂圓,一個紅得嬌艷,另一個,卻是圓圓滾滾的不斷翻身玩鬧。
這種茶,唯有蘭州人方能品出其真滋味。好茶的蘭州人,為這種只有蘭州方有的茶取了專用的名號:三泡臺。
三泡臺?可這茶碗里明明放了五種飲品啊。達奚,不明白。達奚不明白,可還有秀才呢。達奚不講話,只是靜聽,秀才的慢聲細(xì)語種,達奚就明白了“三泡臺”名號的來歷:泡茶的杯子,下有托,上有蓋,連了茶杯,合稱“三泡臺”。大棗,要臨澤的出產(chǎn),枸杞,必是從張掖挑選,桂圓,更須從福建翻山越嶺運來,冰糖要成塊,至于茶葉嘛,卻全憑個人的喜好,菊花好,鐵觀音也成,碧螺春亦無不可,要講排場比闊氣,龍井,也入得碗里。
只是喝個茶,就來得這么多講究?達奚,不懂,端了茶杯,紅、黃、綠、白,四色相間,瞧著就惹人喜愛,輕抿一口,茶清,果香,糖甜,清香又提神。他喝茶,動作極優(yōu)雅,左手輕托了底盤,右手持了碗蓋,輕捋了飄在水面上的浮葉,深吸一口,極有老蘭州范兒,可他吸茶的聲音,卻有點不雅,刺溜刺溜的,達奚想提醒他,那一個,卻冒出一句:喝三泡臺,一定要發(fā)出“刺溜”的聲響,這才是老蘭州范!
達奚,懂了,可茶入口,仍是悄無聲息。想要讓女孩子喝三泡臺發(fā)出聲響,真須等到黃河清澈的那一天吧?
坐在游艇上,就瞧見了旁邊的黃河鐵橋,橋上,每日里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四處來的游客,拍照留念,撫昔唔今。這座最能代表蘭州城的標(biāo)志,靜靜地躺在黃河上,已有了上百年的歷史。清朝,那般的積貧、孱弱、落后、愚昧,怎能建起這般一座鐵橋?
鐵橋,卻還真是清朝架設(shè)的。
蘭州,本是交通要沖。西去東來,蘭州一道最為便捷??商咸洗蠛訖M亙,任你有三頭六臂都不能飛躍:“隔河如隔天,渡河如度鬼門關(guān)?!泵骱槲湮迥辏筌娨绾游餍?,始有建橋之議,到得洪武十八年,用大船二十五艘肩背相靠,船下用石鱉如船錨般扎穩(wěn)了根基,船上鋪了木板,欄桿,兩岸樹了鐵柱、木桿,再用鐵鏈子將大船緊緊束縛,浮橋“隨波升降,帖若坦途”。浮橋,也有名字,還特響亮:鎮(zhèn)遠(yuǎn)橋。
名號夠響亮,春夏秋也實用,可到得冬季,地處西北的蘭州氣溫極低,黃河結(jié)凍,為得萬全,浮橋須全部拆除。年年逢冬拆橋,遇春再建,花費頗多,苦不堪言。光緒初年,陜甘總督左宗棠建議搭建鐵橋,西洋人漫天要價,左宗棠怒而遂罷。到得光緒三十一年,蘭州道故事重提,洋務(wù)運動大潮波浪洶涌,蘭州道先斬后奏,清廷遂允蘭州建造鐵橋。其時鄭州至蘭州尚未通火車,材料從天津運抵蘭州,全轉(zhuǎn)馬車運輸,超長超重機器、材料頗多,運輸騾馬多有熱死累斃者。通省合力,鐵橋終于一九零九年竣工通行。
沒有火車,他們是費了多大的力氣才建造的鐵橋啊。這橋,還真不辱沒“黃河第一橋”的名號。達奚,就想拉了他的手,雙雙在橋上走一走。鐵橋,是否也像巴黎情人橋那般,允許年輕人在上面掛“同心鎖”?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xué)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 版權(quán)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