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西游記》,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孫悟空與妖魔之間的斗爭了。《西游記》中的妖魔千奇百怪,形形***,它們在凡間獨霸一方,惟我獨尊,稱王稱霸,作威作福,橫行一時。
《西游記》里的妖魔大致可以分為這么幾類:
一類是天庭犯了錯誤被貶到下界的官員,或是各路神仙、玉女之類在在編人員。如豬八戒是天蓬元帥,分管天河總督水兵。因在王母娘娘蟠桃會上,喝醉酒調戲嫦娥,玉皇大帝本將斬首,后因太白金星求情,免于死刑貶出天關。沙僧是卷簾大將,因為打破玉盞,被貶到沙河。
如碗子山波月洞的**袍老怪,此妖原是上天奎狼星下界,已經十三年了。那**袍老妖的老婆,寶象國的三公主,也非凡人,本是披香殿侍香的玉女,因欲與奎狼星私通,奎狼星怕玷污了天宮勝景,她思凡先下界,托生于皇宮內院,奎狼星隨后變成妖魔,占了名山,攝她到洞府。
如平頂山,蓮花洞,洞里有兩個魔頭。一個喚金角大王,一個喚銀角大王。這兩個妖魔原是太上老君的童子,一個是看金爐的童子,一個是看銀爐的童子。等等。
一類是玉皇大帝、如來佛祖、太上老君身邊的寵物,它們自持主人的恩寵,思念下界,偷偷跑出,成為妖魔。如**風山**風洞,**風大王。原是靈山腳下的得道老鼠,因為偷了琉璃盞內的清油,害怕金剛拿他,故此逃走,在此處成**作怪。
如通天河,金魚**,原是觀音菩薩蓮花池里養大的金魚,每**浮頭聽經,修成手段。
如金兜山,金兜洞,洞主兕大王。兕大王原是太上老君的一條青牛。太上老君放牛的童子,因吃了一個仙丹,瞌睡了7天,大青牛無人看管,走下界去,成為妖魔。等等。
一類是得道成妖的動物。如**敵山,琵琶洞,洞主是一個女怪,女怪是個琵琶大小的母蝎子**。如七絕山,山中有一窟,窟中的妖魔是一條紅鱗大蟒**。如盤絲嶺,盤絲洞,洞里有七個女妖**。原來是七個蜘蛛**。
一類是年久成**的植物。如荊棘嶺,木仙庵,有四個妖魔。霜姿者號孤直公,綠鬢者號凌空子,虛心者號拂云叟,十八公號曰勁節等。原是一株老柏,一株老松,一株老竹。竹后有一株丹楓。
一類是貴族名門之后。如唐僧的腳力白龍馬,是西海敖閏龍王玉龍之子。紅孩兒是悟空的拜把兄弟牛魔王的兒子。太白金星的義女,等等。
從孫悟空的一生看,他集妖仙神佛于一身,有一個從妖變仙變神成佛的過程。起初孫悟空占山為王,天庭說他是妖猴;后來跟從菩提祖師學藝,得道成仙;做了弼馬溫、齊天大圣,成為一名不入流的低級官員,從而成神;因大鬧天宮,被如來壓在五行山下,成為囚犯;被唐僧救出,拜唐僧為師,皈依佛門成僧,最后西天取經,功成名就成佛。
從孫悟空的一生經歷的轉變,從各類妖魔的產生和結局,我們不難看出《西游記》中妖魔的本質。
何謂妖?沒有紀律約束,沒有道德規范者是也。
何謂魔?執者為魔。
何謂仙?無者為仙。
何謂佛?空者為佛。
何謂神?隨心所欲,長生不老者。
《西游記》里的各類妖魔還有一個共同點,即天庭不在編的,佛教不為徒的,老君那里不入伍的自由者。
《西游記》里的妖魔不僅被神化了,而且也人格化了,社會化了。妖已經升華為一種社會現象,成為一種象征,一種社會現狀的反映。它可以是進步力量,百姓意愿的反映;可以是邪惡勢力的代表,社會不公的反映。
《西游記》還反映出妖、佛、神等皆由人而生成。人、妖、佛、神等同源一體。他們往往是一念之差,一步之遙。有的時候,人可以成妖,成佛、神、仙;有的時候,人、佛、神、仙也可以成妖。勝者為人、佛、神,敗者為妖。就是同一人,人們也會從不同的立場,作出不同的評判,有人認為是妖,有人認為是神,有的擁護,有的反對。
今天,人們對什么是妖有兩種不同的評判標準。一種是貪贓枉法,為非作歹,魚**百姓,為利思圖者是妖。
那些欺壓百姓,圖財害命,**國求榮,危害社會,危害人民的人是妖。
還有一種評判標準是:不會吹噓跑馬,不會巧言令**,不會討好**乖,不會阿臾奉承者是妖。
當權者不喜歡的,上級看不貫的,領導不滿意者是妖。
不是奴才,不能墨守成規,不能逆來順受,不能忍氣吞聲,不能惟命是從者是妖。
盡管人們對妖有不同的認識,有不同的評判標準,但這并不可怕,因為人民、社會、歷史會有公正的評判。真正可怕的是那些既是人又是妖,人妖合一者。他們臺上是人,臺下是妖;白天是人,晚上是妖;當面是人,背后是妖;在領導面前是人,在群眾面前是妖。
正是這些人妖合一者,往往無敵天下,令人望而生畏,敬而遠之。無可奈何,人們才呼喚照妖鏡,可是世上從來就沒有照妖鏡。唯一的照妖鏡在人民的心中,民意就是最好的照妖鏡,何以讓照妖鏡施展威力,那就是**了。
本站所收錄所有玄幻小說、言情小說、都市小說及其它各類小說作品、小說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
Copyright © 2011-2021 云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作家協會 版權所有 上海作家俱樂部有限公司