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國書抵達匈奴單于王庭,國書,木制,長度:一尺一寸。
國書開頭:皇帝敬問匈奴大單于無恙。國書大意:我們兩家世代交好,你們那邊不出產什么絲錦、谷物、茶葉……,我賞賜給你們多少多少東西。
我大漢朝,夠意思吧。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你匈奴人,可別動不動再到處越界搶劫啦。
朋友來了有美酒,豺狼來了有**。
我們給你們東西,是可憐你們,可不是怕。
匈奴回書,木制,長度:一尺兩寸(我的就是比你的長)。
國書開頭: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單于敬問漢皇帝無恙(你的皇帝之位,是怎么來的,我不管。我這個大單于額,可是天生的)。國書大意:你給我送了東西,我也給你回贈了東西。
禮尚往來。
話嘛,也不要說得那么難聽。什么賞賜?
你不送我東西,我就去搶。我們,可不缺戰馬快刀!
保護費,難道能少的么?
送交國書的人,是使臣。而使臣,特長,就是雄辯,簡單點說,就是靠嘴巴吃飯。
兩邊的外交大臣就位,舌戰,隆重上演。
而代表匈奴上場的人,卻是一個漢人。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漢奸,中行說,出場。
漢朝使臣:匈奴的風俗,以老者為卑賤(賤老),不足取啊。在我大漢朝,那是尊老愛幼,其樂融融。
漢奸中行說:漢朝那些守衛邊疆的戰士出發時候,家里的老人是不是也脫下身上最好的皮衣穿在年輕人身上,家里最好的山珍海味也全塞到臨行人的行囊里,是不是?
漢朝使臣:這個沒錯。
中行說:匈奴習俗一如秦朝的耕戰國策,戰斗進攻如同家常便飯,年輕人吃了最好的食物方能身強體壯,上了戰場就能殺敵而不被敵所殺,如此則國安家全,你們怎能說匈奴賤老呢?
漢朝使臣:匈奴人父子竟然在同一個氈房睡覺。父親死后,兒子竟以后母做妻子。兄弟死后,活著的兄弟把死者的妻子都娶做自己的妻子。沒有帽子和衣帶等服飾,缺少朝廷禮節。
中行說:匈奴的風俗,人人吃牲畜的肉,喝它們的乳汁,用它們的皮做衣服穿;牲畜吃草喝水,隨著時序的推移而轉換地點。所以他們在急迫之時,就人人練習騎馬射箭的本領,在時勢寬松的時候,人們都歡樂無事,他們受到的約束很少,容易做到。君臣關系簡單,一個國家的政治事務,就像一個人的身體一樣,父子和兄弟死了,活著的娶他們的妻子做自己的老婆,這是不講禮儀么?錯,這是懼怕種族的消失。所以匈奴雖然倫常混亂,但卻立的一定是本族的子孫。如今中國人雖然佯裝正派,不娶他的父兄的妻子做老婆,可是親屬關系卻越來越疏遠,而且相互殘殺,甚至竟改朝易姓,都是由于這類緣故造成的。況且禮義的弊端,使君王臣民之間產生怨恨,而且極力修造宮室房屋,必然使民力耗盡。努力耕田種桑而求得衣食滿足,修筑城郭以保衛自己,所以百姓在急迫時不去練習攻戰本領,在寬松時卻又被勞作搞得很疲憊。唉!生活在土石房屋里的漢人啊,姑且不要多說話,喋喋不休,切切私語,戴上帽子,難道還有什么了不起嗎?你們能定期貢奉谷物錢糧,一切好說。你們要不送東西,匈奴的馬隊就不能越過長城么?漢朝之所以孱弱,就是你們這些只能逞口舌之能的人太多,而能橫刀立馬的人太少!口才好又有什么用?能打,才是本事!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