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了普達措國家公園,坐上了觀光車,一下就被這里美妙的景色吸引住了。普達措有1300多平方公里,目前只開發了300多平方公里,這里是一塊世人追尋的凈土,是一段人們企盼的夢想,是一座寫滿神化的天堂。這里雪山、草甸、湖泊與原始森林構成大自然中的衛地凈土。
普達,梵文音譯,與普陀、菩提同義;措,藏語音譯,為“湖”。普達措,意為普度眾生的湖。
2005年,迪慶藏族自治州為了更好的推進生態保護和旅游開發同步發展,為國民提供三江并流特色的環境教育平臺,在普達措建立了中國大陸第一個國家公園。
普達措的原住居民主要是藏族,千百年來,藏傳佛教很多理念與思想都透露著樸素的環境保護意識,六道輪回的宗教理論告訴他們,要善待大自然的一草一木,讓動物和植物在最少的破壞中自由的生息繁衍。正是在藏傳佛教理念的影響下,這里的居民世代維護著心中的神山圣水,他們放牧、耕作、以極少的自然物質維持著悠然的田園生活,使得這片土地依然保持著最為原始的面貌。
這里很靜,沒有什么人為的聲音,既沒有什么音樂歌聲,也沒有什么噪聲。與現在大都市相比,這里是一個安靜的世界,靜得安然,靜得淡泊。
這里很純,只有高山、森林、草甸和湖泊,這里只有藍天白云,只有山花爛漫,沒有人為的建筑,沒有一點多余的累贅。這里沒有污泥濁水,沒有奇樹怪木,沒有小橋流水,長廊座椅,一切都那么自然純樸。
這里很簡單,高山白雪皚皚,藍天白云朵朵,山上云杉挺拔,陸地青草如毯,湖泊水清見底,好像什么東西都簡單明了,可以看的清清楚楚。你看那滿山遍野的花朵開的爛漫卻非常簡單,它的顏色是單調的,它的花朵也沒有人工培植的復雜,花兒小巧玲瓏,花瓣少而明了,既沒有菊花、牡丹那么多的層次,也沒有那么多花瓣兒,卻顯得非常可愛。
這里很原始,一切都是那么自自然然,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原生態的,都是順其自然的生長著,他們好像只接受大自然的安排,不采納人工的雕鑿。
這里的人們也是那么自然樸實,你可以從他們的臉神看到他的心靈。在更多的情況下,他們的面部表情并不豐富,他們的眼神也顯得單純明亮。
普達措的春天,雪山與草甸的嫩祿相互輝映,復蘇的森林猶如天然的氧吧,解凍的湖泊勝似明鏡。信步于棧道之上,碧塔海和屬都湖猶如出浴的美女,那彌漫于海頭的浮云,就像是多情少女的頭巾,顯得幾分羞怯。
普達措的夏季,山花爛漫,滿山遍野的鮮花怒放,特別是杜鵑花將普達措裝飾成花的海洋。這里的夏季氣溫不高,五顏六色的山花,青青的草甸,深綠的云杉,涼爽的氣溫,讓你分不清這是春天還是夏天。
普達措的秋天,水至藍,天至碧,草甸金黃,紅杉如火,森林墨綠,云彩潔白,仿佛是籠罩在神秘的七彩佛光之中,站在高高的山崗上,可以感受受金色的絢麗,可以眺望藍色湖海的神秘,可以遠觀山頭白雪的純潔,可以體驗綠色的魅力。
普達措的冬天,一切都是銀裝素裹,潔白云朵,潔白的草甸,潔白的藏房,仿佛這里就是銀的世界,就是純凈的世界。
沿著棧道,漫步在這原始的自然界里,你可以觀山、觀水、觀花、觀草、觀樹、觀天,處處都是美景,處處都讓你贊嘆不已,處處都給你心靈的震撼。
半天的游覽,意猶未盡,普達措給我們留下了終生難忘的印象。他像一塊神奇的紗巾,拂去了我們心靈的浮云,像一個慈母,安撫著我們浮躁靈魂,像一潭清澈圣水,蕩滌了我們心頭的塵埃,他像……
戀戀不舍地離開了普達措,當我們回到車上,互相看看手中的氧氣罐,才想起導游人道主義的提醒,所謂的高山反應根本不存在。一些人根本就沒有用氧氣。沒有去的游客疾呼遺憾。
回到住處,無事逛了當地小超市,一看原來的氧氣罐每只8元,而導游指定的商店每只是38元。再細看普達措國家公園的材料介紹,根本就沒有要求游客帶6只氧氣罐,并且他們也沒有銷售這種產品。普達措海拔最高處是4100米,而且在此處都是坐車通過的,公園大部分都在海拔3000多米,因此根本就不存在高山反應。此時我又一次領略了導游的風采。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