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 鄴城
巍峨莊嚴的皇宮城墻自鄴城北綿延千里,如一條黃金分割線將皇室顯貴和平民百姓遠遠隔開。金虎、銅雀、冰井三臺高聳而立,就算你只是個半尺小兒,遠遠站在鄴城長街上,也能望見那遙不可及的富麗堂皇。
數百級夯土臺階連通著議政的太極殿,殿前左鼓右鐘,殿后立著許多巨大的銅鳥獸,都是后趙武帝石虎當年命人不遠千里從西晉都城洛陽搬來的,先帝景昭皇帝慕容儁滅冉魏移都鄴城后,一切都維持了當年后趙和冉魏的原樣。
鄴城皇宮輝煌依舊,只是不到三十年間,已三易王朝,從后趙到冉魏,再從冉魏到如今的大燕。在歷史的長河中,稱得上永恒的永遠不是帝王的統治,高墻往往比王朝屹立得要長久。
如今晉軍已兵臨鄴城三百里外,若再破枋頭,鄴城又要再次易主了。
此時的太極殿中,少年皇帝慕容暐甩手將戰報重重砸向大殿,驚得百官中為首的太傅慕容評后退了一步。
“慕容厲也敗了!晉軍現在距鄴城鳳陽門不足三百里了!”慕容暐看了連連敗報之后,氣得手直抖,在金線鑲龍的袖中暗暗憤慨。
“當初你們誰說桓溫徒有虛名,誰說東晉不足為懼?現在人家都打到我們家門口了!”他厲聲質問,冷峻的目光直射慕容評,聲音中除了暴怒之外還有一絲難掩的慌亂。
慕容評心中暗喘了一口氣,這小皇帝的怒氣明顯是沖著他來的。他趕緊抬眼望了望龍椅后的珠玉簾,太后未出聲,看來是想先讓慕容暐發發怒氣。
一番揣測之后,慕容評決定先不吭聲,任他耍次“皇帝威嚴”。等小皇帝這股氣過去,不還得好聲好氣地來倚靠他。
“說話呀!你們平時不是都能言善道得很嗎!現在都無破敵之策?!”慕容暐又氣又急,猛地拍著龍案站了起來,“我慕容氏幾代基業,定北方,滅冉魏,現在到了孤的手里,難道連都城都保不住嗎!”
慕容評知道燕皇這次是真動了氣了,趕緊先跪下,只是仍未敢接話。
百官也緊跟著慕容評,紛紛下跪。
見慕容評始終不吭聲,有眼力勁的官員都得到了信號,也都不敢上來答話。
這個時候,一位束發武冠的少年站了出來,他上前兩步,在這個噤若寒蟬的朝堂上凝聲請命道,“臣弟愿率軍趕往枋頭,不破晉軍,誓不歸朝!”
少年年紀不大,身形也算不上魁梧,只是那份堅定卻擲地有聲,在這個波云詭譎的朝堂上激起一股清流,洗盡爾虞我詐的老謀深算,洗盡事不關己的袖手旁觀,只為那一個誓守家國的信念。
他是中山王慕容沖,慕容暐的胞弟,從小善騎射,百步可穿楊,猶善使長矛,可以一敵十。他今年剛滿十一歲,曾以十歲虛齡官拜大司馬(原慕容恪的官位)震驚朝野,同樣引為奇觀的,還有他俊美到當世無雙的容顏。
慕容暐一驚,他望著這個器宇不凡的弟弟,心中一陣感動,不愧是我大燕慕容氏的子弟,這一份一往無前的剛毅,像極了當年他們的父皇。
但是同時,他心中也暗暗嘆了口氣,慕容忠、慕容厲雖不如慕容恪威震八方,但也都是隨著先帝南征北討的大將,連他們都敗了,可想桓溫所率之軍有多驍勇。他這個弟弟,雖有志氣,有膽量,但畢竟是皇室溫房澆灌出來的貴族之葉,遠不比久戰戈壁之將,怕是難堪大任。
似是看出了燕皇的擔憂,慕容沖一斂朝服,單膝跪下抱拳道,“陛下,晉軍距鄴城已不過三百里,若再不派軍阻截,破鄴城最多不過十日!臣弟雖年幼,也無領軍經驗,但臣弟有跟晉軍死戰到底的決心,除非他們踏著我的尸體,否則定不失燕國一里寸土。”
少年聲聲激昂,那俊秀的容顏透著從未有過的堅定,原本低落的燕國士氣,仿佛在他的一字一句中,重拾起昔日戰馬上的勇猛。
百官都不自覺地注視著這一個皇室貴胄,不自覺地被他那視死如歸的氣勢感染,漸漸回想起他們鮮卑族叱咤中原四方的場景。
只是,感慨歸感慨,在國家存亡之際,人們的那點貪念還是忍不住地在作祟,他們在一剎那的動容之后,又開始繼續打起了各自的小算盤。
桓溫乃東晉第一權臣大將,深諳兵法,用軍如神,曾一舉率軍滅了成漢,破諸葛亮八卦陣,奪盡蜀地;一伐前秦如入無人之地,直逼秦都城長安;二伐姚襄大獲全勝,直取洛陽。坊間多流傳,桓溫出兵,必是有十全把握,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大燕能與桓溫這等名將一較高下的,只有已逝去的太原王慕容恪了。燕國最輝煌之時,曾從東晉手中奪取重鎮洛陽,可是如今正是大燕將領青黃不接之時,要抗桓溫所統晉軍,實非易事。
恐怕,鄴城真的是守不住了……
不過此時慕容評其實是希望慕容沖能上戰場的,而原因也并不是簡單地覺得這少年天賦異稟,能破晉軍等等。要知道燕皇慕容暐現無子,在這連連的戰禍要是有個三長兩短,那論身份能登大位的當屬另一皇嫡子——中山王慕容沖。那樣可足渾氏又要再囂張個十年半載,一想到這,他偷偷抬眼望了一下太后,那老謀深算的臉上暗暗劃過一絲冷笑,若是慕容沖戰死,那憑他的勢力足以擁立帶方王慕容溫,到時這大燕朝堂還不是他說了算。
這也是,他到現在還沒有站出來阻止慕容沖的原因。
慕容沖背脊直立,跪姿未改,還在等著慕容暐下令。
?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