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清早的就聽見砰砰嗙嗙的聲音,還有小孩子的嬉鬧聲。今天是個燦爛的晴天,窗簾已經被媽媽拉開,窗外的世界已經沐浴在這上天的恩賜下。天空也作美,陳愷年并沒有因為被吵醒而不高興,一下樓就看到爸媽都在打掃衛生,媽媽在洗一些鍋碗瓢盆之類的,爸爸在掃地。照例媽媽給陳愷年留了一碗早飯,今天是年糕。鄰居家的小孩子在家里玩耍笑著說陳愷年是懶豬,陳愷年感覺特別的溫馨,吃完飯后陳愷年也加入到打掃衛生的隊伍。擦門框窗子就由他來做了,爸爸已經在門外掛起了紅燈籠,陳愷年擦得開心,他喜歡這種一起勞動的感覺。這次打掃衛生讓他感受到了從沒有過的與自己的爸媽一起努力來達到同一個目的的快樂。兩天后就過年了,屋外的雪在悄無聲息的消融,印象中第一次過年是個暖暖的晴天。陳愷年以前一直認為過年不下雪是個災難,最好是鵝毛大雪,但這個暖暖的年也給了他一份安逸。衛生搞到中午都沒搞好,吃過午飯之后,陳愷年到爺爺家去玩。只要在家陳愷年每天都會到爺爺家坐坐,奶奶幾年前去世了。爺爺一向是最疼陳愷年的,從小他就知道。到爺爺家爺爺道:“年年,剛爬起來噢?”陳愷年道:“老早就爬起來了。”爺爺就呵呵地笑。還睜著大眼睛好像在仔細地端詳陳愷年,爺爺老是這樣也不知道他到底在看什么,只是陳愷年看到爺爺深棕色的瞳孔和高聳的眉峰。完了之后爺爺說:“年年,幫我一個忙。”爺爺總這么說。“幫我貼個春聯。”“好的”貼春聯是爺爺每年都會做的事,雖然現在已經很少人貼了。爺爺的春聯每年一換,從無例外。
爺爺住的是個小平房,他從房間里面拿出折疊的好好的春聯,交到陳愷年的手里,臉上掛著天真爛漫的笑容。陳愷年負責貼春聯,而爺爺就負責看帖的正不正,爺爺會說哪邊高了或哪里斜了。貼好之后爺爺會很開心的看好幾遍,好像在確認是否貼的完美無瑕。爆竹聲中一歲除,很快除夕在村里噼噼啪啪的鞭炮聲中到來,村里在外面打拼的人最遲也都要在今天回家,陳愷年家的叔叔伯伯也在早上回來了。除夕晚上吃年夜飯,地點在大伯家,多年以來的慣例。年夜飯,中國人一年中最隆重的一頓,各種菜擺滿了一大桌。圍坐在圓桌邊的是爺爺、大伯、叔叔嬸嬸還有姐姐妹妹。飯桌上的菜冒著的蒸汽舒展翻騰,飯桌上最受歡迎的當屬放在最中間的爐子,里面有雞肉、肉丸子、冬筍、豆腐等。陳愷年不喜歡吃雞鴨魚肉,卻喜歡冬筍和豆腐。他喜歡那種舌頭上滾燙的感覺,在寒冷的冬天尤覺得幸福。豆腐一般都是自家做的,在滾燙的湯料中吸收了最精華的味道,特別上口而且相比于肉類更清口。年夜飯會吃上兩三個小時,親戚間會談談一年中的情況。爺爺是最早撤席的,照著手電筒走在泥濘的土路上,小孩子會說送爺爺回家一起走,出去玩了。男人們還在喝酒,女人們則坐在火盆邊看電視,嘮嘮家常。爸爸除夕夜晚上會搓麻將搓到12點回家放鞭炮,小孩子有時候更瘋狂會到第二天早上,但過年長輩是不會太多管束的。陳愷年不會通宵,但會和發小們打牌,過了12點也就回家了,他沒有過年要通宵的情節。正月初一要給奶奶上墳所以起了個大早,奶奶的墳墓在一片竹林里,平常四周應該是挺立的翠竹,但現在有很多已經被雪壓斷了腰,四分八叉地處著。上完墳之后陳愷年又回床上補了個覺。雖然過年沒下雪但正月初三開始天空下起了大雪,陳愷年家的村子在一個小山谷中,雪積得越來越厚,最后路面結了冰,村子與外界的來往基本上隔絕了。陳愷年原本要出門拜年的,現在就只能窩在家里。正好陳愷年心里也不想出門,在家看電視,吃家里的零食可要愜意得多。雪下了幾天后陳愷年硬是被爸媽拉著去拜年,去見見有些一年才見一次的親戚。時間有時候真的走的很快,假期一天天地走向終點。學生應該都會有一種心理:在學校的時候期盼著放假,放假放的久了之后又渴望回學校。或許在家或學校都有他們喜歡的東西,不能離開它們太久,否則就會無端在心中留出空虛。對于開學陳愷年感到焦慮,但他也想念他的同學們了,在寒假的時候陳愷年沒有和郭偉玲聯系過,因為他覺得他沒有什么可以借的理由。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