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頓是死了,可匈奴,依然很強大。
漢孝文帝,一如既往的采取和親之策。
劉姓宗室之女,嫁給單于做小老婆吧。
中行說,你隨著公主去匈奴吧,有你照顧,我就放心了。要你去那地方,我也于心不忍的啊,可為了國家,只好委屈你了。
陛下,還是換別人去吧,我可舍不得離開你哪。
中行說心里暗暗嘀咕:匈奴拿地兒,天寒地凍,吃的都是臊氣十足的膻羊肉,誰能受得了啊。何況,去個一年半載還好說,可陪著公主,只怕一輩子也不能回到南邊啦。
去吧,有你陪著,公主也少受點罪。
漢朝要真心拋棄我?那只怕我到了那邊,難免要做對不起漢朝的事啊。不是我想做,到了那邊,身不由己啊。
中行說,隨公主到了匈奴。這個人,下面雖少了點東西,可頭腦很健全,口才也好,又在大漢皇室里混了好多年,宮廷禮儀、人文地理、國家大政什么的耳聞目睹、潛移默化,簡直就是一宮廷百科全書,又惱恨漢朝強行派他來到匈奴,一怒子怒火,就有意找漢朝的麻煩。
老上單于跟中行說,一拍即合。
一個迫切知道漢室宮廷內幕、制度,一個急切地與原來的主子作對,兩個嘰嘰呱呱,相見恨晚。
中行說的話令老上單于大惑不解:大王啊,你要制人而不能受制于人。現在的政策,你卻完全的被漢朝完全的將手腳捆了個嚴嚴實實啊。
老上單于一頭霧水:我大匈奴,兵強馬壯,怎會受制于漢朝?
大王啊,你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國家與國家,競爭的核心是什么?大王以為是軍事實力么?
錯了,大錯特錯。
望著迷茫的單于,中行說侃侃而談:國家與國家的競爭,表面看爭的是軍事,兵強馬壯,不吃敗仗。現在與漢朝作戰,匈奴人基本上不吃虧,當然,不吃小虧,實際上已吃了大虧。
不懂,真的不懂了。中行說一番繞口令,繞得單于暈頭轉向:不吃小虧,吃的是大虧,算來算去,還是吃虧了啊。
國家與國家競爭的是實力,而實力呢,有軍事硬實力和文化軟實力兩種。匈奴人自小騎馬射獵,體格強健,在與漢朝人的爭斗中始終處于上風,對那些整天在農田里忙碌的漢人而言,匈奴人個個都像特種兵哪,來如風,去無蹤。漢朝人提及匈奴人,談之色變,為什么?他們,沒有匈奴人的速度。這是匈奴文化強于漢朝文化的優點,匈奴人本應以此為榮,可現在,匈奴人貪戀漢朝人的絲錦玉帛,穿著絲質布服洋洋得意,這是去本逐末,請問大單于,穿著布織衣服,匈奴騎兵在草叢荊棘間,能策馬長奔么?以漢朝人送的谷米稻物為主食,那邊送來的谷物,能養活了全部匈奴人么?長此以往,匈奴有亡國之像啊。
這是什么?這是文化入侵,是和平演變,表面上匈奴占了便宜,實質上呢卻是吃了大虧哪。
老上單于驚得一身冷汗:說得真好哪。漢朝人把你送到匈奴來,這是,上天的安排吧。
那么,怎樣才能不被漢朝潛移默化的改變我匈奴人的好勇善戰的強悍之風呢?
好辦。先前趙國的趙武靈王,尚且胡服騎射,就是為了保持軍隊的強悍善戰之氣。現在你大單于傳令讓那些好穿漢人布匹衣服的人在馬上奔馳穿越荊棘草地,他們的衣服必然被棘刺劃得破破爛爛,而那些穿著畜皮做的衣服的勇士必恥笑他們,長此以往,必人人遺棄漢朝的絲布,就是他們的谷物,你單于不吃,則匈奴境內必人人厭棄。如此,則可不受制與人。
好,好,好。就按你說的辦。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