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游云南九
香格里拉的由來
帶我們到香格里拉的導游很健談,是一個很有文化素養的老導游了,在車子上給我們講述了很多的情況。他是藏族,很自然的談到了佛教,什么大乘佛教,小乘佛教,什么是密宗派,什么是顯宗派?什么是修行等等。他講了一個觀點,我是很受啟發的。他說:“什么是香格里拉?香格里拉是人間天堂,香格里拉是自然風光,是美麗的景色,但是香格里拉更是一種境界。這里的山是香格里拉,這里的水是香格里拉,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香格里拉。我們到了這里不僅是觀看他的景色,更重要的是要在這樣的環境里得到感悟,得到啟發,得到心靈的凈化。”是啊,旅游歷來就有兩種態度,一種是游山玩水,走馬觀花,有些人是上車睡覺,下車**,忙著拍照,時而說笑,回家一問,什么也不知道。一種是走進大自然,在領略大自然的美景的同時,去感受它的文化,品味大自然魅力,去感悟人與自然的關系,感悟人生真諦,去凈化自己的心靈。導游的一席話,讓我受益終生。
導游告訴我們:香格里拉是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的一個縣。
據說“香格里拉”一詞,源于藏經中的香巴拉王國,在藏傳佛教的發展史上,一直作為“凈王”的最高境界而被廣泛提及,在現代詞匯中它又是\"伊甸園、理想國、世外桃源、烏托邦\"的代名詞。據藏經記載,其隱藏在青藏高原深處的某個隱秘地方,整個王國被雙層雪山環抱,由八個成蓮花瓣狀的區域組成,中央聳立的同環雪山,初稱為卡拉巴王宮,宮內居住著香巴拉王國的最高領袖。傳說中的香格里拉中是具有最高智慧的圣人,他們身材高大,擁有自然力量,至今仍從人們看不到的地方借助于高度發達的文明通過一種名為“地之肚臍”的隱秘通道與世界進行溝通和聯系,并牢牢地控制著世界。
意大利人詹姆斯?希爾頓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記敘了康韋等四位西方人士,在戰時從南亞次大陸一個叫巴司庫(作者虛構的某國城市名字)的地方,在乘機轉移去白沙瓦時,被一個神秘的東方劫機者劫往香格里拉藍月山谷的神奇經歷。
小說中所描寫的整個香格里拉,各種信仰和平共存,四處遍布著**教堂、佛教*廟、道觀和儒教祠堂。人們奉行適度的原則,對任何事情都保持一種適度的原則,即使對待歡樂也不例外。香格里拉就是一個自然景色——雪山、冰川、峽谷、森林、草甸、湖泊,財富;香格里拉就是人類美好理想的歸宿——美麗、明朗、安然、閑逸、悠遠、知足、寧靜、和諧。在這里,香格里拉已經是成為了一個理想的社會制度,是一個大同世界,是極樂的西天,是**主義。是烏托邦,是世外桃源,伊甸園代名詞。
盡管香格里拉是一種向往的地方,是心靈中的理想國度,未必真實存在,一如中國的桃花源一樣。不過還是有其原型的,今天人們普遍認為:在云南、四川、西藏交界的藏區為希爾頓筆下的香格里拉,因為當年的希爾頓曾經在這一地區活動了數十年。川滇藏交界地區的范圍大致包括:麗江、瀘沽湖、香格里拉(云南迪慶中甸)、梅里雪山、虎跳峽、最后的香格里拉(四川稻城亞丁)、四川瀘沽湖、貢嘎山、丹巴美人谷、太陽谷(四川得榮)、鄉城、西藏芒康、昌都、波密、墨脫、雅魯藏布江等地。
這一帶的風景與《消失的地平線》中描述的總體一致,特別是書中提到的很有特點的東西在這里都能夠找到。如;梅里雪山、稻城亞丁三神山等。
聽了導游的介紹,我想:云南是旅游十分發達的省份,很早就認識到開發旅游對經濟的促進作用,因此他最早提請中央政府批準香格里拉的更名,現在的香格里拉的地方是迪慶藏族自治州的州府中甸于2001年批準更名而來的。這倒不是說書中說的香格里拉準確的說就是這個地方,而是當地政府出于繁榮旅游經濟而做出的精明舉措。導游的一席話,讓我受益終生。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