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的右賢王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惡戰,緩解一下大戰前的緊張心理,所以,喝了點酒。
可是,酒這個東西,喝開了,越喝越有滋味,欲罷不能。
最后的結果,右賢王喝大了。
喝大了的意思,就是右賢王喝得不省人事,也懶得上床,就在帳篷里的空草地上呼呼入睡。
天,快要放亮了,可又變得更黑。
此所謂黎明前的黑暗。
而在黑暗里,除了四處游蕩覓食的野狼,還有一群人,一群來自南邊農耕之地的戰士。
一夜的奔馳,這些遠征的戰士確實已略顯疲憊。
可是,他們必須休息一下。
該排泄的排泄,想加餐的加點餐,要喝水的喝水。
因為他們明白,一旦開戰,就沒時間加餐、喝水,甚至連排泄的時間也沒有。
這個地方,離匈奴右賢王的大營有三里地。
這樣的距離,是領頭的年輕將領衛青精心挑選的:不能距匈奴太遠,萬一被那邊驚覺了,一個個騎馬四散奔逃,追都沒法追;距離也不能太近,太近了,一方面嘛容易驚動匈奴人,二來嘛,戰馬沒有足夠的距離加速。
就像你在公路上,遠遠望見一輛汽車加速狂奔面向你撲來,你的第一反應,敬而遠之,換句話說,避!
也活該右賢王倒霉,大營前連個哨兵也不放。
不是沒有安排,而是,眼見著天就放亮了,哨兵被風吹了一夜,疲困難當,回去休息了。
好像是純粹為了證明漢家的兩句俗語:堅持就是勝利,還有一句,細節決定成敗。
要真說右賢王沒有軍事常識,倒還真冤枉了。
就是出去偷盜,也要派一個人在門外把風的。右賢王經常去漢家翻箱倒柜,也怕漢家打黑棍,所以嘛,右賢王在漢軍來的路上,布置了好多流動崗哨,一有動靜,大營里立馬就能得到信息。
只是,右賢王碰到的,確是漢家的第一帥才,雖然年輕,卻極其老練,說他是一青年狐貍也不為過。
在解放戰爭時期,曾有著名評價一將領:對手“狡如狐,勇如虎。”同樣說明了戰爭中起關鍵作用的是領頭將領:要時刻警惕,該下手時就下手,絕不能心慈手軟。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漢軍的領頭將領,勇猛,還需等待時間驗證,而他的“狡”,卻已充分體現:夜襲的決策,是其一;沿途碰到所有的匈奴偵察騎兵,務須全殲或活捉,死的活的我不管,反正不能讓他們跑了回去給右賢王報信。
右賢王確實背到家了,碰到了這么一個心思縝密的對手,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不讓所有的匈奴人打擾了右賢王喝酒的雅興,衛青硬是沒讓一個探哨走脫,這就如同現在靠著電信聯絡:固定電話的線全被漢軍掐斷,就是手機,也沒有信號,全被屏蔽掉了。當然,衛青這個人是個好人,一切都是為了確保右賢王心情大好,不受壞事干擾。
那個時候,好人,好像不是很多。
就像現在街上的老大爺、老大奶摔倒了,大家扶人之前,先要照個相,或者錄段視頻,免得萬一老大爺、老大奶的家人趕到了找不到要感謝的對象,著急啊。
還好,還好,無知者膽大,右賢王的探子沒人報信,更加使右賢王確信自己的判斷正確:漢軍,還遠著呢。該喝酒就喝酒,喝困了就睡覺。
這也許是右賢王人生中最后一次睡的安穩覺。
我們就不要打擾他了。
欺負人,也不能不讓人睡覺吧。
右賢王猛地驚醒,一個機靈,立即做出了判斷,根據判斷當下就做出了決斷:逃,能逃多快逃多快,能逃多遠逃多遠。
在草原上混,可不能瞎混。
要靠真真實實的本領混。
右賢王,聽著周邊的喊殺聲、馬蹄聲、軍號聲、戰鼓聲,腦子如電腦般運算,結果顯示:漢軍,來了十來萬人,又是趁夜突襲,匈奴人有全軍覆沒的風險。
該來的遲早要來,只是,沒想到來得這么快。
高利貸,是要還的。可現在,利息都還不上,還提什么本錢。
當前唯一能做的事,跑路。
長安城皇宮里的漢武帝,長吁一口氣,好,衛青,真的沒有辜負我的期望,第一次與匈奴大規模的對抗,結果還算令我滿意:右賢王是逃脫了,可捉到了一萬五千的俘虜,其中還有十多個什么小王。殺了多少敵人呢?還在數,哦,這個可要數清楚,要知道,我大漢軍律,可是按照敵人的人頭數量來論功行賞的。
幾十年了,匈奴人侮辱我們,搶劫我們,壓榨我們,現在,是出惡氣的時候啦。
有了一次勝利,就會有第二次,有了第二次,就會有第三次,我要接連不斷的勝利,我要將你們匈奴人感到天涯海角,我要你們懼怕漢人到不敢再動侵略我們的心思。
我要你們提及漢人就害怕,就如同前些年漢人提到你們匈奴人一樣。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