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而自從冷月他們三人來到汴京,柳永可從沒一日安分待在客棧。
這一日,清風樓中,歌舞升平,霓裳似水。
斜陽剛剛沒入山頭,天色漸暗,路上行人匆匆行進,店門攤位紛紛收拾雜貨關門謝客。但是有一些地方,此刻卻變的格外熱鬧起來。
明月照清泉,長歌沐清風。
所吟便是清風樓。
清風樓乃是群豪或者有名書香公子聚居之地,國中有名歌姬盡在此地獻唱。文人來此所為除了一睹名姬芳容外,更是為了以文會友,這幾乎是所有文人所喜愛的消遣。
柳永也是一樣。
柳永此刻端坐于坐上,與幾個文人模樣的公子一起乘興觀看歌舞。
柳永來到汴京已有數日,而且柳永為人喜愛結交友人,而且喜歡出沒于煙花之地,這清風樓,便是柳永日日要光顧之地,因此在這短短數日中,柳永已經結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友人。這些友人無一不是夜夜光顧清風樓的書香公子,或者同是外來進京趕考的家境殷實的文人墨客。
“柳兄文采飛揚,令小生自愧不如啊!”坐在柳永一旁的一位翩翩公子說道。
柳永嘴角泛起一絲微笑:“孫兄過獎,小可不才,承蒙孫兄厚抬!”
那姓孫的公子道:“柳兄一曲《望海潮》便叫這京城名姬相中,并傳唱起來,這足以見得柳兄的文筆功底之深厚,要知道,能博得美人一笑已經不易,可柳兄一到汴京竟得如此厚待,真叫我等慚愧不已,也是我等久居汴京,不知天外有天吧!”
“不敢當,不敢當!”柳永雖一度搖頭,但臉上卻不禁露出些許得意。
柳永直來汴京幾日,但他的才氣卻已經名動京城,更結識了京城名姬楚楚。楚楚一見柳永才華萬頃,不覺無比仰慕,便向柳永邀詞。柳永揮毫下筆,一曲《望海潮》作成。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獻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這本是柳永在杭州所作,如今到了汴京,竟被楚楚邀去作曲吟唱。名曲配好詞,這一曲《望海潮》,經京城名姬所唱,便在京城流傳開來,一時間,“柳永”這個陌生的名字突然一夜之間在京城傳開,各種關于柳永的傳說也悄然流行,當然這其中有真有假,不過柳永留戀清風樓的傳說卻是人盡皆知。
也由此,許多書香世家公子文人墨客便慕名而來,只為結識得柳永。
這孫何便是一員,這孫何在京城也是小有名氣的墨客,柳永一見是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談甚歡,便結為摯友。
笙歌載舞,好不熱鬧。
這時清風樓里已經高朋滿座,佳人美酒,俱都俱全。這便都是柳永今日結識的京城的好友或者京城名門世家慕名而來的朋友。
“這大好時辰,有佳人助興,美酒當杯,不如請柳公子出來作詩對酒如何?也好讓我等一睹柳公子的傾世才華,諸位覺得如何?”一面色潔白如玉的公子起身道。
“好!”忽然四下一陣附和聲,顯得那么興奮與期待。
柳永面露難色,欠身道:“這……”
“柳公子,我等今日前來便都是慕了你的名來,還望柳兄不吝筆墨!”
柳永沉吟半晌,道:“那今日柳某就獻丑了!筆墨伺候!”
他這最后一句話是對他身邊的侍女說的。
不一會兒,侍女端著筆墨上來。
柳永長袖一揮,端立于案前,自是神情自若。
此刻夜間,再也無人欣賞那絲竹之音,只是靜悄悄地只把眼睛望向柳永這邊,有的近旁的人,更是要湊近來一看才了得好奇之心。
忽而,柳永棄筆而立,端起眼前的字畫,露出滿意地微笑。那稍近的人更加忍不住上前查看,稍遠的或者與柳永關系不大相近的便只能稍稍伸長脖子瞅幾眼了。
“柳公子,能否把詞作念與我們一聽?”人群中一青袍公子說道。
“也可!”柳永朗聲道。
頓時,就連那絲竹之聲,也在這瞬間停止下來,其實是有人在指使她們安靜下來。
寂靜中只聽得柳永端著紙張念道:“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一詞念畢,竟是無言。似乎人人都被這如此銷魂的詞作所傷神,好久才眼冒精光,恢復如常。
“柳兄文采,竟比傳聞中更是神乎,這一詞……可當真是……”孫何猛拍一掌,“當真是古今第一!”看他如此激動神情,似乎是已經找不到任何所能適當表達的言辭了,所以只能用個粗略的“古今第一”來自圓其說。
柳永抱拳道:“過獎過獎,柳某區區一介書生可不敢生當‘古今第一’之名。”
其他的書生也是齊齊贊嘆,毫不吝夸贊之辭。這一舉,更令柳永再次聞名盛京。
而在簾后,一雙水靈的眼睛正望著他,只是隔著簾子,沒有人注意到罷了。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朱唇輕啟,重復念著這兩句詩。
她便是京城第一歌姬,楚楚。
“不知柳兄這一詞喚作何名?”其中一人道。
“此曲喚作……《蝶戀花》!”柳永道。
“《蝶戀花》,確是好名字!”
眾人稱贊后,便各自回到各自座位,而后,悅耳的琵琶聲響起,歌舞再次升起。
…………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